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懿

作品数:60 被引量:307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9篇病毒
  • 13篇综合征
  • 12篇血小板
  • 12篇血小板减少
  • 12篇手足
  • 12篇手足口
  • 12篇手足口病
  • 11篇血小板减少综...
  • 11篇发热
  • 11篇发热伴血小板...
  • 10篇发热伴血小板...
  • 10篇肠道
  • 9篇肠道病毒
  • 8篇新型冠状病毒
  • 8篇冠状
  • 8篇冠状病毒
  • 8篇病原学
  • 7篇疫情
  • 7篇基因
  • 6篇流行病

机构

  • 58篇河南省疾病预...
  • 18篇郑州大学
  • 6篇新乡医学院
  • 4篇安阳市疾病预...
  • 3篇郑州大学第五...
  • 2篇信阳市疾病预...
  • 2篇郑州市儿童医...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濮阳市疾病预...

作者

  • 58篇李懿
  • 54篇黄学勇
  • 25篇许汴利
  • 24篇马红霞
  • 15篇叶莹
  • 13篇杜燕华
  • 12篇王海峰
  • 11篇郭万申
  • 10篇李幸乐
  • 10篇尤爱国
  • 10篇苏佳
  • 10篇卫海燕
  • 10篇潘静静
  • 10篇张白帆
  • 7篇王若琳
  • 5篇康锴
  • 5篇隋美丽
  • 5篇赵嘉咏
  • 4篇李洋
  • 4篇翟明强

传媒

  • 11篇中华微生物学...
  • 8篇中华预防医学...
  • 5篇郑州大学学报...
  • 4篇中国病原生物...
  • 3篇天津医药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病毒学报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健康教育与健...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4篇2022
  • 10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8篇2018
  • 10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3-2017河南省涉禽环境中禽流感病毒污染状况监测
目的 监测河南省范围内涉禽环境中禽流感病毒污染状况.方法 2013-2017年每月从全省7个监测点采集涉禽环境标本,采用荧光RT-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A型(Flu A)核酸,Flu A核酸阳性标本进一步检测H5、H7和...
马红霞王若琳聂逸飞李懿苏佳许汴利黄学勇
关键词:禽流感
2013-2017年河南省涉禽环境中禽流感病毒污染状况监测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监测河南省范围内涉禽环境中禽流感病毒污染状况。方法2013-2017年每月从全省7个监测点采集涉禽环境标本,采用荧光RT-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A型(FluA)核酸,FluA核酸阳性标本进一步检测H5、H7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结果2013-2017年从全省7个监测点共采集外环境标本2538份,禽流感病毒FluA核酸阳性标本202份,阳性率为7.96%:H5核酸阳性标本16份,阳性率为0.63%;H7核酸阳性标本8份,阳性率为0.32%;H9阳性标本161份,阳性率为6.34%。连续5年,FluA的检出率除在2015年有小幅波动外,整体趋势是大幅上升的,其中H7亚型禽流感病毒仅在2015年和2017年有检出。2月份是一年当中禽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的月份,其次是1月份。不同环境类型中,城乡活禽市场FluA的检出率最高,为13.69%,其次是家禽屠宰加工厂(2.58%)和家禽规模养殖户(0.58%)。不同标本类型中,脱毛机拭子、案板表面拭子、粪便标本和禽类饮用水的FluA检出率依次为28.57%、13.76%、5.70%和5.26%。结论河南省涉禽环境中存在H5/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污染。且污染状况越来越复杂。逐渐复杂的活禽进货销售渠道是禽流感病毒污染严重化的主要原因。封锁疫情发生地区的禽,避免其销往外地将是禽流感防控的有效措施。
马红霞王若琳聂逸飞李懿苏佳许汴利黄学勇
关键词:禽流感
恙虫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研究
2021年
目的基于ELISA检测技术,探讨恙虫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为探索其临床意义及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确诊患者血清和健康人血清。利用ELISA技术检测外周血清8种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采用SAS 9.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中IL-8、IFN-γ、MCP-1、TNF-α等4种细胞因子浓度的中位数分别为34.09 pg/mL、17.58 pg/mL、181.42 pg/mL、33.49 pg/mL,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病例组RANTES浓度的中位数为8.69 pg/mL,较对照组低(P<0.05);其余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者的血清IFN-γ、MCP-1、TNF-α浓度中位数分别为34.57 pg/mL、299.41 pg/mL、103.00 pg/mL,表达水平比轻症组患者明显升高(P<0.05),但血清IL-2、IL-8、IL-10、TNF-β、RANTES水平在重症组和轻症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8与TNF-β(r=0.703,P=0.001)呈现正相关性,但其余细胞因子(IL-2、IL-10、IFN-γ、MCP-1、TNF-α、RANTES)之间无相关性。结论恙虫病东方体感染机体会导致多种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变。血清IFN-γ、MCP-1,TNF-α水平的含量可以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对恙虫病病情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懿贺志权范威马红霞黄学勇
关键词:恙虫病恙虫病东方体细胞因子
GⅡB亚型柯萨奇病毒A组4型致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表现及其序列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人类肠道病毒(enteroviruses,EV)是小RNA病毒科的一个属,目前有100多种血清型。EV主要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CV)、Echo病毒和新型EV,可导致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疱疹性咽峡炎等多种疾病。
马红霞李懿卫海燕杜燕华李幸乐马宏黄学勇许汴利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A组疱疹性咽峡炎脊髓灰质炎病毒B亚型小RNA病毒科
SARIMA模型在河南省手足口病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季节性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SARIMA)模型对河南省手足口病月发病率进行预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河南省2011年7月—2019年6月的手足口病月发病率建立SARIMA预测模型,选取2019年7—12月病例评测模型预测效能。结果河南省2011年7月—2019年6月手足口病月发病率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预测模型SARIMA(1,0,1)(0,1,1);的参数估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 BIC)值最小为2.920,残差序列为白噪声序列(Ljung-Box=13.578,P>0.05),模型预测精度高于拟合精度。结论 SARIMA(1,0,1)(0,1,1)12模型拟合河南省手足口病月发病率效果较好,可用于河南省手足口病月发病率短期预测。
易志杰裴书君索文帅王笑阳王博昊王若琳李懿许汴利黄学勇
关键词:手足口病SARIMA模型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2023年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一种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引起的蜱媒传染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区域不断扩大,病死率可高达30%。SFTS的流行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疾病负担,本文综述近年来我国SFTS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相关研究进展,从而为SFTS的临床诊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陈泽倩裴书君索文帅王笑阳李懿黄学勇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危险因素
河南省2017-2020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7-2020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2017-2020年SFTS病例特征进行分析。采集急性期病例血标本,应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新布尼亚病毒核酸。对部分分离到的病毒株扩增S片段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2017-2020年河南省共报告SFTS 1767例(疑似病例1000例、确诊病例767例),累计死亡11例(疑似病例3例、确诊病例8例),平均病死率为0.62%(11/1767);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趋势χ^(2)=12.018,P=0.001)。病例分布在6个城市28个县(区),信阳市报告1681例,占病例总数的95.13%(1681/1767)。病例主要发生在4-10月,占病例总数的96.10%(1698/1767)。男性发病率(0.38/10万)低于女性(0.54/10万)(χ^(2)=54.855,P<0.001);40~84岁占病例总数的93.44%(1651/1767);农民占病例总数的96.10%(1698/1767)。发生家庭聚集性疫情1起。共检测标本1110份,新布尼亚病毒的平均阳性率为39.19%(435/1110),不同年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05,P<0.001)。分离到39株新布尼亚病毒中,S片段核苷酸同源性为94.76%~99.82%。39株病毒株完整S片段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34株为A基因型、2株为B基因型,3株为D基因型。结论2017-2020年河南省SFTS以散发为主,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发病范围不断扩大,女性、≥40岁和农民多发,不同年份新布尼亚病毒阳性率差异较大,新布尼亚病毒主要流行型别为A基因型,但仍需持续开展病原学监测。
尤爱国李懿李东晓杜燕华王海峰叶莹许汴利黄学勇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特征基因分型
2011—2012年河南省27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人类肠道病毒的感染情况及临床特征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分析河南省部分病毒性脑炎患者人类肠道病毒(HEV)的感染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在河南省平顶山市3所医院内儿科和神经内科被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排除细菌感染者,共274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主要来源于医院患者资料。采集研究对象的脑脊液标本,使用磁珠法自动核酸提取仪进行病毒RNA提取,采用实时荧光RT—PCR试剂进行HEV核酸检测,采用分型试剂进行肠道病毒A71型(EV-A71)、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的核酸检测。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研究对象感染HEV差异。结果27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男性为180例(65.7%),女性为94例(34.3%);年龄中位数为2.17岁,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61.3%,168例)。HEV总感染率为39.1%(107例),C-A16感染率为0.7%(2例),EV-A71感染率为15.3%(42例)。≤6月龄患者共11例,其中HEV感染者为1例,属EV—A71型别;〈3、3~5、6~15、〉15岁患者HEV总感染率分别为32%(53/168)、53%(18/34)、53%(35/66)、1/6(χ^2=13.10,P=0.003);EV-A71感染率分别为18%(30/168)、24%(8/34)、6%(4/66)、0(χ^2=8.04,P=0.045);其他HEV(OEV)感染率分别为13%(21/168)、29%(10/34)、49%(32/66)、1/6(χ^2=35.19,P〈0.001)。OEV和EV-A71感染者呕吐比例分别为73%(44/60)和26%(11/42),其出现皮疹比例分别为32%(19/60)和79%(33/42)。HEV感染者发热比例为95%(99/104),其出现呼吸节律改变症状的比例[19%(20/104)]低于未感染者[36.8%(60/163)](χ^2=9.35,P=0.002)。结论河南省平顶山地区病毒性脑炎患者中HEV感染率较高,尤其是3—15岁患者。HEV感染者发热比例较高,为普遍临
马红霞潘静静李懿康锴黄学勇尤爱国许汴利
关键词:肠道病毒属
应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培养分离寨卡病毒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应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培养并分离鉴定寨卡病毒。方法收集寨卡病毒病确诊病例的精液样本并在MRC-5细胞中进行培养,观察致细胞病变效应(CPE)。采用实时荧光PCR(real-time PCR)方法鉴定培养,同时对培养物进行序列测定和比对分析。结果病例精液样本经MRC-5细胞盲传3代,未观察到明显的特异性致CPE,MRC-5细胞3代培养物寨卡病毒经real-time PCR检测结果呈阳性。毒株命名为Henan/001/2016,GenBank编号为MF593625,属于亚洲基因簇系。Henan/001/2016与Natal RGN株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在E基因区段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7%和100%。结论 MRC-5细胞适用于寨卡病毒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李幸乐李懿王若琳苏佳康锴郭大城许汴利黄学勇
关键词:病毒分离进化分析
安阳地区2013年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A6 VP1基因特征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为了解2013年安阳地区手足口病病原谱组成特点及柯萨奇病毒A6(CV-A6)VP1基因特征,采用实时荧光逆转录PCR方法对全年采集的临床手足口病例的479份粪便标本进行检测和分型,统计各型肠道病毒阳性标本数量及比例。对10份CV-A6阳性标本VP1基因进行扩增测序以获得全序列。使用BIOEDIT 7.2和MEGA 5.1软件对获得序列和NCBI数据库中检索到的参考序列进行VP1基因核苷酸、氨基酸相似性及系统发育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检出肠道病毒阳性标本共429份,其中CV-A6阳性标本为90份,占全部阳性标本的比例为20.98%,这是安阳地区首次记录非CV-A16和EV-A71型肠道病毒列居手足口病病原谱第二位,成为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之一。将成功获得的10条VP1序列与CV-A6原型株Gdula比较,发现安阳序列与Gdula VP1基因的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差异皆较大。与河南历史株HN421(2011)比较,发现有4条本地序列与HN421的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差异较大,其余6条与HN421差异较小。系统发育树显示,全部49条CV-A6序列共形成A、B、C、D四个分支。其中D分支可进一步分为D1和D2两个亚分支。安阳地区获得的10条CV-A6序列中,有6条属于D1亚分支,4条属于D2亚分支。
李洋张相萍翟明强黄学勇李懿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系统发育树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