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永源

作品数:1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心理
  • 2篇心理感受
  • 2篇通婚
  • 2篇清代
  • 2篇理感
  • 2篇民国
  • 2篇民国时期
  • 2篇婚姻
  • 2篇集市
  • 2篇白洋淀流域
  • 1篇地域环境
  • 1篇学术
  • 1篇学术研究
  • 1篇商道
  • 1篇商业贸易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变迁
  • 1篇水环境
  • 1篇水域
  • 1篇水域环境

机构

  • 12篇河北大学

作者

  • 12篇王永源
  • 4篇肖红松
  • 3篇汤艳杰

传媒

  • 2篇内蒙古科技与...
  • 2篇河北大学学报...
  • 2篇皖西学院学报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史学集刊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天中学刊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池州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代白洋淀地区的苇席业与民众生活被引量:1
2022年
苇席业是白洋淀地区的一种支柱产业,该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是其发展的基础条件,农家维持生计的需要、销售市场的拉动以及政府减免税收等是促其发展的社会因素。多种因素促进苇席业兴盛发展,其产量可观、销售率高、销售范围广。作为一种支柱产业,苇席业与民众生活紧密相关。它关乎席民生活,与之密切相关的人口规模较大;苇席用途广泛,是普通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材料,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苇席业带动了民船运输业、席栈、席店等行业的兴起,有助于地方经济发展。
肖红松王永源
关键词:民生经济民众生活
浅论张库大道形成的历史脉络被引量:2
2016年
"边境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张库大道是连接张家口至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市)的重要的国际商道,是在蒙汉民族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张库大道历史悠久,其起源的确切时间虽已无法考证,但它在沟通蒙汉俄之间的交往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张库大道的形成做一系统探讨。
王永源
关键词:商业贸易
制度、习俗与婚姻——民国时期中外通婚的障碍与婚后问题
2017年
民国时期的中外通婚以华人男子娶外国女子为主,主要包括出洋留学生、驻外使馆人员,同时还包括出洋华工与中外传教士。中外通婚绝非简单的两个人的组合,而是涉及两个国家、民族、社会风俗等错综复杂的问题。其关系到国家间外交政策、法律法规、风俗观念的变化,并且中外通婚以后也会相继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社会上的偏见、夫妻间的适应、国籍问题与子女问题等。
王永源
关键词:民国时期法律法规
情感、心理与婚姻——立足于近代中外通婚的分析
2017年
近代以来,在西风东渐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婚姻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开始逐渐接受西方的文明婚俗,摒弃传统婚姻中的陋俗,削繁就简。不仅如此,中外跨国婚姻也紧跟时代潮流,逐渐兴盛,但仅局限在留学生、外交人员、出洋华工、传教士等特定人群中。在两种文化的国度里,不同的人对中外通婚有着不同的看法,对于当事人而言也有着自身的体验与感受。
王永源
关键词:心理感受
白洋淀地域环境研究现状与展望
2017年
关于白洋淀的研究,学术界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涉及到白洋淀的形成、发展与演变、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白洋淀生物资源以及白洋淀地区历史遗迹遗物等诸多方面。文章就关于白洋淀地区的古环境变迁、历史遗迹遗物、现存问题及治理方面做一研究总结,以期发现对白洋淀研究的不足之处。
汤艳杰王永源
历史演变下的服饰心理——以民国时期男子服饰为例
2017年
关于服饰本身变迁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已取得相当可观的研究成果,然而对于人们穿衣的心理感受、体验以及时人的评价,这几方面的研究比较弱。关于服饰本身的研究是以物体为中心,而关于服饰心理变化的研究,则将主体转移到人本身上,以具体的人为主。通过对民国时期男子服装的论述,来探讨当时男子服饰心理的演变,并探讨当时社会中穿搭时尚的流行和城乡男性的着装,从而明了时人的穿衣感受变化。
王永源汤艳杰
关键词:心理感受民国时期
白洋淀区域的村庄、集市与社会变迁(1840—1937年)被引量:4
2018年
以白洋淀区域村庄演变的历史脉络为线索,来考察该地区以水为中心的生产生活与当地集市之间的关系。淀区人民作为集市的消费者与产品供应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集市的发展。此外交通表更、政府引导、战争等也是该区域集市兴衰的因素。在村庄、集市的兴衰间,淀区民众的社会生活发生着迟缓但持续的变化。
肖红松王永源
关键词:村庄集市社会变迁
清代以来白洋淀地区淤地占垦中的官民应对被引量:3
2019年
白洋淀淤地不仅是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在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下,清代以来白洋淀淤塞日益严重。清朝前期至中期,地方高级官员为了河淀治理与保护,主张严禁民众占垦淤地,清末民国时则为了减少淤地占垦纠纷,由严禁向弛禁转变,并逐渐收归官办作为官产进行处理。然而,为应对洪涝灾害和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地方下级官员和民众应对淤地的举措与高级官员的主张背道而驰。从官民的应对中可以看出,在不同时期、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政府对淤地的政策呈现出严禁——弛禁——收归官办的变化趋势,这也说明了政府对地方社会管理的松弛或政策法令在地方的式微。
肖红松王永源
清代白洋淀流域的河流与淀区社会发展
2017年
白洋淀,又名西淀,位于太行山东麓永定河与滹沱河冲积扇中间的低洼地带,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由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等河流汇入,故称"九河下梢"。复杂的水域环境使得白洋淀在历史上是一个灾害多发的地带,对淀区人民的经济、社会生活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然而,灾后的白洋淀又是另一番景象,特殊的地理环境使淀区人民形成了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种植业、渔业、苇席编织业等多种方式混合经营,集为一体。
王永源汤艳杰
关键词:河流水域环境
白洋淀地区的棉业发展与乡村集市(1912-1937)被引量:1
2022年
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民国时期白洋淀地区的棉花种植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缓慢而有限的。与此同时,棉纺织业广泛普及,并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新式机器推广使用且伴有棉纺织工厂的建立。棉花种植与棉纺织业的综合作用促进专业棉市的兴起与发展,加之便利的水路运输,部分集镇物资集散的功能日益凸显。这一过程的整合,既是白洋淀地区集市发展的历史面相,也反映了该地区农村经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个侧面。
肖红松王永源
关键词:棉业乡村集市农村经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