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蔺爱军

作品数:11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遗产
  • 3篇水下文化遗产
  • 3篇文化遗产
  • 2篇海底
  • 2篇海洋地质
  • 2篇海洋地质学
  • 1篇单道地震
  • 1篇迪奥
  • 1篇底沙
  • 1篇地貌
  • 1篇地球科学
  • 1篇地球科学家
  • 1篇地形
  • 1篇地震海洋学
  • 1篇运移
  • 1篇噪声
  • 1篇质量管理
  • 1篇中国海
  • 1篇中国海洋
  • 1篇沙波

机构

  • 1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11篇蔺爱军
  • 5篇许江
  • 5篇林桂兰
  • 5篇胡毅
  • 4篇王立明
  • 4篇董卫卫
  • 2篇钟贵才
  • 1篇房旭东
  • 1篇胡毅

传媒

  • 4篇海洋开发与管...
  • 2篇海洋世界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应用海洋学学...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底沙波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9
2017年
海底沙波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大洋和沿海海域的海底地貌形态.海底沙波是海洋灾害地质学和海洋沉积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也是海洋工程建设和海岸保护管理考虑的潜在目标.海底沙波的形成和演化经历着极其复杂的过程,是海水动力、沉积物供给量、粒径、黏聚力作用、水深、地形特征和海平面波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基于大量文献的综述和研究,本文从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征、形成和发育的影响因素、运移等3方面论述了海底沙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未来海底沙波研究的发展方向作了几点展望,即:多学科理论、多技术手段、定量化研究和国际化合作.
蔺爱军胡毅林桂兰林兆彬王立明钟贵才许江
关键词:海底沙波运移
现代海洋考古学先驱——弗兰克·戈迪奥
2016年
弗兰克·戈迪奥,1947年出生于摩洛哥西北部港市卡萨布兰卡,是当今世界上最顶尖的海洋考古学家之一。在法国巴黎高科国立统计与经济管理学校获得数学和统计学学位后,戈迪奥为联合国、法国和其他国家的政府做了15年经济和财政领域的顾问。2000年,戈迪奥在埃及发现了震惊世界的伊拉克利翁水下古城,由此他的名声享誉世界。
蔺爱军
关键词:考古学迪奥经济管理统计学西北部
综合海洋地球物理方法在探测水下文化遗产中的应用研究:以平潭附近海域为例
平潭位于中国东南沿海要冲,地扼台湾海峡襟喉,自古以来与泉州、福州两港关系紧密,因此成为中国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阜。平潭附近海域水下暗礁众多,水流复杂,由于各种因素,蕴藏着丰富的水下文化遗产资源,已发现的有碗礁一号沉...
蔺爱军
关键词:海洋地球物理文化遗产水下探测
小波变换压制噪声在单道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中,单道地震勘探以其高分辨率、方便快捷等优点成为揭示浅地层地质构造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并出于保护信号的完整性,对低频部分的噪声采用带通滤波进行滤除,而对高频信号中的随机噪声采用小波阈值去噪方法进行压制处理.在小波阈值去噪过程中,通过比较选用最佳小波基函数sym5对地震剖面进行三层小波分解.结果表明:两种阈值去噪方法在带通滤波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剖面的质量,使得反射层面变得连续可追踪.软阈值去噪滤掉了剖面上的较多信息,去噪效果较为彻底,硬阈值去噪则保留了较多的细节信息.
林兆彬胡毅郑江龙蔺爱军
关键词:海洋地质学单道地震随机噪声小波变换
海洋开发背景下的中国海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对策探讨被引量:2
2016年
海洋水下文化遗产是国家海洋活动历史及其海洋文明的重要见证,对其进行保护是海洋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我国海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和海洋开发利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海洋开发背景下保护海洋水下文化遗产的管理对策。
林桂兰蔺爱军董卫卫许江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
海岸资源质量管理与海岸综合整治修复对策探讨被引量:3
2016年
文章讨论海岸资源质量管理的计量手段,根据海岸的类型、资源功能以及自然演变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海岸资源质量管理的内涵和海岸综合整治修复的对策。建议制定《海岸线修测技术规范》,明确海岸线修测技术方法和海岸线长度计量方法,为海岸资源质量管理奠定计量基础;针对不同的海岸类型和开发利用方式,制定《海岸资源质量评价技术标准》,适应差别化的海岸管控政策;加强海岸资源综合统筹规划管理,强化海岸综合整治修复,保护自然海岸和人工海岸生态环境,修复恢复严重影响海岸生态环境和废弃的人工海岸,最大限度地保育自然海岸。
董卫卫林桂兰蔺爱军
关键词:海岸线资源利用生态保护
地震海洋学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
2017年
地震海洋学是利用反射地震勘探方法来研究海洋水体温盐结构的一门新兴学科.相对于传统的物理海洋学测量手段,其主要优势在于该方法有效的提高了水平方向的分辨率,并具有短时间内对整条海水剖面进行快速成像的特点.本文论述了地震海洋学在温盐反演、海洋内波、涡旋、海洋混合参数提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并就水体的浅层结构地震影像分析及地球固液系统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今后地震海洋学有望在温盐剖面反演新算法、浅层水体结构信息的探索、固体地球与海水层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等方面取得进展,而新时期的地震海洋学研究有赖于不同观测手段的联合调查与分析.
林兆彬胡毅蔺爱军许江
关键词:地震海洋学海洋内波涡旋
威德尔海的地形地貌特征及主控因素被引量:3
2016年
威德尔海是南极洲最大的边缘海,南侧毗邻菲尔希纳冰架和龙尼冰架,西侧紧邻南极半岛,东侧可到科兹地一线,北部面向开阔大洋。开展威德尔海的研究工作,对于认识整个南极的构造史、南极环流的发展史和现代气候的演变史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卫星测高数据获取了威德尔海区域的水深地形,分析结果表明威德尔海的南侧和西侧呈现出陆架、陆坡、深海平原的典型地形变化特征。根据地形变化初步划分出威德尔海的陆架、陆坡、深海平原、海沟、海脊、海槽与海底高原等地貌类型。威德尔海的中部偏东侧主要分布着深海平原,往北侧受海沟阻隔,地形变化较为复杂。海底高原是南极半岛往东北延伸的水下部分,其间隔形成了鲍威尔海盆、简海盆等水深3000 m左右的海盆,与4000-5000 m的深海平原形成明显的水下阶地形态。深海平原的东北侧海域分布着脊槽相间的地形,以“鲱骨式结构”、海沟等构造地貌类型为主。威德尔海西侧洋陆边界转换带控制了陆架的延伸位置,而东南侧陆架宽度被“发现陡崖”等构造地貌控制。威德尔海的地形地貌特征主要受构造作用控制,同时冰川沉积物的输送在后期对地貌的演变有着一定的影响。
胡毅王立明房旭东钟贵才许江蔺爱军
关键词:海洋地质学地貌地形冰川沉积物威德尔海
中国南海水下文化遗产的形成条件、探测与保护探讨被引量:2
2017年
中国南海拥有丰富的水下文化遗产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文章论述南海水下文化遗产的形成条件,分析南海水下文化遗产的探测现状,阐述南海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展,指出当前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南海水下文化遗产探测的展望与保护的对策建议。
蔺爱军林桂兰董卫卫胡毅林兆彬王立明
关键词:水下文化遗产海洋综合管理
我国海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管理探讨被引量:4
2016年
海洋水下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在全球海洋开发的浪潮中,做好海洋水下文化遗产的调查和保护是迫切和急需的。文章概述世界上传统海洋大国对海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经验,分析我国海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查清海洋水下文化遗产的分布、数量和特征等信息,了解海洋水下文化遗产分布区的地质地貌环境、水动力环境和保存环境条件,建立海洋水下文化遗产档案馆和数据库系统;完善与海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等,提升执法效率,做好海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和海洋开发利用的协调工作;建立海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传承和弘扬蓝色文明,实现海洋水下文化遗产的社会利用和可持续保护。
蔺爱军林桂兰董卫卫胡毅王立明许江
关键词:水下文化遗产海洋文化海洋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