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杰
- 作品数:11 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发生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7年
- 肝损害是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对药物代谢发挥重要作用,是最易受药物损害的器官之一。当患者出现肝损害时需及时采取必要的护肝手段,以预防和避免肝脏受到持续的损害,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为更好地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本文就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机制以及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陈伟杰凌慧琪何显科
- 关键词:肝损害肺结核抗结核药
- 富马酸贝达喹啉片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富马酸贝达喹啉片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MDR-TB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MDR-TB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富马酸贝达喹啉片治疗,均治疗24周,比较两组治疗24周后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以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变化,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24周后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痰菌阴转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后病灶显吸率、空洞闭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均发生改变,且观察组治疗12周、24周后CD3^(+)、CD8^(+)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QTC间期延长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酸贝达喹啉片可有效促进MDR-TB患者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安全可靠,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关。
- 凌慧琪陈伟杰何显科
-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T淋巴细胞亚群临床疗效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与病毒复制的关系被引量:19
- 2019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和乙肝病毒复制(HBV-DNA载量)的关系。方法选取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经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和住院部诊治的乙肝病毒携带(ASC)患者26例、乙型肝炎(CHB)患者32例和乙型肝炎肝硬化(LC)患者29例作为研究组,并纳入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对比各组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的差异,分析T细胞亚群与HBV-DNA载量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间的CD3^+%、CD4^+%、CD4^+/CD8^+水平比较,ASC组>CHB组>L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阳性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明显低于HBV-DNA阴性组,CD8^+%高于HBV-DNA阴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高复制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低于HBV-DNA低复制组,CD8^+%高于HBV-DNA低复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4^+/CD8^+与HBV-DNA复制呈负相关(r=-0.532、-0.687、-0.742,P均<0.05),CD8^+与HBV-DNA复制呈正相关(r=0.337,P<0.05)。结论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且与HBV-DNA载量呈明显相关性。
- 杨伟荣陈伟杰凌慧琪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细胞免疫功能病毒复制乙肝病毒T细胞
- 慢性乙肝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变化的意义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分析慢性乙肝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与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患者发生细菌感染,作为感染组;未发生感染的53例作为未感染组。获取所有患者血清标本,检测PCT、CRP与IL-6水平,评价其诊断细菌感染的特异性、敏感性。结果: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者血清PCT、CRP、IL-6水平显著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CRP、IL-6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7、0.82、0.76,其诊断合并细菌感染的特异性、敏感性均>70%,其中PCT的特异性、敏感性均>85%,与CRP、IL-6相比诊断效能更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慢性乙肝患者血清PCT与CRP、IL-6呈正相关关系,CRP与IL-6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慢性乙肝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CRP与IL-6水平明显升高,PCT对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较高,PCT、CRP与IL-6均可作为预测细菌感染的血清标志物。
- 陈伟杰何显科宁丽
- 关键词:慢性乙肝细菌感染降钙素原白介素-6
- 含链霉素或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疗效观察被引量:21
- 2016年
- 目的观察含链霉素或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感染科接受治疗的106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链霉素策治疗,完成9个月的治疗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和空洞闭合率分别为88.5%(46/52)、84.6%(44/52)和73.1%(38/5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39/54)、66.7%(36/54)和53.7%(29/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9%(14/52),对照组为24.1%(13/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方案对复制肺结核患者具有明显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杨伟荣陈伟杰凌慧琪
- 关键词:链霉素左氧氟沙星复治肺结核疗效
- 龙脷叶乙酸乙酯萃取物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及体外抗菌活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和鉴定龙脷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对龙脷叶进行提取,然后使用乙醇乙酯萃取分离,得到龙脷叶乙酸乙酯萃取物,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和鉴定其化学成分,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二倍连续稀释法测定待测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乙酸乙酯萃取物中,21个离子强度较大的色谱峰被检测到,初步鉴定其中21个成分。体外抗菌实验显示龙脷叶乙酸乙酯萃取液对各种供试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结论:龙脷叶乙酸乙酯萃取液对部分常见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 何显科宁丽韦锦斌陈伟杰
- 关键词:乙酸乙酯萃取物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体外抗菌活性
- 莫西沙星或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或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2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莫西沙星组和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组,每组113例,分别给予莫西沙星和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进行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病原体检出率与清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莫西沙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9%)显著高于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组(80.5%),临床疗效优于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组(P<0.01)。两组患者的解脲支原体(Uu)与人型支原体(Mh)检出率和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莫西沙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组(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何显科宁丽陈伟杰
-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莫西沙星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
- 龙脷叶总黄酮干预对OVA诱导的哮喘大鼠肺内炎性浸润、氧化应激的影响及机制探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究龙脷叶总黄酮干预对卵蛋白(OVA)诱导的哮喘大鼠肺内炎性浸润、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OVA组、龙脷叶总黄酮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均采用OVA诱导建立哮喘大鼠模型,龙脷叶总黄酮低、高剂量组分别为腹腔注射20 mg/kg、50 mg/kg龙脷叶总黄酮,地塞米松组腹腔注射0.5 mg/kg地塞米松。激发结束后收集大鼠支气管灌洗液(BALF),统计炎性细胞分类和数量情况,取大鼠肺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检测血清和BALF中氧化/抗氧化因子活性氧(R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与OVA组比较,龙脷叶总黄酮低、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哮喘行为评分、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细胞总数、血清和BALF中ROS水平、肺组织中p-AKT/AKT和PI3K表达均降低,SOD水平升高(P<0.05)。结论:龙脷叶总黄酮可减轻OVA诱导的哮喘大鼠症状,减少肺内炎性细胞浸润,缓解氧化应激水平,可能与抑制PI3K/AKT通路的激活有关。
- 何显科韦锦斌陈伟杰
- 关键词:哮喘大鼠氧化应激
- 左氧氟沙星联合化疗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化疗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TB)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5例TB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3HRZE/6HRE的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结果:(1)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前后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6/42),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3%(5/43),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化疗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显著,通过改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杨伟荣陈伟杰凌慧琪
- 关键词:复治涂阳肺结核左氧氟沙星化疗外周血T细胞亚群
- 益生菌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肠道菌群、炎症因子及肝功能等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益生菌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肠道菌群、炎症因子、内毒素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乙肝患者3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生菌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血清内毒素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和肝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肠球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均显著增加(P<0.05),肠杆菌和梭菌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内毒素、肝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内毒素、ALT、AST、TBIL、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干预治疗慢性乙肝患者,能有效改善肠道菌群失调,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可作为乙肝患者的辅助治疗。
- 陈伟杰何显科宁丽吕永杰
- 关键词:慢性乙肝益生菌肠道菌群炎症因子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