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砚池

作品数:10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5篇气化
  • 5篇气化炉
  • 3篇导流
  • 3篇排渣
  • 3篇蜗壳
  • 3篇蜗壳式
  • 3篇激冷
  • 3篇激冷环
  • 3篇供能
  • 3篇供能系统
  • 3篇锅炉
  • 2篇蓄热
  • 2篇亚临界
  • 2篇气流床
  • 2篇气流床气化
  • 2篇气流床气化炉
  • 2篇炉内
  • 2篇炉膛
  • 2篇结渣
  • 2篇加压气流床

机构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电力工程...

作者

  • 10篇张忠孝
  • 10篇江砚池
  • 5篇安海泉
  • 4篇乌晓江
  • 1篇刘健

传媒

  • 1篇低碳化学与化...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4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气化炉激冷环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化炉激冷环,包括焊接连接的下降管(1)、导流外环(4)及导流内环(8),导流内环(8)内设有蜗壳导流室(6),在导流内环(8)的底部设置激冷水进口(10),下降管(1)与导流外环(4)形成激冷水出口(3)...
张忠孝江砚池安海泉
文献传递
两段供氧干排渣加压气流床气化炉的炉膛尾部结构
本发明涉及两段供氧干排渣加压气流床气化炉的炉膛尾部结构,下方连接激冷室,该结构为耐火材料堆砌而成的倒圆锥台状的中空形状,炉膛尾部结构的内侧壁与水平面之间呈60-68°的夹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需要对现有的气流床气化...
张忠孝安海泉江砚池
文献传递
亚临界锅炉高温水工质协同炉内快速给粉强化供能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亚临界锅炉高温水工质协同炉内快速给粉强化供能系统,包括:与锅炉相配套并使得工质强制流动的控制循环回路,所述控制循环回路上设有汽包;还包括:设为具有耐高温、承压结构的高温水工质蓄能装置;设有阀门二的、与汽包出...
乌晓江张忠孝江砚池张启超
一种气化炉激冷环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化炉激冷环,包括焊接连接的下降管(1)、导流外环(4)及导流内环(8),导流内环(8)内设有蜗壳导流室(6),在导流内环(8)的底部设置激冷水进口(10),下降管(1)与导流外环(4)形成激冷水出口(3)...
张忠孝江砚池安海泉
文献传递
基于燃料侧和高焓值工质蓄供能装置的燃煤机组调峰系统
本发明提供基于燃料侧和高焓值工质蓄供能装置的燃煤机组调峰系统,包括:燃煤机组热力机构,所述燃煤机组热力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缸、中压缸、低压缸和发电机;具有储存腔的高焓值工质蓄供能机构,所述高焓值工质蓄供能机构包括蓄热罐...
乌晓江张忠孝江砚池叶妮娜张启超
一种在气化炉中使用的激冷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气化炉中使用的激冷环,包括焊接连接的下降管(1)、导流外环(4)及导流内环(8),导流内环(8)内设有蜗壳导流室(6),在导流内环(8)的底部设置激冷水进口(10),下降管(1)与导流外环(4)形成激...
张忠孝江砚池安海泉
文献传递
亚临界锅炉高温水工质协同炉内快速给粉强化供能系统
本发明提供亚临界锅炉高温水工质协同炉内快速给粉强化供能系统,包括:与锅炉相配套并使得工质强制流动的控制循环回路,所述控制循环回路上设有汽包;还包括:设为具有耐高温、承压结构的高温水工质蓄能装置;设有阀门二的、与汽包出汽口...
乌晓江张忠孝江砚池张启超
蓄热装置、供能系统及用于燃煤发电机组快速升负荷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热装置、供能系统及用于燃煤发电机组快速升负荷的方法,涉及燃煤发电快速调峰技术领域,针对燃煤发电机组锅炉在低负荷运行工况下产汽速率不足导致机组变负荷速率受限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提升各种等级燃煤发电...
乌晓江张忠孝江砚池张启超
用于两段供氧干排渣加压气流床气化炉的炉膛尾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两段供氧干排渣加压气流床气化炉的炉膛尾部结构,下方连接激冷室,该结构为耐火材料堆砌而成的倒圆锥台状的中空形状,炉膛尾部结构的内侧壁与水平面之间呈60-68°的夹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对现有...
张忠孝安海泉江砚池
文献传递
填料塔中混合胺钛基纳米流体对高浓度CO_(2)的捕集试验研究
2023年
模拟了石油化工废气排放过程中高浓度CO_(2)(50%,体积分数)尾气处理场景。对伯胺和叔胺溶液进行复配,建立了兼具快速反应性能和高吸收容量的混合胺钛基纳米流体。自主设计并搭建10 t/a规模填料塔CO_(2)吸收-解吸循环试验系统,考察了纳米流体吸收剂在填料塔中的CO_(2)吸收-解吸综合强化机制。研究发现,相较混合胺而言,纳米流体吸收剂最大可提升40%的吸收-解吸循环容量。提高贫液中的CO_(2)负载会削弱纳米颗粒对吸收剂捕集CO_(2)性能的促进作用。当CO_(2)负载达到0.4 mol/mol(1 mol胺负载0.4 mol CO_(2))时,纳米流体吸收剂的体积总传质系数和混合胺吸收剂基本一致。体系中纳米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使液相内部形成微对流,可提升捕集体系的CO_(2)吸收性能。但当纳米颗粒质量分数超过0.12%时,液相中的微对流和固体穿梭效应会因粒子团聚而削弱。因此,需要在循环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对团聚的纳米颗粒进行分散。如何通过耦合外部扰动和内部化学分散来提升纳米颗粒分散的稳定性,将是后续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孔宇江砚池陶彦峰由婷刘健张忠孝孔成栋
关键词:纳米流体填料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