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彦平
- 作品数:38 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用以分流旋涡水流冲力的沉网装置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用以分流旋涡水流冲力的沉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空心的柱体、设置在所述柱体底部的注水装置、设置在所述柱体顶部的出气装置;设置在所述内侧柱体侧壁上的放水装置;设置在所述外侧柱体侧壁上的分流旋涡水流冲力的装...
- 杨彦平张英民刘凯王银平蔺丹清
- 文献传递
- 一种捕捞网具的沉网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捕捞网具的沉网装置,包括用于与所述捕捞网具连接在一起的柱体,所述柱体具有空腔结构,且所述柱体的底部设有进水口、顶部设有出气口、侧壁设有与所述空腔结构相连通的出水孔。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捕捞网具的...
- 杨彦平刘凯徐东坡
- 文献传递
- 长江下游镇江和畅洲北汊江段鱼类群落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7
- 2018年
- 在和畅洲北汊开展鱼类资源调查评估,丰富鱼类资源本底资料,为长江中下游流域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加强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采用定置张网采集渔获物,每月监测2d,每天放网24h。结果显示,共采集鱼类48种,隶属7目13科38属,以鲤形目和鲈形目占优,分别占总种类数的74.47%和10.20%;鱼类生态类型以淡水定居性、杂食性、中下层占优;群落优势种为鳊(Parabramis pekinens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似鳊(Pseudobrama simony);渔获物规格以单尾均重50g以下的鱼类占优;基于渔获尾数的多样性特征值为:丰富度指数(R)5.67,Shannon-wiener指数(H′)2.68,优势度指数(D)0.12,均匀度指数(E)0.30;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表明,调查江段鱼类群聚在不同月份和种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同时种间的分离程度在月份间低、在种类间高。
- 曹过李佩杰王媛杨彦平刘凯
- 关键词:鱼类群落生态类型优势种聚类分析
- 长江刀鲚生殖洄游期间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变化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为探究长江刀鲚生殖洄游过程中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变化规律,研究选择洄游距离、卵巢发育和规格大小3个影响因子设置梯度,对长江刀鲚肝胰腺、肌肉和卵巢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62尾雌性刀鲚3个组织均检测出28种脂肪酸,以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最高,大于各组织总脂肪酸含量的56.23%,各类脂肪酸中的C18:1、C16:0、C16:1、DHA和EPA含量较高,为主要脂肪酸。在生殖洄游过程中,刀鲚肝胰腺总脂肪含量随洄游距离的延长呈上升趋势,从崇明江段的(526.61±38.50)mg/g增加至安庆江段的(587.21±124.72)mg/g,而肌肉和卵巢总脂肪酸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33.03%和57.09%(P<0.05)。在各体长组中,肌肉总脂肪酸、SFA、MUFA和PUFA含量与体长呈正相关(P<0.05),而肝胰腺和卵巢总脂肪酸及各类脂肪酸含量与体长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卵巢发育过程中,刀鲚肝胰腺和肌肉总脂肪酸、MUFA和PUFA含量随卵巢由Ⅱ期发育至Ⅳ期均呈下降趋势,总脂肪酸含量分别减少了47.56%和22.40%,卵巢总脂肪酸含量则由364.17增加至418.95 mg/g;肝胰腺和肌肉中主要脂肪酸C18﹕1、EPA和C16﹕1含量有所下降,但在卵巢中分别增加了1.21倍、1.36倍和1.31倍(Ⅱ期至Ⅲ期),表明这些脂肪酸在卵巢发育过程中发生了显著转移。研究结果表明,大规格刀鲚肌肉中储存了更多的脂肪酸,各组织含有丰富的SFA和MUFA,以及卵巢中富集的EPA和DHA,为其洄游活动和性腺发育提供了营养保障。
- 马凤娇郭文君应聪萍杨彦平徐跑刘凯殷国俊
- 关键词:生殖洄游卵巢发育
- 一种螃蟹称量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螃蟹称量装置,包括用于容纳螃蟹的容器,所述容器的顶部具有用于将螃蟹放入的入口,所述容器的内部底壁为由四周至中间方向逐渐下凹的曲面,且所述容器设有开合结构,当所述开合结构打开时,能够取出所述螃蟹;所述容...
- 杨彦平刘凯徐东坡
- 文献传递
- 一种中华绒螯蟹底拖网捕捞船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中华绒螯蟹底拖网捕捞船,包括底拖网、捕捞船体;所述底拖网包括主缆绳、连接在主缆绳末端的分叉缆绳、与分叉缆绳连接的支撑钢管和与支撑钢管连接的网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拖网的分叉缆绳至网袋之间设置有多个吊扣;所...
- 刘凯徐东坡段金荣杨彦平
- 文献传递
- 长江禁捕后长江口刀鲚资源特征被引量:9
- 2022年
- 研究于2019—2021年对长江口刀鲚(Coilia nasus)生物学、资源密度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等展开调查,并结合刀鲚生产性捕捞退出前(2017—2018年)的调查结果,对长江禁捕后长江口水域刀鲚资源恢复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2021年共采集刀鲚2895尾,抽样解剖1960尾,雌雄比为1.87﹕1,平均体长和平均体质量分别为(272±32)mm和(91.4±33.4)g,较2019—2020年分别增加4.41%和37.55%,较2017—2018年分别显著增加5.84%和22.85%(P<0.05);平均丰满度系数为0.44±0.10,较2019—2020年增加18.28%,较2017—2018年增加12.82%(P>0.05)。2021年日均调查尾数N_(B)和重量W_(B)分别为170尾/d和15.56 kg/d,较2019—2020年分别增长1.09倍和1.48倍;单网调查尾数N_(t)和重量W_(t)分别为50尾/网和4.56 kg/网,较2019—2020年分别增长1.24倍和1.69倍,资源密度呈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和2021年长江口刀鲚的洄游时段主要集中在3—4月,较2019年洄游高峰期提前,深水水域资源密度显著高于浅水水域(P<0.05)。研究结果表明,受前期过度捕捞的影响,加之长江口其他渔业生产尚未全部退出,2019年刀鲚专项捕捞退出后,刀鲚资源并未立即出现恢复趋势。自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禁捕及长江口禁捕管理政策的实施,极大减轻了刀鲚捕捞压力,长江口刀鲚种群生物学规格和资源密度均显著回升,资源恢复趋势良好,突出了长江禁捕效果的显著性。建议针对刀鲚等代表性洄游物种开展长期跟踪监测,掌握长江禁捕期间其资源特征及变动趋势,支撑长江禁捕效果评估及生物完整性评价。
- 马凤娇杨彦平方弟安方弟安徐跑徐跑刘凯
- 关键词:生物学特征种群结构资源特征刀鲚
- 一种底栖动物处理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栖动物处理装置,包括:伸缩手柄,包括至少两段依次套接在一起的套管,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套管可抽拉的套接在一起;设置在所述伸缩手柄端部的网夹;网兜,所述网兜的端部设有开口,且所述开口处设有能够将所述开口...
- 杨彦平徐东坡刘凯
- 文献传递
- 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本底状况调查(2017—2021)被引量:11
- 2023年
-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了落实长江大保护,农业农村部统筹部署设立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2017—2021)。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总牵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技术总协调,联合流域内外24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对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的鱼类种类组成及分布、鱼类资源量、濒危鱼类、长江江豚、渔业生态环境、消落区、捕捞渔业和休闲渔业等7个专题开展了系统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长江历史(2017年前)分布鱼类记录有18目37科163属443种,本次调查中有135种鱼类未采集到,新采集到15种外来鱼类;(2)当前鱼类资源数量约为8.86亿尾,重量约为12.48万t,仅相当于20世纪50年代的27.3%、80年代的58.7%,流域性优势种为鲤、鲫、鲢、黄颡鱼、短颌鲚、鲇、蛇、草鱼、光泽黄颡鱼、䱗、鳜、铜鱼、翘嘴鲌、鳊、鳙,重量占比达50%,数量占比达45%;(3)长江流域的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鱼类29种(属),本次调查共记录到15种,白鲟已被IUCN认定灭绝,鯮和鲥已多年未见野生个体,长江鲟被IUCN认定野外灭绝,中华鲟、胭脂鱼和松江鲈多年未见自然繁殖;(4)2017—2021年,长江中下游干流、洞庭湖和鄱阳湖的长江江豚个体数量整体稳中有升,分布范围有所扩大;(5)长江流域水质总体较好,整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6)长江流域重点水域2019—2020年最大水面19663 km^(2),最小水面14281km^(2),消落区总面积6337 km^(2),其中反季节性消落区633 km^(2);(7)禁捕前,长江捕捞渔业从业者以初中学历以下的中老年为主。调查结果表明,长江全面禁捕退捕是长江水生生态系统保护的生态工程,更是渔民产业转型生存条件改善的民生工程,禁捕后鱼类资源将有显著恢复,长江江豚种群规模也有望稳中有升,但濒危鱼类的处境依然堪忧,衰退的消落区将成为制约未来长江水生生态系统恢复的限制性因素。作为长江流域重要�
- 杨海乐沈丽何勇凤田辉伍高雷吴金明梅志刚魏念王琳朱挺兵胡飞飞龚进玲杜红春段辛斌邓华堂王导群朱峰跃李云峰吴凡茹辉军张燕李君轶杨俊琳周运涛方冬冬王银平蔺丹清杨彦平李佩杰刘思磊杨健庄平王思凯张涛杨刚杨文波袁立来曹坤徐硕
- 关键词:水生生态系统本底调查长江水系
- 滁河襄河口至马汊河段冬春季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 2021年
- 为了解滁河水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于2015年12月和2016年5月对滁河襄河口至马汊河段鱼类进行了2次调查,共采集鱼类45种,隶属于6目13科36属,其中55.56%为鲤科(Cyprinidae)鱼类。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该群落多样性空间差异显著,季节差异不明显。滁河水域鱼类群落优势种为鲫(Carassius auratus)、鲤(Cyprinus carpio)、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和似鳊(Pseudobrama simoni)。4种摄食功能群中,杂食性和碎屑食性鱼类物种数比例较高,占总物种数的63.04%;3种生态类群中,淡水定居性鱼类占绝对优势(89.13%);3种栖息水层类型中,底层鱼类物种数比例较高,为45.65%。大型经济鱼类占总渔获物比例小,相对重要性指数(IRI)低。以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分析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4个不同河段间鱼类多样性有所差异,下游河段鱼类多样性较低,清流河与来安河水域居中,上游河段较高;不同季节间鱼类群落存在明显重叠,几乎不分离,不同河段间鱼类群落分离程度相对较高。鱼类群落结构存在的显著差异主要与鲫、鲤、棒花鱼和黄颡鱼等优势种空间分布差异有关。
- 王银平刘思磊杨彦平胡敏琦刘燕刘凯
- 关键词:群落结构生态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