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波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热解
  • 2篇沥青
  • 2篇煤焦
  • 2篇煤焦油
  • 2篇焦油
  • 2篇GC-MS分...
  • 1篇低温煤焦油
  • 1篇液化残渣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显微镜
  • 1篇蒸馏
  • 1篇直接液化
  • 1篇中低温煤焦油
  • 1篇石油沥青
  • 1篇热重
  • 1篇热重分析
  • 1篇重油
  • 1篇显微镜
  • 1篇煤直接液化
  • 1篇煤直接液化残...

机构

  • 4篇西北大学
  • 1篇陕西榆林能源...

作者

  • 4篇孙鸣
  • 4篇马晓迅
  • 4篇吕波
  • 3篇代晓敏
  • 3篇刘媛媛
  • 3篇姚一
  • 3篇贺敏
  • 2篇陈静
  • 1篇宋真真
  • 1篇苏小平
  • 1篇钟姣姣

传媒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化工进展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陕北中低温煤焦油重油减压馏分的GC-MS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以陕北中低温煤焦油重油为原料,在减压(1 k Pa)蒸馏装置中切取<100℃,100—170℃,170—200℃,200—240℃,240—270℃,270—300℃和300—340℃7段馏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鉴定了馏分中化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蒸馏终温为340℃馏分收率(质量分数)为88.5%;各馏分中都分布有脂肪烃类化合物;蒽菲类化合物主要分布在170—240℃馏分中;低级酚主要分布在<100℃,酚类质量分数约56%,其中苯酚质量分数为17%,甲酚质量分数为22%;270—300℃和300—340℃馏分也有少量低级酚和烯烃被发现。减压蒸馏可减少煤焦油蒸馏过程中发生缩聚、分解和结焦的可能性。
孙鸣陈静代晓敏姚一刘媛媛贺敏吕波马晓迅赵香龙刘科
关键词:中低温煤焦油减压蒸馏GC-MS酚类化合物
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萃取组分改性石油沥青被引量:9
2017年
以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索氏溶剂梯级萃取分别得到的重油(HS)、沥青烯(AS)和前沥青烯(PA)作为改性剂,对石油沥青进行改性,探究改性剂的掺混量对石油沥青性能的影响及其改性机制。研究表明:当HS作为改性剂时,最佳掺混量为1%;当AS作为改性剂时,最佳掺混量为4%;PA作为改性剂时得到的改性沥青,针入度和延度不能同时符合美国ASTM D5710—95标准40~55针入度的指标要求;HS和AS改性沥青与石油沥青相比在2924cm^(–1)及2847cm^(–1)处的—CH2—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强度变弱,在改性过程中可能发生了烷基侧链脱氢反应;改性沥青与石油沥青的热失重相比,其最终失重温度都有所提高,当AS作为改性剂、加入量为4%时改性沥青最终失重温度提高最大为11℃;随着改性剂分子量的增大,其荧光显微镜图片中的荧光物质会越来越多,颗粒逐渐增大。
宋真真孙鸣黄晔吕波苏小平钟姣姣赵香龙马晓迅
关键词:改性剂石油沥青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荧光显微镜
基于苯甲醛交联剂的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石油沥青被引量:12
2015年
以苯甲醛为交联剂,采用煤直接液化残渣的四氢呋喃萃取物(THFS)对石油沥青进行了改性。考察了THFS、交联剂的掺杂量以及掺混温度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THFS的掺杂量为4%,掺混温度为170℃时改性效果最佳,而且苯甲醛作为交联剂加入可使沥青改性效果更佳。利用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仪(TG-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荧光显微镜对改性沥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添加了苯甲醛的改性沥青的失重残余率较其他沥青略有提高;苯甲醛交联的改性沥青在热解过程中释放的CH4含量减少且释放温度有所提高;改性沥青在2 924 cm-1和2 854 cm-1处的脂肪族-CH2-的伸缩振动和表征苯环位取代872、810和746 cm-1处吸收峰的透射率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并在1 060 cm-1处出现C-O-C伸缩振动峰,以及荧光显微镜图像中出现新的改性粒子,表明交联剂的添加使THFS和基质沥青发生了缩合反应。
陈静孙鸣代晓敏姚一刘媛媛贺敏吕波赵香龙马晓迅
关键词:沥青液化残渣苯甲醛热解
呼伦贝尔褐煤负压热解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改进的格金低温干馏仪考察了呼伦贝尔褐煤的负压热解特性.研究表明,随着热解压力的降低(101.32kPa降到20.32kPa),半焦产率减少0.83%,焦油产率增加1.27%.通过对热解产物组成的分析发现:随着热解压力的降低,半焦中碳元素含量减少,氧元素含量增加,半焦整体结构变得松散;热解焦油中中性化合物的含量随热解压力降低呈下降趋势,酸性化合物的含量呈升高趋势;焦油中轻质组分含量随热解压力的降低逐渐减少,可能是轻质烷烃和烯烃发生裂解反应生成了气态烃类物质进入热解气中;重质组分逐渐增多,可能是煤中本应留在常压热解半焦中的组分随热解压力的减小挥发逸出进入焦油组分.
孙鸣代晓敏姚一刘媛媛贺敏吕波马晓迅赵香龙刘科
关键词:褐煤热解煤焦油负压GC-MS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