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青元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2篇恶性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浆
  • 1篇血浆D-二聚...
  • 1篇孕妇
  • 1篇妊娠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行为
  • 1篇糖代谢
  • 1篇特异
  • 1篇剔除术
  • 1篇通路
  • 1篇凝血
  • 1篇凝血系统
  • 1篇迁移

机构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王文艳
  • 4篇王青元
  • 2篇卫兵
  • 2篇王静
  • 1篇张妤
  • 1篇宋恩学
  • 1篇傅柳陶
  • 1篇李青
  • 1篇许有江
  • 1篇方政
  • 1篇宋玉荣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HMGA1、sHLA-G联合TSGF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分析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可溶性白细胞G抗原(sHLA-G)联合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宫颈癌患者(恶性组),另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110例作为良性组,及健康体检女性110名作为对照组。受试对象均进行HMGA1、sHLA-G、TSGF检测。对比三组HMGA1、sHLA-G、TSGF表达水平,收集恶性组患者资料,对比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者HMGA1、sHLA-G、TSGF表达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HMGA1、sHLA-G、TSGF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筛查的价值。结果HMGA1、sHLA-G、TSGF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恶性组>良性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Ⅲ-Ⅳ期、低分化、淋巴结转移者HMGA1、sHLA-G、TSGF表达水平分别高于临床Ⅰ~Ⅱ期者、中-高分化、淋巴未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ROC曲线可知,HMGA1、sHLA-G、TSGF对宫颈癌诊断AUC值分别为0.781(95%CI:0.699~0.861)、0.706(95%CI:0.607~0.804)、0.722(95%CI:0.629~0.816),HMGA1+sHLA-G+TSGF联合诊断的AUC值为0.813(95%CI:0.717~0.896),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结论HMGA1、sHLA-G、TSGF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恶性程度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宫颈癌早期筛查效能,或可作为宫颈癌筛查及诊断的指标应用于临床。
王青元王静王文艳
关键词: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宫颈癌
PGAM1通过激活Warburg效应调控宫颈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PGAM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可能的生物学机制。方法收集行手术切除的67例宫颈癌患者的新鲜宫颈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GAM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构建PGAM1基因沉默稳转Hela宫颈癌细胞株,分析PGAM1基因沉默对Hela细胞凋亡和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GAM1对Akt/m TOR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影响。结果 (1)宫颈癌组织中PGAM1高表达率为58.2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2)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的患者宫颈癌组织中PGAM1的高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ela细胞sh PGAM1基因沉默后,细胞凋亡率较空白对照组(NC组)明显增加,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4)Hela细胞sh PGAM1基因沉默后,与NC组比较,PTEN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上调,而p-Akt、p-m TOR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肿瘤组织PGAM1蛋白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通过激活Akt/m TOR信号通路诱导的Warburg效应,促使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
傅柳陶王青元卫兵王文艳
关键词:宫颈癌糖代谢
经脐旋削法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经脐子宫肌瘤袋内旋削法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206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9例经脐孔行子宫肌瘤旋削(观察组),107例使用电动粉碎器取出肌瘤(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20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105.0(90.0,147.5)min vs.90.0(75.0,120.0)min,P=0.001]、标本取出时间[20.0(17.0,25.0)min vs.16.0(15.0,18.0)min,P<0.001]长于对照组。随着手术医生经验的积累,观察组标本取出时间逐渐缩短。观察组术后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21.0(18.0,26.0)h vs.23.0(19.0,40.0)h,P<0.05],美容评分高于对照组[22.0(21.0,23.0)分vs.21.0(21.0,22.0)分,P<0.01]。两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最高体温、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病理均为良性平滑肌瘤。结论:经脐子宫肌瘤袋内旋削法是经济、安全、有效的取瘤方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王青元王静宋玉荣王文艳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检查
足月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足月孕妇血浆D-二聚体的正常值水平以及统计分布,为妇产科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足月待产孕妇的D-二聚体数据(剔除有死胎、HELLP综合征、妊娠并发DIC等不良妊娠病例和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共4000例,应用软件SPSS 17.0和Origin7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足月产妇的D-二聚体水平呈明显的偏态分布,95%的孕妇D-二聚体水平≤5.77μg/ml;不同年龄组、不同合并症组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不全相同,低龄孕妇组与适龄产妇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合并症组与胎膜早破组、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妊娠期妇女呈现出高凝和高纤溶状态,建议用D-二聚体≤5.77μg/ml作为足月待产孕妇的上限较为合适;对于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孕妇,可采取相应措施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方政王青元李青许有江宋恩学张妤卫兵王文艳
关键词:妊娠凝血系统高凝状态二聚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