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建始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成分输血对早产儿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成分输血对早产儿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探讨相关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儿科需要输血治疗的早产儿10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红细胞悬液组和洗涤红细胞组各54例,两组患儿给予相应的成分输血。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亚硝基硫醇(RS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的变化,比较两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院内感染率和病死率。结果:洗涤红细胞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院内感染率和病死率分别为(5.67±1.14)d、(31.26±5.14)d、25.93%和9.26%,均短于(或低于)红细胞悬液组的(8.22±1.58)d、(40.17±7.22)d、37.04%和16.67%(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上述血液流变学参数均减小,且洗涤红细胞组小于红细胞悬液组(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儿RSNO、SOD、MD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红细胞悬液组RSNO和SOD降低,MDA升高(P均<0.05),而洗涤红细胞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红细胞悬液可加重患儿体内的应激反应,洗涤红细胞较红细胞悬液更有利于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改善,对于符合输血指征的早产儿,推荐使用洗涤红细胞纠正贫血。
- 黄蓉张明春刘建
- 关键词:早产儿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血液流变学
- 新生儿输血策略与前期检验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新生儿输血策略与前期检验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收治的35例需要输血的溶血新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儿的前期检验方法和输血策略进行临床分析和研究。结果交叉配血与直抗模式检验结果实施对比分析,发现凝聚胺技术对患者血清交叉配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对直抗阳性患者的血清及放散液交叉配血不合格率较高,且与直抗阴性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灵敏度较低的患儿在进行凝聚胺技术检测上与微柱凝胶技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同方式对患儿血红细胞放散液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输血前期检验对新生儿输血策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且应用微柱凝胶技术的敏感度较高,能够提高检测结构对新生儿输血相容性和同血型血样方案选择的准确度,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黄蓉张明春刘建朱诗玙
- 关键词:新生儿输血策略
- 去白红细胞储存时间与输血反应关系探讨
- 2023年
- 目的 通过统计分析4家医院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后输血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存时间与输血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查阅恩施州4家医院自2018—2022年相关病例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采集和输血日期、产生的输血反应信息。结果 2018—2022年4家医院共输注去白红细胞69 761袋,发生输血反应166例,其中过敏反应93例,非溶血性发热反应63例,其他10例,输血反应总发生率0.24%。发生输血反应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平均储存时间为(20.25±6.31)d,未发生输血反应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平均储存时间为(19.88±5.50)d。将储存时间以7 d为界值进行分析,储存时间为15~21 d的输血反应发生率最低。以21 d为区分界值分为储存天数≤21 d和>21 d的2组,2组之间输血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发生的输血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且输血反应发生率随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存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储存时间≤21 d和>21 d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输血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区别。
- 何流刘建吴钢王恩易发艳谭兴顺朱诗玙余锐陆光辉刘艳翟梅向清刘平廖艳华付志珍李茂林黄蓉
- 关键词:输血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