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显达

作品数:12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腰椎
  • 4篇颈椎
  • 3篇韧带
  • 3篇骨化
  • 2篇腰椎间融合
  • 2篇异位骨
  • 2篇异位骨化
  • 2篇韧带骨化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椎间融合
  • 2篇颈腰
  • 2篇颈腰综合征
  • 2篇脊柱
  • 2篇骨化症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单节段
  • 1篇对症

机构

  • 1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日照市人民医...
  • 1篇日照市中医医...

作者

  • 12篇高显达
  • 5篇申勇
  • 5篇丁文元
  • 4篇马雷
  • 4篇杨大龙
  • 4篇孙家元
  • 3篇雷涛
  • 3篇李佳奇
  • 2篇王林峰
  • 2篇张迪
  • 2篇许宏涛
  • 1篇李明
  • 1篇高石军
  • 1篇张鹏
  • 1篇董江涛
  • 1篇辛冬梅
  • 1篇王峰
  • 1篇曹俊明
  • 1篇林永胜
  • 1篇马清华

传媒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柱结核术后切口不愈合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通过探讨脊柱结核术后切口不愈合的危险因素,降低术后切口不愈合发生率。方法纳入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146例。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围术期相关指标,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脊柱结核术后切口不愈合的危险因素。结果 146例脊柱结核患者切口愈合122例(83.56%),切口不愈合24例(16.44%)。不愈合组年龄显著大于愈合组,出现脊柱外结核比例高于愈合组,行后前路联合手术比例高于愈合组,手术病灶清除不彻底比例高于愈合组,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高于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方法、手术病灶清除程度及PCT水平与脊柱结核术后切口不愈合有关(P<0.05)。结论高龄、前后路联合手术、手术病灶清除不彻底、高PCT水平是脊柱结核术后切口不愈合的危险因素。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是降低术后切口不愈合发生率的关键。
高显达张迪张鹏窦晨浩申勇
关键词:切口不愈合
伴椎间盘突出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特点与治疗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伴有颈椎间盘突出(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前路手术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月,应用前路手术治疗颈椎OPLL患者78例,其中19例伴有CDH,比较伴有与不伴有CDH患者的资料。14例CDH位于骨化韧带节段范围内,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5例CDH位于骨化韧带的相邻节段,行椎体次全切除并椎间隙减压的"混合式"手术。随访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椎管狭窄率、脊髓扁平率、颈椎曲度等变化。[结果]与普通OPLL患者相比,伴有CDH者病程较短,多在诱因下起病或加重,突出的椎间盘是重要压迫因素。19例患者平均随访24个月,JOA评分由术前9.16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13.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神经功能恢复率为61.55%。颈椎曲度由术前的9.34°提高至随访时的15.19°,椎管狭窄率从术前的38.95%下降至术后的8.47%,脊髓扁平率从术前的0.26恢复至随访时的0.49,术前术后相比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1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颈椎间盘突出可造成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临床症状的突然出现或加重,根据椎间盘突出与骨化物的位置关系,选择前路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雷涛高显达苗德超王峰马清华张迪申勇
关键词:颈椎前路后纵韧带骨化症椎间盘突出椎体次全切除
腰椎退行性疾病突发马尾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时机
目的:马尾综合征(CES),是由于马尾神经(L2-5,S1-5)损伤或受压而出现鞍区感觉障碍、膀胱直肠功能障碍以及下肢运动感觉障碍等症状的症候群。马尾综合征早期诊断和及时救治对病人的预后至关重要,因为任何的疏忽可能使患者...
王林峰李佳奇高显达
膝内侧副韧带三角矢量重建术后股骨隧道异位骨化1例报道
2017年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1]。但对于严重外翻暴力导致的MCL断裂,膝关节往往还伴有后内侧复合体结构(posterior medial complex,PMC)的损伤,因此膝关节除了外翻不稳定外,还伴随外旋不稳定[2]。临床上对于III度MCL损伤已达成手术修复或重建的共识。
许宏涛辛冬梅张健李佳奇高显达董江涛高石军
关键词:内侧副韧带股骨隧道异位骨化
O臂导航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精准外科治疗
2020年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OLF)是一种病理性的异位骨化,传统的开放手术包括后路椎板切除术、椎板切除内固定术及椎板成形术等[1],但将O臂导航技术与传统胸椎术式相结合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TOLF在O臂导航下精准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
王志伟王政范喜文高显达孙家元丁文元杨大龙
关键词:异位骨化椎板成形术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椎板切除
MRI扩散张量成像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索MRI扩散张量成像检查在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7例,均接受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根据术前脊髓T 2WI信号比值(signal intensity ratio,SIR)分为3组:A组11例,SIR<1.32;B组12例,SIR 1.32~1.68;C组14例,SIR>1.68。比较3组临床资料、FA值、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细化肢体功能评价。应用Pearson检验分析JOA评分与FA值的相关性。结果3组均顺利完成手术。3组间手术时间、出血量、脑脊液漏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FA值低于A组和B组(P<0.05)。术前和随访时,C组JOA评分低于A组和B组,3组随访时JOA评分高于术前,C组JOA评分改善率低于A组(P<0.05)。术前和随访时,C组正常步长6 m行走时间长于A组和B组,3组随访时正常步长6 m行走时间短于术前(P<0.05)。术前,B组最大步长6 m行走时间长于A组,C组最大步长6 m行走时间长于A组和B组。随访时,C组最大步长6 m行走时间长于A组,3组随访时最大步长6 m行走时间短于术前(P<0.05)。术前,C组5次连续坐起时间长于A组和B组,随访时,B组5次连续坐起时间长于A组,C组5次连续坐起时间长于A组和B组,3组随访时5次连续坐起时间短于术前(P<0.05)。术前和随访时,C组10 s连续握松拳次数少于A组,3组随访时10 s连续握松拳次数多于术前(P<0.05)。术前JOA评分与FA值呈显著正相关,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与FA值之间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FA值可以作为髓内SIR显著升高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诊断指标;FA值与术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
李明高显达丁文元杨大龙孙家元马雷
关键词:颈椎病弥散磁共振成像
同期或分期手术治疗颈腰综合征的疗效观察与比较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对比分析同期手术或分期手术治疗的颈腰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为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脊柱外科手术治疗并完成随访的颈腰综合征患者共127例,男79例,女48例,年龄46~74岁,平均61.7±8.6岁.依手术顺序不同进行分组研究,86例患者一期行颈椎手术(A组),28例一期行腰椎手术(B组),13例同期行颈腰椎手术(C组),分别记录各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并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评测指标对患者预后行随访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1.1±5.7个月.A组患者一期行颈椎手术后,33例未行二期手术(A1组),53例行二期腰椎手术(A2组),再手术率61.63%,平均间隔5.32±2.10个月;B组患者一期行腰椎手术后,3例未行二期手术(B1组),25例行二期颈椎手术(B2组),再手术率89.29%,平均间隔3.84±1.75个月;二次手术率及间隔时间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末次随访时颈椎JOA、腰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颈椎NDI及腰椎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C组同期手术患者同A2、B2组患者进行比较,三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06,P=0.255),但同期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P<0.001),并发症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5).结论:同期或分期手术治疗颈腰综合征均能获得满意临床疗效;依据主要临床症状选择分期手术时,应优先重视颈椎病情治疗,一期解除颈脊髓压迫可以降低二次腰椎手术率;颈腰椎同期手术不增加手术时间、出血量,可减少住院时间,但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雷涛高显达曹俊明林永胜王林峰申勇
关键词:颈腰综合征同期手术分期手术临床疗效
颈椎Modic改变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16年
Modic改变是指椎体终板及终板下骨质在MRI上的信号异常改变。颈椎Modic改变以Ⅱ型为主,节段以C_(5、6)为主。其发生与高龄和椎间盘退变相关性较强。颈椎Modic改变是否会产生相关临床症状仍有争议。手术治疗颈椎病伴颈椎Modic可获得良好疗效,颈椎Modic改变和手术疗效互相影响。
高显达李佳奇许宏涛申勇
关键词:颈椎MODIC改变
O-arm导航辅助与徒手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O-arm导航辅助下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37例寰枢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29~68岁[(50.9±9.8)岁]。24例行O-arm导航辅助下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导航组),13例行徒手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徒手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7 d及末次随访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采用Neo分级评价螺钉位置分级及皮质穿透率。结果者均获随访24~38个月[(27.7±4.0)个月]。导航组手术时间[(189.8±35.4)min]显著短于徒手组[(221.5±48.6)min](P<0.05),术中出血量[300.0(250.0,537.5)ml]〖显著少于徒手组[500.0(425.0,625.0)ml](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及末次随访JOA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NDI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未见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相关并发症。导航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86枚,包括Neo分级0级83枚,1级2枚,2级1枚;徒手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44枚,包括Neo分级0级36枚,1级5枚,2级2枚,3级1枚(P<0.05)。导航组螺钉皮质穿透率为3%(3/86),徒手组为18%(8/44)(P<0.05)。结论对于寰枢椎骨折,在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时,应用O-arm导航辅助可以显著缩短或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精确率。
赵若宇高显达孙家元杨大龙马雷丁文元
关键词:枢椎椎弓根螺钉
单节段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后腰痛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单节段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后腰痛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9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接受单节段OLIF手术治疗9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55例,女38例;年龄(55.73±9.48)岁(范围32~78岁)。L3,4节段18例(19.35%),L4,5节段73例(78.50%),L5S1节段2例(2.15%)。单纯OLIF手术43例,OLIF联合侧或后方内固定术50例。随访时间为(22.86±5.90)个月(范围12~32个月)。根据末次随访时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3分,分为腰痛组和无腰痛组。记录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合并基础疾病)、手术基本资料(手术节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是否存在骨性终板损伤)、影像学资料(腰椎前凸角、节段前凸角、椎间隙高度、融合器沉降)和腰椎功能。对潜在的危险因素首先行单因素分析,其中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OLIF术后腰痛的危险因素。结果末次随访时19例患者腰痛VAS评分≥3分,纳入腰痛组;余74例纳入无腰痛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随访时间、合并基础疾病等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腰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8,P=0.414),而末次随访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58,P<0.001)。腰痛组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63.16%)明显高于无腰痛组(2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58,P=0.002)。两组患者术前椎间隙高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8,P=0.316),而末次随访时无腰痛组椎间隙高度明显高于腰痛组(t=2.537,P=0.013);无腰痛组融合器沉降发生率为8.11%,明显低于腰痛组的36.84%(t=10.38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质疏松(P=0.009)、术中骨性终板损伤(P=0.031)、椎间隙高度下降(P=0.029)、融合器沉降(P=0.016)是单节段OLIF术后腰痛的危险因素。
高显达马雷赵若宇杜沛宇丁文元
关键词:腰椎脊柱融合术手术后并发症腰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