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
-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促进颅骨缺损骨再生
- 早期研究证实EETs(14,15-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具有抗炎,促进新生血管形成,促进器官和组织再生等功能。但EETs在体内极不稳定,合成后即迅速被s EH(solubl...
- 党海霞霍欣茹张文园张琳王福
- 关键词:EET
- 文献传递
- 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sEHi)促进牙髓干细胞骨向分化
- <正>目的:目前在临床上因肿瘤、炎症和外伤等造成的骨缺损非常常见。骨组织工程成为目前骨组织修复再生的研究热点。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通过细胞色素P450催化代谢花...
- 张文园张琳张耀扬王福
- 关键词:牙髓干细胞骨向分化药理作用
- 文献传递
- TPPU减轻小鼠放射性颌下腺损伤的研究
- <正>目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近来多发,往往需要手术治疗,但对于一些过于广泛或已有远处转移者不宜行手术治疗,需要放射治疗或化疗。然而放疗会带来一些并发症,比如猛性龋、放射性骨坏死、口干症等等,但对唾液腺的损伤最为显著,致...
- 张耀扬张文园张琳王福
- 关键词:药理作用
- 文献传递
- 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促进HUVECs与DPSCs共培养体系的骨向分化
- 目的:最近研究表明HIF-1α与Type Ⅰ型血管(CD31和EMCN高表达)形成密切相关并与成骨密切藕联。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为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具有促进血管形成,抗炎,组织再生等作用。但EETs能否通过促进...
- 张耀扬张琳白杰王福
- 关键词:牙髓干细胞干细胞分化血管形成
- 文献传递
- 新型树脂填充器应用于前牙树脂美学修复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评价新型树脂填充器用于前牙纳米复合树脂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8例共236个牙体缺损前牙,分别使用新型树脂填充器和传统树脂填充器进行Z350树脂充填(n=118),比较两种充填器的椅旁操作时间,并对修复后6个月及1、2年的修复效果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新型树脂填充器较传统充填器的椅旁的操作时间短(P<0.05),6个月及1、2年后观察结果显示,充填效果在各时间点均高于传统树脂充填器(P<0.05),患者满意度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型树脂填充器充填效果优于传统树脂填充器,值得临床推广。
- 张琳宫月娇于鑫刘佩忠
- 关键词:前牙牙体缺损
- 新型树脂填充器充填效果的评价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通过与传统树脂充填器对比研究,评价新型树脂填充器的充填效率和充填效果。方法:在牙齿仿生模型上制备标准洞型,分别使用新型和传统树脂充填器进行树脂充填,比较两种树脂充填器的充填时间。采用CAD-CAM扫描仪检测充填效果,体视显微镜检测修复材料的表面平滑度和边缘密封效果,并记录树脂充填器使用者的主观感受评价。结果:新型树脂填充器充填时间较传统充填器少,新型树脂填充器在塑形和恢复牙体形态方面优于传统树脂充填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显示新型树脂填充器能达到更好的表面光洁程度和边缘封闭性。医生使用新型充填器后评价其可以减少充填时间并提高充填效果。结论:新型树脂填充器能够满足多种洞型的充填要求,提高充填效果和充填效率。
- 张琳刘显臣江慧超刘佩忠
- 关键词:CAD-CAM体视显微镜
- 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sEH)抑制剂增强再血管化促进牙髓再生
- <正>目的:以生物学组织工程为基础的牙髓再生是是将干细胞辅以支架,移植到根管,通过各种生长因子诱导干细胞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同时形成含神经血管分布的新生牙髓。牙髓血运重建,为组织工程牙髓提供一个可以生存的环境是实现牙髓再...
- 张琳张耀扬王福
- 关键词:血运重建药理作用
- 文献传递
- 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sEHi)在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骨向分化方面的作用影响
- 目前在临床上因肿瘤、炎症和外伤等造成的骨缺损非常常见.骨组织工程成为目前骨组织修复再生的研究热点.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是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具有抗炎促迁移,调节细胞内信号转导,促进血管新生从而促进组织器官再生等...
- 张文园张琳张耀扬王福
- 关键词:骨向分化
- 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促进颅骨缺损骨再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建立C57BL/6小鼠颅骨缺损模型,研究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epoxyeicosatrienoic acid,14,15-EET)能否促进骨再生,为骨组织再生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C57BL/6小鼠颅中缝两侧建立直径5mm的全层颅骨圆形缺损,小鼠右侧(实验侧)缺损处植入14,15-EET预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左侧(对照侧)植入未用14,15-EET处理的BMSCs。术后第3天于实验侧缺损处局部皮下注射含14,15-EET(10μmol/L)磷酸缓冲盐溶液(PBS),对照侧缺损处皮下注射等量PBS,隔日注射,持续4周。术后8周将小鼠处死,CBCT放射诊断观测缺损面积大小,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分析新骨形成相关组织结构。结果:术后8周小鼠实验侧缺损面积比对照侧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侧缺损区新生血管数、新生骨量均较对照侧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侧颅骨缺损区可明显观察到骨质及胶原纤维,而对照侧不明显。结论:通过局部提高14,15-EET水平可促进新生骨形成,推测可能与14,15-EET改善局部微循环相关。
- 党海霞霍欣茹张文园张琳王福
- 关键词:骨缺损骨再生
- 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TPPU治疗周围神经痛效果研究
- 2019年
- 目的:探究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1-(三氟甲氧基苯基)-3-(1-丙酰基哌啶-4-基)脲(TPPU)治疗周围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择SD大鼠,通过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建立坐骨神经痛模型。术前3 d至术后7 d给予(实验组)或不给予(对照组)TPPU灌胃处理。术后使用von Frey测试SD大鼠痛阈,监测体质量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神经新生血管数量及坐骨神经脊髓段尼氏小体表达。结果:实验组疼痛阈值和体质量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实验组局部微循环改善,尼氏小体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PPU可能通过改善微循环促进神经损伤修复,减少神经损伤性疼痛。
- 张琳张琳白杰王福
- 关键词:周围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