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卓平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前列腺
  • 4篇前列腺癌
  • 4篇腺癌
  • 2篇生殖
  • 2篇生殖系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肿瘤
  • 2篇晚期
  • 2篇晚期前列腺癌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抵抗性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雄激素
  • 1篇雄激素剥夺治...

机构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马志方
  • 5篇李卓平
  • 4篇曾胜
  • 4篇李伟
  • 2篇刘鹏
  • 1篇王东文
  • 1篇王翠玲
  • 1篇郝斌
  • 1篇申慧青

传媒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现代泌尿生殖...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单中心单城市9年泌尿男生殖系恶性肿瘤疾病构成比变化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泌尿男生殖系恶性肿瘤疾病构成比的变化趋势,为衡量该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和今后泌尿男生殖系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2016年9年间太原市常驻人口泌尿男生殖系恶性肿瘤病例,建立Excel数据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泌尿男生殖系恶性肿瘤病例呈明显上升趋势,患者以中老年居多;将男生殖系恶性肿瘤除外后,在泌尿系恶性肿瘤中,男性675例,女性289例,男女比例为2. 341;在2008年—2010年、2011年—2013年、2014年—20016年三个时间段中,构成比排前三的恶性肿瘤均为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从第一个时间段到第三个时间段,膀胱癌的构成比由38. 22%下降至31. 91%,肾癌的构成比由27. 30%上升至31. 21%;在66岁及以上年龄组中,前列腺癌构成比由31. 40%上升至38. 44%。结论:9年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明显提高;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依然占该院泌尿男生殖系恶性肿瘤的大多数,但是防治重点应由膀胱癌转向肾癌;老年男性应该更注重前列腺癌的防治。
王兰李鸿杰王翠玲闫晓清李卓平卜威振李伟刘鹏马志方
关键词:构成比流行病学
糖尿病及其降糖药物对前列腺癌的影响
2016年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和糖尿病(diabetes mcllitus,DM)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2007年我国14个省市DM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表明,患DM的成年人约有9240万[1.研究表明,在欧美国家,PCa是男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男性癌症死亡率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DM与PCa存在相关性。
曾胜李卓平申慧青马志方
关键词:前列腺癌糖尿病降糖药物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男性生殖系统癌症死亡率
联合检测晚期前列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和常用化疗药物敏感性相关基因多态性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联合检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情况和常用化疗药物敏感性相关基因多态性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2013年2月至2016年7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9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血清,采用扩增阻碍突变系统(ARMS)检测患者EGFR基因编码区外显子19和21的突变情况,同时检测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I(ERCC1)、谷胱甘肽硫基转移酶P1基因(GSTP1)和多重耐药基因1(MDR1)多态性。结果 32例晚期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EGFR基因外显子19和21无突变,但其ERCC1、GSTP1和MDR1多态性至少有1个阳性改变;27例晚期去势抵抗前列腺癌患者仅1例EGFR基因外显子19和21有突变,同时其ERCC1、GSTP1和MDR1多态性检测阴性改变,另有5例患者多基因检测均为阴性结果。结论绝大多数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对吉非替尼等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药物不敏感,CRPC患者对化疗更容易耐药。
马志方郝斌曾胜李卓平李伟王东文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突变
代谢综合征与前列腺癌患者发生去势抵抗及骨转移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前列腺癌(PCa)患者发生去势抵抗和骨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持续性内分泌治疗的104例PCa患者的资料,分为MS组和非MS组,结合前列腺磁共振成像(MRI)、骨扫描、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睾酮等指标,随访观察18个月.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到达去势抵抗期和骨转移的发生情况.结果 MS组35例,非MS组69例,两组的年龄、PSA、Gleason评分、分期、吸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血压、血脂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MS组进展为去势抵抗性PCa(CRPC)16例,非MS组进展为CRPC 1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5,P=0.044);MS组发生骨转移11例,非MS组发生骨转移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9,P=0.036).MS组未进展为CRPC患者的生存率与非M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34,P=0.021);MS组无骨转移患者的生存率与非M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2,P=0.029).结论 MS促进PCa发生去势抵抗和骨转移,是PCa进展过程中的高危因素.对合并MS的PCa患者要高度重视,规范诊治MS相关疾病可能更好地控制PCa.
马志方曾胜卜威振李卓平李伟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内分泌治疗骨转移
晚期前列腺癌不同雄激素剥夺治疗方式与继发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风险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间歇性雄激素剥夺治疗(IADT)和持续性雄激素剥夺治疗(CADT)两种不同方式与继发糖尿病(DM)和糖耐量异常(IGT)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进行雄激素剥夺治疗(ADT)的PCa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通过监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口服糖耐量试验,结合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对IADT和CADT引起DM和IGT的风险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分析组内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吸烟、饮酒等因素与继发性DM和IGT的关系。结果:IADT组53例(46.5%),平均(69.1±4.3)岁;CADT组61例(53.5%),平均(70.2±5.7)岁,两组在临床特点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IADT组BMI、高血压、吸烟、饮酒等因素对DM、IGT的发生均无明显影响(P均>0.05),CADT组BMI、高血压、吸烟、饮酒因素对DM、IGT的发生均无明显影响(P均>0.05);IADT组与CADT组比较,DM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64);但IGT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IADT与CADT比较,PCa患者的IGT发生风险更低,安全性更高。
曾胜李卓平李伟卜威震刘鹏马志方
关键词:前列腺癌糖尿病糖耐量异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