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1篇移动互联
  • 1篇移动互联网
  • 1篇抑郁症患者
  • 1篇症状
  • 1篇青少年抑郁
  • 1篇青少年抑郁症
  • 1篇量表
  • 1篇门诊抑郁症患...
  • 1篇康复
  • 1篇互联
  • 1篇互联网
  • 1篇患者康复
  • 1篇急性
  • 1篇急性期
  • 1篇急性期治疗
  • 1篇干预
  • 1篇残留症状

机构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董倩
  • 2篇高成阁
  • 1篇杨小波
  • 1篇马明芳
  • 1篇王莉
  • 1篇马现仓
  • 1篇邵灿
  • 1篇王崴
  • 1篇郭丽阳
  • 1篇张大维
  • 1篇肖瑾

传媒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2014中华...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获益支持量表的初步修订及应用
董倩高成阁
移动互联网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康复状态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研究移动互联网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康复状态的影响,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精神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2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移动互联网干预。干预3个月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来评定患者的抑郁水平,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来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为(12.03±3.2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6.15±3.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C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移动互联网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康复状态。
王晓萌邵灿王莉刘亚楠肖瑾董倩马明芳
关键词:抑郁症康复
门诊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残留症状现状调查
目的获知中国西部地区汉族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急性期(8-12周)治疗后的整体状况、特别是残留症状的情况,使我们能够深入了解抑郁症患者残留症状的比例、临床表现、残留症状与患者治疗结局的关系,从而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对抑郁症患者进...
郭丽阳高成阁杨小波王崴董倩张大维马现仓
关键词:抑郁症残留症状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