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春明

作品数:81 被引量:41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建筑科学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36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机械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7篇压裂
  • 26篇储层
  • 12篇酸化
  • 11篇油气
  • 10篇盐岩
  • 10篇岩芯
  • 10篇水平井
  • 10篇碳酸
  • 10篇碳酸盐
  • 10篇碳酸盐岩
  • 10篇平井
  • 8篇压裂液
  • 8篇页岩
  • 8篇油藏
  • 8篇碳酸盐岩储层
  • 7篇导流能力
  • 6篇支撑剂
  • 6篇酸压
  • 6篇气藏
  • 6篇储层改造

机构

  • 6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3篇西南石油大学
  • 14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川庆钻探工程...
  • 2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油西南...
  • 1篇塔里木石油勘...
  • 1篇华北油田
  • 1篇华北油田公司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石油吐哈...

作者

  • 81篇何春明
  • 52篇才博
  • 23篇李帅
  • 16篇高跃宾
  • 14篇丁云宏
  • 11篇郭建春
  • 10篇王欣
  • 9篇卢拥军
  • 8篇李阳
  • 8篇毕国强
  • 8篇刘广峰
  • 7篇刘超
  • 7篇陈红军
  • 7篇赵贤正
  • 6篇姜伟
  • 5篇王丽伟
  • 5篇陈进
  • 5篇许志赫
  • 5篇承宁
  • 5篇翁定为

传媒

  • 6篇钻井液与完井...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大庆石油地质...
  • 4篇油田化学
  • 4篇重庆科技学院...
  • 3篇石油学报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油气井测试
  • 1篇石油科技论坛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9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11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储层改造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储层改造方法。所述储层改造方法包括:测量预定储层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钻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的水平井,所述水平段的轨迹与所述最大水平主应力或所述最小水平主应力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60度;执行完井...
才博丁云宏赵贤正卢拥军张仲宏张绍礼杨振周金凤鸣沈华王欣王立伟何春明段贵府
文献传递
瓜胶压裂液携砂微观机理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通过对瓜胶压裂液进行静态支撑剂沉降实验、动态黏弹性测试、屈服应力测试、分子结构表征,研究了瓜胶压裂液的宏观性能、分子结构与压裂液携砂性能间的关系。支撑剂沉降实验表明,压裂液黏度的变化与支撑剂沉降速率呈非线性关系,用黏度指标很难准确表征压裂液的携砂性能。动态黏弹性测试表明,压裂液损耗模量的增加有利于降低支撑剂沉降速率,而储能模量的大幅度提高赋予流体弹性特征,这才是支撑剂能够长时间保持均匀悬浮状态的根本原因。压裂液微观结构分析表明,压裂液基液具有杂乱、松散、多孔洞的网络堆砌结构,而交联压裂液具有均匀、紧密的整体堆砌结构,该结构赋予交联压裂液弹性,使其携砂能力发生本质变化。
何春明才博卢拥军段贵府刘哲
关键词:压裂液黏弹性微观结构
实时测量岩芯驱替过程饱和度前缘的实验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测量岩芯驱替过程饱和度前缘的实验系统和方法,其涉及油气田开发领域,该实验系统包括:岩芯夹持器,真空压力泵,第一压力装置,存储罐单元,第一流量装置,第一压力表,第二流量装置,CT扫描仪,第二压力装置;真...
李帅丁云宏刘广峰才博毕国强何春明
一种油田压裂改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压裂改造方法。该方法根据储层润湿性选出驱油活性水,利用模拟软件计算出有效驱替压力系统的裂缝间距和避免应力干扰的最小裂缝间距,并结合优化得到最优裂缝间距;进行水平井第一段加支撑剂的常规压裂改造和第二段不...
才博何春明许江文承宁毕国强王佳陈进高跃宾段贵府李帅
文献传递
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暂堵转向和裂缝支撑一体化改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暂堵转向和裂缝支撑一体化改造方法。其中,需要改造的岩层为1层时包括:步骤A1,向地层泵注前置液和缝内复合暂堵体系;步骤B1,向地层泵注具有变粘能力的酸;步骤C1,向地层泵注携砂液和顶替液...
何春明才博李拥军段贵府程晓东
中美页岩油气开采工程技术对比及发展建议被引量:2
2023年
通过对比中美在页岩油气开发理念、储集层改造对策、压裂施工参数、压裂装备工具与材料、采油采气技术、数据成果共享6个方面的技术进展及差距,系统总结了中国页岩油气资源开发在渗流规律认识、油气储量动用、复杂裂缝监测、重复改造技术、采油采气技术、套变防治技术、井筒维修技术7个方面存在的短板。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页岩油气的地质要素与工程要素,从宏—细观角度提出了建设基础创新工程、开采技术工程、油气稳产工程、配套提效工程这“四大工程”的发展建议,以促进页岩油气产业链与创新链快速、高效、稳定、绿色和规模化发展,从而实现“稳油增气”的目标。
雷群翁定为翁定为师俊峰管保山师俊峰才博黄瑞
关键词:页岩油气渗流规律
中美页岩油气储层改造技术进展及发展方向
2023年
页岩油气资源作为国内外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热门领域,需要通过压裂改造才能获得工业开采价值。结合页岩储层物性特征和流体渗流规律,系统总结了美国页岩油气储层改造在裂缝控藏认识、压裂监测技术、重复压裂技术、数据平台建设和矿场实验室建设5个方面的技术进展以及中国页岩油气储层改造取得的缝控压裂优化技术、新型压裂配套装备、分段压裂核心工具、低成本压裂材料、水力裂缝监测技术、井筒重构压裂技术和压裂优化设计软件7项关键技术,全面剖析了中国页岩油气储层改造在甜点有效甄别、压裂参数优化、储量立体动用和剩余储量挖潜4个方面面临的技术挑战。在此基础上,为有效提高压裂缝网对页岩油气资源的动用程度,实现页岩储层的大规模建产与高效益开发,提出了4个方面的发展建议:①加强基础研究,筑牢页岩油气规模发展基石;②完善技术配套,构建有中国特色压裂技术体系;③提高储量动用率,构建全生命周期技术体系;④推进数字化转型,构建物联网智能发展格局。
翁定为雷群雷群何春明管保山何春明
关键词:页岩油气储层改造储量动用全生命周期数字化
基于水平井压裂后取芯分析的水平井布井间距的优化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水平井压裂后取芯分析的水平井布井间距的优化方法,包括:获取一目标工区的应力参数数据,应力参数数据包括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根据目标区块储层改造时的预估压裂裂缝参数以及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获取两口水平井的水平...
才博雷群王欣何春明高跃宾段贵府付海峰李帅
文献传递
二连油田安山岩裂缝性储层压裂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乌兰花凹陷安山岩储层具有低孔特低渗、天然裂缝发育、高杨氏模量、低泊松比和脆性强等特点,压裂中如何在控制滤失的同时充分利用天然裂缝等弱面,是裂缝性储层压裂工艺和改造工作液面对的难题。以储层特点及改造难点为出发点,借鉴非常规油气藏体积改造中"疏与堵"相结合的天然裂缝处理模式,缩小基质—裂缝流动距离,提高基质贡献程度。依据室内实验和现场实践,优选出0.25%低浓度瓜尔胶低伤害压裂液体系,采用线性胶与冻胶相结合的复合压裂工艺技术,前期利用低黏线性胶起裂,以实现缝高控制和沟通天然裂缝;后期采用组合粒径支撑剂段塞注入技术,实现高导流、控缝高的改造目标。该技术已应用在兰42井安山岩裂缝储层改造中,获工业油流,井温测试结果显示裂缝高度控制较好,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对乌兰花凹陷安山岩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段贵府才博康如坤何春明李凝刘国华穆海林
关键词:安山岩裂缝性储层压裂低浓度
一种天然裂缝储层的压裂改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裂缝储层的压裂改造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线性胶液体对改造储层进行阶梯排量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停泵测试获得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步骤2,根据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向改造储层注入滑溜冰及第一规格支撑剂...
才博丁云宏赵贤正王欣陈建军王永辉管保山沈华杨振周何春明段贵府付海峰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