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优优

作品数:10 被引量:36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综合征
  • 6篇静脉
  • 5篇门静脉
  • 3篇门静脉高压
  • 3篇门静脉高压症
  • 3篇静脉高压
  • 3篇静脉高压症
  • 3篇高压症
  • 3篇布-加综合征
  • 2篇代偿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形成
  • 2篇切除
  • 2篇曲张
  • 2篇细胞
  • 2篇门静脉血
  • 2篇门静脉血栓
  • 2篇门静脉血栓形...
  • 2篇介入
  • 2篇静脉曲张

机构

  • 10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0篇党晓卫
  • 10篇刘优优
  • 9篇李林
  • 8篇许培钦
  • 7篇牛光辉
  • 4篇李松
  • 3篇李海
  • 3篇李松
  • 1篇张弓
  • 1篇马南
  • 1篇李素新

传媒

  • 2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布加综合征临床分型在其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 探讨依据布加综合征临床分型在其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5例布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自身代偿情况及临床症状,提出了布加综合征的临床分型(3型、8个亚型),并针对每个亚型制订相应的治疗策略.观察指标:(1)布加综合征的临床分型.(2)治疗方法的选择.(3)治疗效果.(4)随访情况.随访自治疗结束后开始,采用电话和门诊方式进行随访,首次治疗后3个月内随访1次,此后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期间定期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生化检查,必要时行CT血管造影检查.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12月,或至患者死亡、失访、临床症状发生失代偿.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1)95例布加综合征患者临床分型结果:Ⅰ型4例(Ⅰa型3例、Ⅰb型1例),Ⅱ型7例(Ⅱa型4例、Ⅱb型3例),Ⅲ型84例(Ⅲa型43例、Ⅲb型4例、Ⅲc型32例、Ⅲd型5例).(2)95例布加综合征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①3例Ⅰa型患者中,2例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1例因介入开通闭塞段失败予以随访观察.②1例Ⅰb型患者,因介入开通闭塞段失败行腔-房人工血管转流术.③4例Ⅱa型患者中,1例行肝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3例因肝静脉节段闭塞、无法寻找肝静脉等原因未行介入治疗,予以随访观察.④3例Ⅱb型患者中,2例因上消化道出血史分别行改良脾-肺固定术、肠-腔人工血管分流术,1例因严重腹腔积液行肠-腔人工血管分流术.⑤43例Ⅲa型患者中,35例因肝静脉介入治疗失败仅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其中6例因合并血栓形成先行溶栓治疗,再行球囊扩张成形术),4例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成形+肝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4例因下腔静脉及肝静脉介入治疗均失败�
党晓卫李路豪李林李海徐韶凯刘优优许培钦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代偿临床分型个体化治疗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布-加综合征大鼠模型肝组织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布-加综合征(B-CS)大鼠模型肝组织的表达及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54只雄性Wistar大鼠按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分别在实验的第2、4、6周处死各组大鼠各6只,肝组织切片染色后观察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标本中HIF-1α、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水平,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肝组织纤维化面积比例。结果模型组肝组织出现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等纤维化改变,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假手术组和正常组肝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第2、4、6周时,模型组HIF-1α(F=288.400、369.540、964.230,均P=0.000)、α-SMA(F=145.520、334.060、671.710,均P=0.000)、VEGF(F=624.390、612.660、1 875.410,均P=0.000)、PDGF(F=84.950、467.880、671.340,均P=0.000)和纤维化面积比例(F=117.22、196.90、451.95,均P=0.000)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时间延长,模型组HIF-1α、α-SMA、VEGF、PDGF和纤维化面积比例均显著增加(F=133.020、74.970、139.250、78.660、84.490,均P=0.000)。第2、4、6周时,模型组HIF-1α的表达与α-SMA(r=0.865、0.822、0.878,P=0.026、0.045、0.021)和纤维化面积比例(r=0.860、0.835、0.823,P=0.028、0.039、0.044)均呈正相关。结论B-CS大鼠模型肝组织存在HIF-1α表达量升高及纤维化改变,且HIF-1α与纤维化的进展具有明显相关性。
李路豪党晓卫李林李海徐韶凯付坤坤刘优优许培钦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肝纤维化缺氧诱导因子-1ΑΑ-平滑肌肌动蛋白
改良脾-肺固定术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2018年
目的探讨改良脾一肺固定术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静脉高压症的住院患者19例,择期行改良脾一肺固定术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观察治疗后6、12个月患者的血常规、临床症状、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分析患者的疗效,术后与术前门静脉压力、门静脉内径变化、血细胞、肝功能、凝血实验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测自由门静脉压力(FPP)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6、12个月门静脉内径较术前减小(P〈0.05),术后6、12个月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凝血酶原时间(胛)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白蛋白(ALB)水平明显上升(P〈0.05);术后6、12个月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等水平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术后12个月脾-肺间可见侧支循环形成。结论改良脾-肺固定术联合APBSCT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安全有效,可改善肝功能和凝血机制,又可降低门静脉压力,纠正脾功能亢进。
李松党晓卫李林李路豪刘优优付坤坤牛光辉张中杰许培钦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Glypican-3在布加综合征合并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Glypican-3在布加综合征(BCS)合并肝细胞癌(HC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6例BCS并发HCC患者资料(BCS+HCC组)。随机选取同期48例HBV合并HCC患者(HBV+HCC组)及43例肝囊肿患者(肝囊肿组)作为对照。比较三组患者肝组织Glypican一3阳性率的差别。根据Glypi—can-3的表达情况,将BCS+HCC组分为Glypican-3阳性及Glypican-3阴性亚组,比较两亚组患者性别年龄分布、AFP、HbsAg、Child—Pugh分级、肿瘤数目、肝外转移、血管侵犯、病理Edmondson-Steiner分级和BCLC分期差别。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亚组患者生存时间。结果BCS+HCC组、HBV+HCC组、肝囊肿组Glypican-3表达率分别为76.1%、70.8%、0。BCS+HCC组、HBV+HCC组Glypi-can-3水平均显著高于肝囊肿组(P〈0.05);BCS+HCC组与HBV+HC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CS+HCC患者,Glypican-3阳性亚组血管侵犯、病理Edmondson-Steiner分级、BCLC分期高于阴性亚组(均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ypican-3阳性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1%、51.0%、22.8%,阴性组患者分别为90.9%、63.6%、45.5%,两组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ypican-3在BCS合并HCC患者肝癌组织广泛表达,且与肿瘤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党晓卫牛光辉李林李路豪刘优优付坤坤李松张中杰许培钦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GLYPICAN-3
肝尾状叶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介入栓塞后二期手术切除一例分析
2017年
肝尾状叶位置深在,血管丰富,当手术切除尾状叶肿物时存在撕裂下腔静脉引起致命大出血的风险,因此历来被肝胆外科医师视为风险最大的手术之一.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对于有明确症状、体积较大或不能排除恶变的患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5年3月收治1例肝尾状叶巨大FNH患者,采用了一期介入栓塞二期手术切除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文结合文献复习,就该病例的特点、诊断及治疗方式介绍如下.
党晓卫李松张弓李海刘优优付坤坤许培钦
介入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十二指肠降部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一例被引量:2
2019年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静脉曲张多见于食管、胃底,十二指肠静脉曲张(duodenal varices,DV)破裂出血非常罕见,国内外鲜有报道。我们介入治疗1例十二指肠降部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党晓卫付坤坤马南李路豪李林李素新刘优优牛光辉张中杰
关键词:胃肠出血
布-加综合征病人副肝静脉代偿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布-加综合征病人副肝静脉(AHV)的代偿扩张情况,并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8例布-加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病人首次确诊时AHV的数目及其直径大小,根据结果分为明显代偿扩张组(AHV单支最大直径≥5 mm或AHV直径总和≥6 mm,n=58)和无明显代偿扩张组(AHV单支最大直径<5 mm且AHV直径总和<6 mm,n=20),同时将检出的AHV按直径大小分为A类(直径≥5 mm)和B类(直径<5 mm)。分别记录分析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肝静脉梗阻程度、凝血酶原时间(PT)、Child-Pugh分级、门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入肝血流流速、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两类AHV长轴与下腔静脉(IVC)近心段长轴夹角。结果 78例布-加综合征病人中有68例(87.2%)检出AHV,共124支(A类96支,B类28支)。明显代偿扩张组和无明显代偿扩张组病人在疾病类型[主肝静脉(MHV)梗阻型3例(5.2%)vs.1例(5.0%),IVC梗阻型0 vs.4例(20.0%),混合型55例(94.8%)vs.15例(75.0%),P=0.007]、MHV梗阻程度[Ⅰ度0vs.2例(10.0%),Ⅱ度0 vs.2例(10.0%),Ⅲ度6例(10.3%)vs.10例(50.0%),Ⅳ度52例(89.7%)vs.6例(30.0%),Z=-5.378,P=0.000]、血清VEGF水平[(68.1±40.4)ng/L vs.(394.2±194.6)ng/L,t=-7.437,P=0.000]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的性别(χ~2=0.027)、年龄(t=0.960)、PT(t=-0.020)、Child-Pugh分级(Z=-0.564)、门静脉主干内径(t=1.586)、门静脉入肝血流流速(t=0.154)、血清D-二聚体(t=0.166)、纤维蛋白原水平(t=-1.56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类AHV长轴与IVC近心段长轴夹角存在差异(χ~2=15.827,P=0.000)。两组病人AHV直径总和与MHV梗阻程度呈正相关(r=0.657,P=0.000),与血清VEGF水平呈负相关(r=-0.725,P=0.000),MHV梗阻程度与血清VEGF水平也呈负相关(r=-0.445,P=0.000)。结论布-加综�
党晓卫付坤坤李林李路豪刘优优牛光辉李松张中杰许培钦
关键词:副肝静脉布-加综合征代偿性扩张
布-加综合征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患者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
党晓卫刘优优李林李路豪付坤坤牛光辉李松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门静脉血栓形成
改良脾-肺固定术与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比较改良脾-肺固定术与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改良脾-肺固定组和脾切除+断流术组(断流组)。其中改良脾-肺固定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平均年龄(41±9)岁;断流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44±8)岁。两组患者术后血细胞、门静脉压力比较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改良脾-肺固定组术后1年自由门静脉压力为(32.6±1.8)cm H_2O(1 cm H2O=0.098 k Pa),明显高于断流组的(29.9±2.3)cm H2O(t=4.963,P<0.05);WBC、Hb、Plt分别为(4.1±1.5)×10~9/L、(101±18)g/L、(102±40)×10~9/L,明显低于断流组的(5.8±1.9)×10~9/L、(113±16)g/L、(220±70)×10~9/L(t=-3.798,-2.588,-8.218;P<0.05);门静脉血栓形成率为8%(2/26),明显低于断流组的29%(10/34)(χ~2=4.344,P<0.05)。改良脾-肺固定组和断流组的上消化道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15%(4/26)、4%(1/26)和9%(3/34)、9%(3/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3,0.059;P>0.05)。结论与断流术相比,改良脾-肺固定术防治上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疗效相似,且具有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保留部分脾脏功能和较高的门静脉压力利于肝脏灌注的优势。
李路豪党晓卫李林刘优优付坤坤牛光辉李松许培钦
关键词:断流术脾切除术食管和胃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
Budd-Chiari综合征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BCS)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确诊的28例BCS并发PVT患者(PVT组)与随机选取同期确诊的40例BCS未并发PVT的患者(非PVT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BCS并发PVT的独立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与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危险因素的诊断效能,并计算最佳临界点。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PVT组患者在门静脉血流速度、血红蛋白明显低于非PVT组,D-二聚体(DD)、脾脏厚度水平明显高于非PVT组(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血浆DD、门静脉血流速度、脾脏厚度是BCS并发PVT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67、0.61、1.23,均P<0.05)。ROC曲线显示,门静脉血流速度对BCS并发PVT无诊断价值(AUC<0.5),而DD、脾脏厚度的AUC分别为0.724、0.673,诊断BCS并发PVT的最佳临界点分别为0.283μg/L、49.5mm。结论:血浆DD水平、门静脉血流速度、脾脏厚度是BCS并发PVT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DD>0.283μg/L、脾脏厚度>49.5mm的BCS患者,PVT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党晓卫刘优优李林李路豪付坤坤牛光辉李松许培钦
关键词:BUDD-CHIARI综合征门静脉静脉血栓形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