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勋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生产网络
  • 1篇演进
  • 1篇中国企业创新
  • 1篇企业
  • 1篇全球价值链
  • 1篇全球生产网络
  • 1篇中印
  • 1篇零部件
  • 1篇零部件贸易
  • 1篇贸易利益
  • 1篇贸易强度
  • 1篇进口中间品
  • 1篇后向联系
  • 1篇价值链
  • 1篇国企
  • 1篇纺织
  • 1篇纺织行业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篇张勋
  • 2篇沈国兵

传媒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世界经济研究
  • 1篇中国外资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印纺织行业出口的全球价值链度量被引量:1
2018年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了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纺织行业从1995年到2011年间的出口变化趋势及其反映出来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情况。根据2015年王直、魏尚进和祝坤福在《中国社会科学》建立的核算体系,本文基于WIOD投入产出表的数据从出口地位的变化、产品构成与价值构成、直接进口国与第三国的作用以及出口带来的贸易利益等四个方面来考察中印两国纺织行业如何参与了全球价值链分工。
张勋
关键词:纺织行业贸易利益全球价值链
全球生产网络下国家间零部件贸易强度演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基于CEPII-BACI数据库中72个发达与新兴市场国家2000~2010年零部件贸易数据,我们使用统计测度和扩展引力模型揭示出全球生产网络下国家间零部件贸易强度演进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统计发现,超过地理中性的双边显性贸易偏好指数值的国家数量在增加,且形成一个相对紧密的贸易网络结构,使得贸易的核心一外围依赖关系被次级贸易网络关系所取代。具有较显著双边显性出口偏好强度的国家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计量证实,地理距离、文化差异是对零部件贸易双边显性贸易偏好强度的不利影响因素;技术差距是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国家技术转移的推动力量,但过大的技术差距会导致新兴市场国家被排斥在生产网络之外;贸易摩擦对发达国家间、新兴市场国家问零部件贸易双边显性出口偏好强度有着相反的影响;经济趋同对零部件贸易偏好强度的影响取决于生产网络的区域性和国家发展水平。据此,中国应借助发达国家技术外溢、技术转移和本土创新来不断缩小技术差距,避免被排斥在生产网络之外,同时建立有效的贸易摩擦解决机制来提升双边贸易强度。
沈国兵张勋
关键词:全球生产网络零部件贸易
行业生产网络下进口中间品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聚焦进口中间品通过行业投入产出渠道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我们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和WIOD行业投入产出表匹配的数据研究表明:(1)进口中间品通过行业内水平渗透率和行业间前向联系对中国企业创新产生抑制作用,而通过行业间后向联系对中国企业创新产生促进作用;(2)区分贸易方式、是否从发达国家进口中间品的企业特征后,以一般贸易或从发达国家进口中间品的中国企业创新受到行业内水平渗透率和行业间前向联系的抑制效应会变弱,同期企业进口中间品从行业间后向联系中获得的知识溢出对中国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会变强。因此,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企业向行业中上游拓展,可充分获取进口中间品通过行业间后向联系获得的知识溢出带来的创新效应,而减少进口中间品通过行业间前向联系和行业内水平渗透对中国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
沈国兵张勋
关键词:进口中间品后向联系中国企业创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