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潇
- 作品数:10 被引量:43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川藏交通廊道雅林段水文地质结构控制的水热循环及隧道热害特征被引量:7
- 2022年
- 川西藏东地区水热体系空间分布与川藏交通廊道布局关系的特殊性,使得隧道难以回避复杂多样的水热灾害.为系统分析工程面临的热害问题,对控制水热循环的水文地质结构进行辨识,辅以地球化学特征、钻孔温深关系解析,分析隧道穿越地热系统时可能遭遇热害的类型及灾变特征.活动性深大断裂与大型褶皱为区内重要控热构造,结合次级断裂、岩石富水性、热水出露特征,梳理出7类控制水热循环的水文地质结构;结合隧道与上述结构的空间关系、水热特征影响要素归纳出两大类、13小类的热害类型.典型案例分析显示康定1#隧道出口段、拉月隧道中段分别穿越折多塘温泉、拉月温泉水热系统排泄区,两段可能遭遇高温高压、突发性涌突水灾害.
- 漆继红许模蒋良文杜世回易磊李潇李晓利满霖
- 关键词:高温热害水文地质结构
- 西南典型紧窄褶皱小尺度浅层岩溶水系统特征及隧道涌水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西南地区典型紧窄褶皱控制下的浅层岩溶水,具有循环交替快、水量丰富等特点。精细刻画小尺度浅层岩溶水系统模式类型及其特征,对于探讨岩溶水资源量以及中—浅埋隧道涌水条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南典型紧窄褶皱——重庆铜锣山背斜和遵义铜锣井背斜为研究对象,细致地梳理岩溶水系统特征的控制性因素,提出地层空间结构的细微差异导致含水介质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等不尽相同。据此,将研究区浅层岩溶水系统细分为四类小尺度模式,并基于各模式差异分析中—浅埋隧道涌水条件。研究认为:穿越不同小尺度岩溶水系统的隧址段,其涌水条件具有一定差异;间互式地层空间结构导致小尺度浅层岩溶水系统之间因地表水体的转换而存在联系,计算涌水量时需考虑相邻可溶岩地层外源补给,而包裹式结构则造成各系统相对独立,计算时需考虑相邻非可溶岩地层外源补给;深切河谷排泄边界,不可忽略降雨对隙流散排型模式的补给,计算涌水量时,降雨量参数应小于年均降雨量,但若边界为浅切河谷,降雨量参数可直接选用年均降雨量。
- 李潇漆继红许模
- 关键词:小尺度隧道涌水
- 青藏高原中东部水热体系热储温度Mg^(2+)校正及其热害机理
- 2021年
- 隧道作为铁路穿越青藏高原中东部水热活动区的重要工程形式,探讨其遭受水热灾害的影响因素在隧道热害研究方面是有必要的。隧道热害预测手段是综合性的,其中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因易实施、性价比高而被广泛应用。热储温度是水热系统研究的重要参数,热储温度的推算因体系的复杂性很难全面考虑其地球化学作用过程而发生偏差。热储温度的Mg^(2+)校正受热水作用的岩石类型、运移速率和热储构造条件的影响,因此采用Mg^(2+)校正可以辅助分析多类型水热循环机制,据此可对隧道穿越水热体系遭遇的热害特征进行辨识。利用温标平衡理论,构建富Mg体系平衡判定的Na-K-Ca三角图,基于水热体系作用地质背景进行平衡点梳理,探讨青藏高原中东部典型水热体系中Mg^(2+)校正特征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对多类型水热循环条件、水岩作用、传热传质机制进行分析、比较,辅助对工程中地热带来的高岩温、热水涌突、围岩裂化等危害的分析。此方法是水文地球化学对工程热害预测的方法性讨论,也能为青藏高原中东部及未来在该区域实施交通干线的热害防控提供理论分析基础。
- 利满霖漆继红许模张广泽张晓宇李潇易磊常帅鹏
- 关键词:青藏高原中东部
- 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重大工程水文地质问题被引量:13
- 2021年
- 川藏铁路位于大陆碰撞造山带,特殊的地质构造背景下,铁路沿线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严重制约着川藏铁路规划建设和安全运营。为降低川藏铁路沿线重大工程水文地质灾害风险,从工程水文地质角度出发,结合基础地质和工程地质研究成果,阐述了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重大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并提出下一步研究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可能遭遇隧道高水压及涌突水问题、隧道高温热害问题、隧道排水影响生态环境3个重大工程水文地质问题;沿线发育多条区域性断裂带,控制着地层展布、水热活动和成矿带分布以及地下水循环演化,导致穿越断裂带的深埋长大隧道高压涌突水、高温热害及高矿化水等问题较为突出。沿线重大工程水文地质问题下一步研究工作主要为:开展高精度、多尺度的水文地质调查,把握重大问题的发育规律和致灾机制,构建精细的预测评价体系和主、被动相结合的灾害防控体系。
- 许模蒋良文李潇漆继红张强李晓
- 关键词:高温热害生态环境效应
- 川东南隔挡式构造区隧道空间展布影响下岩溶涌突水特征简析被引量:9
- 2016年
- 隔挡式构造区隧道工程涌水特征研究多局限于某个具体隧道工程及对应的特定岩溶水系统,缺乏关于隧道空间展布影响下涌突水问题的系统研究。文章提出以隧道穿越区岩溶发育及岩溶水水平与垂直分带差异作为隧道空间布置类型划分的主要标准,将隧道空间展布区的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分为七类,对不同类型中岩溶含水介质空间结构特征、岩溶发育差异以及岩溶水在此区域流动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八种类型的隧道涌突水的特征进行比较。据此,结合研究区拟建渝万客专铜锣山隧道和明月山隧道案例,分析此两隧道展布区域的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分别属于补给-垂直入渗型类型及补给径流-水平径流型类型。进一步对此两隧道可能遭遇的岩溶涌突水进行定性评价和涌水量计算,认为铜锣山隧道主要出现雨季涌水现象,水量大小受降雨强度控制,而明月山隧道涌水量较大。
- 吴明亮漆继红许模安成蛟李潇张世殊王能峰
- 关键词:隧道空间展布
- 穿越小江断裂的登楼山隧址区水热活动特征分析及隧道热害评估
- 2023年
- 云南登楼山隧道横穿水热活动强烈的小江断裂带,为利用地质分析手段评价隧址区水热活动规律,进而探讨线性工程热害评价方法,在已获得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小江断裂带区域发育规律,然后对隧址区小江断裂系地质构造整体展布规律以及地质构造的优势方位与热水地表出露分布特征的空间关系进行梳理。利用地表热显示的氢氧同位素高程效应和二氧化硅温标,对隧址区热水的补给高程、热储温度以及循环深度进行分析,确定隧址区热水的整体运移特点。此外,综合分析隧址区的测温钻孔数据和水化学数据,确定隧道进出口附近象鼻温泉和龙潭营温泉2处热水运移演化模式。结果表明:距离登楼山隧道进出口较近的象鼻温泉和龙潭营温泉的运移路径与隧道轴线不仅在空间上无交集,且热水运移的地层与隧道穿越地层也不同,故判断出2处热水导致隧道遭遇热害风险的可能性较低;但测温钻孔中的地温梯度显示,隧道穿越山体部分虽无地表热显示,但在深度大于450 m的埋深部位仍然存在轻微热害的风险。
- 刘文连利满霖许模漆继红许汉华易磊李潇眭素刚
- 关键词:隧道热害小江断裂水化学分析
- 青藏高原东缘梯度带大气CO2含量与岩溶发育相关性初探被引量:7
- 2020年
- 以地质条件复杂,地形、气象气候条件多变的青藏高原东缘梯度带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大气CO 2实测和岩溶发育情况调查,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以及岩矿测试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岩溶发育的控制因素——大气CO 2的分布规律。结果发现:对比分析大气CO 2、碳酸盐岩矿组分和区域植被覆盖度,大气CO 2浓度低且受高程控制是影响区域岩溶发育类型和规模的主要因素;研究区岩溶发育类型和规模显示明显的垂向分带性;对比高寒冰雪覆盖条件下冰川岩溶水系统和湿润亚热带岩溶水系统的岩溶水HCO-3含量,研究区HCO-3质量浓度均值为185.00 mg/L,低于桂林和普定等湿润亚热带型岩溶水HCO-3质量浓度均值239.76 mg/L,高于高寒冰雪覆盖型岩溶水HCO-3质量浓度均值131.00 mg/L,显示其独特的高原型岩溶水系统特征;区域夏季植被覆盖度中度以上仅达36%且随流域水系分布,沿河谷两侧高程增加覆盖度减小,显示与高程控制的气温和大气CO 2含量的变化存在高度的一致性。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区气温和大气CO 2的升高,会是青藏高原区溶蚀过程和现代岩溶发育演化的重要驱动因素。
- 许模毛邦燕张广泽康小兵漆继红李潇易磊杨四福
- 关键词:青藏高原岩溶
- 基于砂槽模型研究不同水流密度下盆地地下水流系统被引量:2
- 2019年
-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沉积盆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载体,为查明在水流自身密度改变条件下盆地地下水流系统的变化特征,需在变密度条件下对盆地地下水流系统进行模拟研究。本文采用砂槽物理模型,在改变区域性水流密度条件下模拟研究地下水流系统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随着区域性水流密度的增加,区域水流系统的渗流速度和循环量均减少,且流线径流距离和径流深度也随之减小;而局部水流系统的渗流速度和循环量均增加。结果表明区域性水流密度的增加会抑制区域水流系统的发育,对局部水流系统有一定增强作用。本研究着重强调了区域性水流自身密度变化对盆地地下水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并通过物理试验模拟得出在改变区域性水流密度条件下盆地地下水流系统的变化规律。
- 易磊漆继红许模吴明亮李潇岑鑫雨
- 关键词:盆地地下水流系统
- 区域性地下水流河谷区排泄咸淡混合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西南高山峡谷区,地形及地层岩性特征造就了温度、矿化度异于局部地下水流系统的区域地下水流系统,季节变动或人为因素造成地表水水位抬升甚至淹没地下水的排泄点,从而影响该系统排泄端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混合特征。为了研究该区域的地下水流和地表水的盐分混合特征,采用砂槽物理模型以及SEAWAT模块数值模型从盐分浓度分布特征方面研究排泄端混合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区域地下水流系统与地表水之间存在水头差与密度差,在二者共同作用下,淡水侵入含水层,发生水动力弥散作用,形成低矿化度淡水逐渐过渡到高矿化度咸水的混合过渡带,其边界呈抛物线形;通过模拟不同密度差条件下的混合过程,进一步表明咸淡水密度差越大,混合过渡带后退距离越远,形态越扁长。研究结果将为分析咸淡水混合过程中温度分布特征提供参考,进而为深入研究西南地区多级次地下水流系统的混合特征作铺垫。
- 李潇漆继红许模安成蛟吴明亮
- 关键词:浓度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