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凯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银行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股权
  • 4篇股权激励
  • 3篇财务
  • 2篇信息管理
  • 2篇预算管理
  • 2篇企业
  • 2篇全面预算
  • 2篇全面预算管理
  • 2篇资金管理
  • 2篇金管
  • 2篇家族
  • 2篇家族企业
  • 2篇财务管理
  • 2篇财务信息
  • 2篇财务信息管理
  • 1篇低碳
  • 1篇低碳经济
  • 1篇动机
  • 1篇动机研究
  • 1篇异质化

机构

  • 8篇中央财经大学
  • 2篇中国银行

作者

  • 8篇何凯
  • 6篇王瑞华

传媒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前沿
  • 1篇投资研究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财政监督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日家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随着我国家族企业的壮大发展,目前国内学者普遍关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产权保护等,而家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尚未得到学界足够重视,对同属东方文化的日本家族企业财务管理成功经验尚未展开研究,成为国内学界的一大遗憾。因此,本文通过对全面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财务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为我国家族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借鉴和启示。
何凯王瑞华
关键词:家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财务信息管理
收买还是激励?--基于股权异质化的股权激励实施动机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2007-2014年A股样本,本文首次从股东角度研究股权激励的实施动机,即股东是出于收买管理者以更为便利地获得控制权私有收益,还是出于激励管理者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我们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越低,侵占中小股东动机越强,越可能实施股权激励收买管理者,并且收买强度越高,支持大股东收买动机。从股权异质化角度研究发现,低影响力股东具有激励动机,与大股东不同。并且在同一股权激励决策中,两者相互约束,产生了公司治理效应。这对国企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也提出了政策建议。
何凯王瑞华
关键词:股权激励大股东
股权激励中声誉机制框架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国内外学者探讨股权激励时,多从现金流角度,没有发现股权激励带来的声誉收益。本文分别从经理人获得的声誉报酬、上市公司获得的声誉收益、上市公司股东获得的声誉收益等角度探讨了股权激励声誉机制提供的增量的、不可消减的信息,为股权激励决策发现了新的激励信息,丰富了股权激励的决策维度,使得一些净现值为负的股权激励成为可能。
何凯王瑞华
关键词:股权激励
中日家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2015年
随着我国家族企业的壮大发展,目前国内学者普遍关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产权保护等,而家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尚未得到学界足够重视,对同属东方文化的日本家族企业财务管理成功经验尚未展开研究,成为国内学界的一大遗憾。因此,本文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财务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对我国家族企业财务管理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何凯王瑞华
关键词:家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财务信息管理
发展视角下民族地区碳金融服务的局限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碳金融的意义在经济也在政治,发展碳金融直接关系着国家和区域的利益,中国的碳金融还处于初步的探索尝试阶段,碳交易制度、场所及平台等方面的建设还有很多不足,受地理、经济、民族等因素的限制,民族地区的碳金融发展更是滞后,基于碳金融对区域发展的重要价值,从多个方面探讨了民族地区碳金融服务展开的局限性,以此促进民族地区的碳金融发展。
何凯王瑞华
关键词:民族碳金融低碳经济
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声誉价值研究
本文发现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传递出积极缓解委托代理问题的信号,能为上市公司带来声誉,并且这种声誉能获得资本市场的外部认证、上市公司的自我约束,能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决策提供额外的声誉价值。目前国内此类文献较少,本文的研究成...
何凯
关键词: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声誉效应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前,国内外虽然有大量文献研究了股权激励,但多集中于动机方面,形成了二元固化思维,局限于股权激励福利动机、激励动机认识。前期,我们从声誉机制角度研究探讨了股权激励,发现了股权激励声誉效应可以产生声誉收益,这一发现使得一些净现值为负的股权激励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股权激励的声誉机制,并首次建立了理论框架。此次,笔者通过2007—2014年A股样本,发现股权激励存在声誉效应,股权激励带来的增量信息和增量声誉,能够获得资本市场信息中介的认可,显著吸引更多分析师的关注。这种声誉效应使得一些股权激励决策在净现值为负时仍存在实施的可能性,为股权激励决策声誉效应理论补充了关键证据。笔者这一重要理论创新适逢其时,在国企改革的今天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也进一步提出了政策建议。
何凯王瑞华
关键词:股权激励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研究
何凯
关键词:财务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