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新民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2篇疗效
  • 2篇节段
  • 1篇单节段
  • 1篇短节段
  • 1篇短节段固定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骨折
  • 1篇压缩骨折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骨折
  • 1篇异体
  • 1篇异体肌腱
  • 1篇异体肌腱移植
  • 1篇远端
  • 1篇早期康复
  • 1篇治疗膝关节
  • 1篇治疗胸腰椎骨...
  • 1篇韧带
  • 1篇韧带损伤

机构

  • 5篇北京市大兴区...

作者

  • 5篇刘新民
  • 4篇王卫粮
  • 3篇刘书茂
  • 2篇范步新
  • 2篇刘长松
  • 2篇李悦
  • 1篇管波清
  • 1篇张晓丽
  • 1篇春芳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7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手术石膏外固定治疗的疗效对照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与比较手术、石膏外固定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门诊及入院的8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石膏外固定术,实验组患者则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腕关节评分、主观疼痛、骨折端活动度、影响学资料与总体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末次随访Gartland-Werley评分与VAS评分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Mayo评分、掌屈角度、背伸角度、桡偏、尺偏、旋前与旋后活动度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背伸角度、尺偏与旋后活动度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刘新民王卫粮
关键词:石膏外固定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活动度
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比较弯角与常规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新鲜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新鲜单节段OVCF患者12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弯角组(n=65)和单侧组(n=59),弯角组行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单侧组行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总治疗费用。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2组疼痛、功能恢复情况,并比较2组椎体压缩率、Cobb角、骨密度。观察2组骨水泥分布情况,记录2组术后6个月内骨水泥渗漏、再发骨折、伤口感染、伤口延迟愈合发生率。结果弯角组手术时间长于单侧组,透视次数少于单侧组(P<0.05),但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及总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ODI、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椎体压缩率较术前降低,Cobb角较术前变小,骨密度较术前增大,且弯角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椎体压缩率较单侧组低,Cobb角较单侧组小(P<0.05)。弯角组骨水泥分布合理率高于单侧组(P<0.05),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单侧组(P<0.05);2组再发骨折、伤口感染、伤口延迟愈合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相比,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能减少透视次数,降低骨水泥渗漏率,改善术后椎体压缩率、Cobb角及骨水泥分布情况。
李悦刘新民王卫粮胡辰甫刘长松
关键词:COBB角骨水泥渗漏
自异体肌腱移植治疗膝关节韧带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自体及异体腱移植治疗膝关节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单侧膝关节韧带损伤的青壮年患者252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自体肌腱移植组及异体肌腱移植组,每组126例。2组患者分别采用自体及异体两种腱移植材料来修复患侧膝关节韧带,以健侧作为对照组。术后随访18个月,评估患者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IKDL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自体肌腱移植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患侧膝关节均可达屈曲及伸直功能正常范围。自体腱移植术后动静脉损伤17例,无免疫排斥,血栓形成6例、骨筋膜室综合征并发症3例。23例患者早期出现患者肢体麻木等神经受损表现,均经治疗后消失。Lysholm评分、IKDC评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4.327,P<0.05)。异体肌腱移植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患侧膝关节均可达屈曲及伸直功能正常范围。异体腱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10例,血栓形成6例、骨筋膜室综合征5例、动静脉损伤10例等并发症。20例患者早期出现患者肢体麻木等神经受损表现,均经治疗后消失。Lysholm评分、IKDC评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3.54,P<0.05)。2组患者对照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肌腱移植的并发症少于异体肌腱移植,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及异体腱移植术均能明显促进膝关节韧带损伤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
王卫粮范步新张晓丽刘书茂刘新民
关键词:早期康复膝关节韧带损伤韧带修复
经伤椎双节段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年以上随访结果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比较经伤椎双节段固定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对63例经伤椎双节段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并获得3年以上随访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测量术前、术后3d和末次随访时伤椎及其上下相邻正常椎体的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比较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比、末次随访矫正度丢失情况。结果跨伤椎短节段固定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经伤椎双节段固定组(P<0.05)。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7~77(52.8±11.5)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满意率:经伤椎双节段固定组为90.3%、跨伤椎短节段固定组患者为84.4%( P <0.05)。术后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较术前均显著恢复( P<0.05)。末次随访时,经伤椎双节段固定组对椎体前缘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的保持优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组(P<0.05)。结论经伤椎双节段固定术及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术都能较好地恢复胸腰椎骨折的椎体高度和Cobb角。经伤椎双节段固定术对术后矫正度的保持优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术,但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出血量相对较多。
刘新民李悦管波清刘书茂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InterTan与PFNA-Ⅱ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Inter Tan髓内钉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Inter Tan组和PFNA-Ⅱ组,每组各45例,其中Inter Tan组患者采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PFNA-Ⅱ患者采用新型股骨近端带锁防螺旋髓内钉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康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3~8个月,PFNA-Ⅱ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InterTan组相比明显缩短,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而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与InterTan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InterTan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5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优于PFNA-Ⅱ组(P〈0.05),而术后8个月的Harris评分与PFNA-Ⅱ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PFNA-Ⅱ组2例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出现骨不连,而InterTan组无下肢深静脉血栓、骨不连、内固定断裂和股骨颈短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InterTan与PFNA-Ⅱ髓内钉均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与InterTan髓内钉治疗法相比,PFNA-Ⅱ手术易操作,手术时间短,且术中出血少;InterTan髓内钉具有固定更牢靠、加压效果好、防旋抗切出和早期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王卫粮范步新春芳刘书茂刘长松刘新民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INTERTAN安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