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迪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5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安徽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旋毛虫
  • 3篇免疫
  • 2篇性疾病
  • 2篇旋毛虫成虫
  • 2篇速殖子
  • 2篇体外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 2篇自身免疫
  • 2篇自身免疫性
  • 2篇自身免疫性疾...
  • 2篇盲肠结扎穿孔
  • 2篇免疫性
  • 2篇免疫性疾病
  • 2篇结扎
  • 2篇金丝桃
  • 2篇金丝桃素
  • 2篇弓形虫
  • 2篇过敏
  • 2篇过敏性

机构

  • 9篇蚌埠医学院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江南大学

作者

  • 9篇宋迪
  • 7篇杨小迪
  • 7篇吴琦
  • 4篇王小莉
  • 4篇方强
  • 3篇张慧
  • 3篇陈兴智
  • 2篇李楠
  • 2篇李徽徽
  • 2篇贺文欣
  • 2篇胡守锋
  • 2篇崔洁
  • 2篇张莉莉
  • 1篇周瑞
  • 1篇李江艳
  • 1篇褚亮
  • 1篇孙希萌
  • 1篇齐琦
  • 1篇仇大鹏
  • 1篇刘牧林

传媒

  • 3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金丝桃素体外抗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效果的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金丝桃素对体外培养的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RH株速殖子的杀伤作用,探讨金丝桃素抗弓形虫的效果。方法将生理盐水(A组)和终浓度为5μg/ml(B组)、50μg/ml(C组)、500μg/ml(D组)的金丝桃素分别加入含弓形虫速殖子1×106个/孔的24孔培养板中,于2、4、6 h后收集虫体,台盼蓝染色检测速殖子着色率,吉氏染色观察速殖子形态和结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速殖子超微结构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同处理的携带黄色荧光蛋白的弓形虫的存活情况。结果弓形虫速殖子经不同浓度金丝桃素作用2 h后,B组、C组和D组虫体的台盼蓝着色率分别为(11.0±3.6)%、(25.0±6.3)%和(40.0±2.7)%,D组着色率高于C组和B组(P<0.01),3组均高于A组(6.0±3.0)%,但B组和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用4 h后,D组着色率为(97.0±2.0)%,高于C组(30.0±7.2)%、B组(20.0±3.0)%和A组(10.0±1.0)%(P<0.01);作用6 h后,D组着色率为(98.0±1.7)%,亦高于C组(42.7±5.5)%、B组(34.0±6.6)%和A组(19.3±4.9)%,两两比较,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吉氏染色观察发现,随时间的延长和剂量的增高,虫体两端逐渐变圆、肿胀、坏死。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随金丝桃素作用时间延长,虫体逐渐肿胀,胞膜与基质间出现明显空隙,虫体内空泡增多、变大,胞膜破裂,内部结构溶解。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弓形虫速殖子存活率在金丝桃素作用后的各时间段内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金丝桃素作用2 h后,D组无弓形虫存活,C组弓形虫存活率为(7.9±1.9)%,低于B组(38.1±5.5)%和A组(81.8±6.0)%(P<0.01);作用4 h后,C组无弓形虫存活;B组在作用4 h和6 h后,弓形虫存活率分别为(14.3±7.9)%和(1.4±1.8)%,均低于A组的(73.8±11.3)%和(64.1±14.4)%(P<0.01)。结论金丝桃素具有较强的体外抗弓形虫速殖子效果,且随剂量增高和作用时间延长抗虫效果更明显。
杨小迪孙希萌王旗崔洁计永胜薛洪宝胡守锋苏胖胖李江艳孟令文乔继琛丁忆晗宋迪吴琦方强陈兴智
关键词:金丝桃素刚地弓形虫速殖子体外
旋毛虫及其虫源性蛋白对盲肠结扎穿孔诱导的小鼠哝毒症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旋毛虫及其虫源性蛋白对盲肠结扎穿孔(CLP)诱导的小鼠脓毒症的影响。方法 8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LP组、旋毛虫肌幼虫(ML)预感染组、旋毛虫肌幼虫虫体可溶性蛋白(SMP)处理组和排泄分泌蛋白(MES)处理组。ML预感染组于术前28 d经口感染300条旋毛虫肌幼虫,其余各组分别于术后30 min腹腔注射PBS或SMP(25μg/只)或MES(25μg/只)。观察小鼠术后状态和72 h生存率,检测术后12 h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及TNF-α、IL-6、IL-1β、IL-10、TGF-β水平,观察小鼠肝和肾组织病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LP组72 h生存率降低,血清中ALT、AST、BUN和Cr水平及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IL-10和TGF-β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肝中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水肿,肾中部分血管球皱缩,肾小管细胞水肿。与CLP组相比,ML预感染组血清中ALT、AST、Cr、TNF-α和IL-1β水平降低,IL-10和TGF-β水平升高(P<0.05);SMP处理组血清中ALT、AST、Cr、TNF-α和IL-1β水平降低,TGF-β水平升高(P<0.05);MES处理组72 h生存率明显升高,血清中ALT、AST、BUN、Cr、TNF-α、IL-6和IL-1β水平明显降低,IL-10和TGF-β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和肾组织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旋毛虫及其虫源性蛋白可减少CLP诱导的脓毒症小鼠血清中促炎因子的释放,促进免疫调节因子的释放,其中MES效果更为显著,并能减轻肝和肾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李徽徽贺文欣宋迪吴琦李楠万勇坤张慧仇大鹏褚亮王黎源杨小迪方强
关键词:脓毒症旋毛虫盲肠结扎穿孔促炎因子免疫调节因子
蚌埠市某高校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调查蚌埠市某高校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探讨影响蠕形螨感染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某高校临床医学专业5个年级的学生,共645名。采用改良透明胶纸法,在学生鼻翼、额头部采样,并以问卷形式对年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皮肤状况、心理等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率为21.78%(132/606),多为轻度感染,占82.58%(109/132)。男、女生的蠕形螨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个年级学生的蠕形螨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饮食习惯、皮肤类型学生的蠕形螨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自城市、良好卫生习惯者蠕形螨感染率明显较低(P<0.01);不同睡姿学生的蠕形螨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面部皮肤损伤者蠕形螨感染率高于无皮肤损伤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卫生习惯和面部皮肤损伤均是蠕形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1)。76.40%(463/606)的学生认为皮肤和容貌对自信心、社会交往乃至求职会有一定影响。结论:蚌埠市某高校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率相对较低,面部蠕形螨的感染与卫生习惯和皮肤损伤密切相关,防治蠕形螨亦需重视学生心理健康。
王小莉张莉莉崔洁杨小迪宋迪胡守锋
关键词:蠕形螨大学生
旋毛虫成虫排泄分泌蛋白组分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通过"鸟枪法"(shotgun技术)分析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成虫排泄分泌蛋白(adult worm excretory/secretory protein,AWESP)的组分,寻找其调节人炎症性肠炎的活性成分。方法制备旋毛虫AWESP,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酶解后,采用shotgun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鉴定,将分析所得的数据通过Masco软件进行数据库检索,完成蛋白的鉴定,并对鉴定出的蛋白从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学途径3个方面进行Gene Ontology(GO)分类。结果 SDS-PAGE分离的旋毛虫AWESP相对分子质量(Mr)约15 000~116 000,质谱分析共获得280个蛋白,通过Masco软件检索已鉴定的蛋白为96种,假定的蛋白为98种,未鉴定的蛋白为86种。已初步发现至少有4种蛋白可能具有潜在的调节人炎症性肠炎的作用,包括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丝氨酸蛋白酶、53 000排泄/分泌抗原和谷胱氨肽转移酶。GO工具分析显示,已鉴定的蛋白具有104种分子功能,参与了363种生物过程。结论经Masco软件检索,旋毛虫AWESP成分复杂多样,已鉴定的蛋白有96种,从已明确的蛋白中初步筛选出4种与调节人炎症性肠炎潜在相关的蛋白。
杨小迪陶志勇程洋吴琦王小莉宋迪徐岚松薛仁敏常雪莲张慧汪瑞陈兴智方强
关键词:旋毛虫成虫炎症性肠炎
旋毛虫及其衍生产物调节过敏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6年
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及其衍生抗原可通过诱导树突状细胞(DC)的半成熟来刺激T细胞的活化,从而调节Th1/Th2型细胞的免疫应答,以缓解或抑制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此免疫调节过程中,调节性T细胞(Treg)及抑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旋毛虫及其衍生产物在各种免疫失调性疾病中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丁忆晗王小莉宋迪吴琦杨小迪
关键词:旋毛虫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蠕虫或蠕虫衍生物诱导的免疫细胞过继转移调控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研究显示:寄生蠕虫或虫源性分子可通过诱导免疫细胞的活化,释放调节性细胞因子,缓解病理性的损伤,从而抑制过敏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目前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过继回输由蠕虫或其衍生物活化的淋巴细胞如巨噬细胞(Mφ)、调...
丁忆晗张莉莉慈叶芳陈海龙宋迪汪倩刘维鑫吴琦杨小迪
关键词:蠕虫过继转移
文献传递
循证护理用于紫杉醇静脉化疗
本文阐述了2007年9月-2008年4月肿瘤科将循证护理用于紫杉醇静脉化疗的护理实践中,收到良好效果。并对循证支持、观察、分析、评估进行了介绍。
宋迪
关键词:恶性肿瘤循证护理疗效评价
旋毛虫成虫排泄分泌蛋白抗CLP诱导的小鼠脓毒症的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旋毛虫成虫排泄分泌蛋白(AES)对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诱导的小鼠脓毒症的抑制作用。方法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对照组(PBS+sham组,A组)、脓毒症组(PBS+CLP组,B组)、AES蛋白治疗组(AES+CLP组,C组)。A组和B组于CLP术后经腹腔注射200μl PBS,C组术后经腹腔注射含25μg AES蛋白的等量PBS。每组随机抽取8只,建模后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及96 h生存率;每组其余8只小鼠于建模后12 h取肝、肺、肾,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IL-10及TGF-β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3组小鼠96 h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6,P〈0.05);与A组(100%)相比,B组小鼠生存率(0)降低(P〈0.05),且肺、肝及肾脏损伤明显加重;经AES治疗后,C组存活率(75%)明显增加(P〈0.05),小鼠肺脏、肝脏及肾脏病理损伤亦显著缓解。3组小鼠血清中的促炎因子TNF-α(F=27.11,P〈0.05)、IL-1β(F=18.75,P〈0.05)及IL-6(F=100.93,P〈0.05)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小鼠的促炎因子水平均高于A组(P均〈0.05);经AES治疗后,C组小鼠上述3种促炎因子水平较B组均显著下降(P均〈0.05)。3组小鼠血清中的调节性细胞因子IL-10(F=10.88,P〈0.05)及TGF-β(F=11.37,P〈0.05)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经AES治疗后,C组小鼠IL-10及TGF-β分泌水平较B组亦明显增加(P〈0.05)。结论旋毛虫AES对CLP诱导的BALB/c小鼠脓毒症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杨小迪贺文欣方强宋迪吴琦王小莉李楠齐琦万勇坤张慧周瑞陈兴智刘牧林李徽徽褚亮
关键词:旋毛虫盲肠结扎穿孔术脓毒症小鼠促炎因子
金丝桃素体外抗弓形虫速殖子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金丝桃素对体外培养的弓形虫RH 株速殖子的杀伤作用,探讨金丝桃素抗弓形虫的效果及杀虫机制.方法 将实验按药物(金丝桃素)浓度分为四组,即生理盐水组为A 组即对照组、药物浓度为5ug/ml、50ug/ml、500...
杨小迪宋迪吴琦王旗计永胜薛洪宝孙希萌陈兴智
关键词:金丝桃素刚地弓形虫体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