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莹

作品数:28 被引量:23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绦虫
  • 9篇棘球绦虫
  • 7篇棘球蚴
  • 6篇细粒棘球绦虫
  • 6篇棘球蚴病
  • 6篇包虫
  • 6篇包虫病
  • 6篇虫病
  • 4篇细胞
  • 4篇免疫
  • 3篇蛋白
  • 3篇宿主
  • 3篇细胞功能
  • 3篇细粒棘球蚴
  • 3篇小鼠
  • 3篇克隆
  • 3篇基因
  • 3篇病毒
  • 2篇原虫
  • 2篇生物识别

机构

  • 28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四川省疾病预...
  • 4篇甘肃省疾病预...
  • 4篇西藏自治区疾...
  • 4篇内蒙古医科大...
  • 3篇青海省地方病...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河南省疾病预...
  • 2篇卫生部
  • 2篇科技部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世界卫生组织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8篇王莹
  • 13篇伍卫平
  • 11篇王立英
  • 10篇韩帅
  • 9篇曹建平
  • 6篇沈玉娟
  • 4篇冯宇
  • 4篇余晴
  • 4篇徐馀信
  • 4篇官亚宜
  • 4篇庞立丽
  • 4篇段招军
  • 4篇袁忠英
  • 4篇肖宁
  • 4篇周何军
  • 4篇蔡辉霞
  • 3篇郑灿军
  • 3篇张璟
  • 3篇贡桑曲珍
  • 3篇王慧敏

传媒

  • 4篇中国血吸虫病...
  • 4篇中国病原生物...
  • 3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动物保健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病毒学报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本血吸虫新基因Sj79的分子特征及RNA干扰效应
2015年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新基因Sj79的结构特征及特点,并进行RNA干扰以观察其RNAi效应,为进一步研究其在抗血吸虫生殖发育中的作用及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NCBI数据库中已公开的日本血吸虫EST序列信息对Sj79的分子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对不同虫期和性别血吸虫的Sj79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对雌虫进行Sj79的siRNA浸泡干扰,干扰后采用定量PCR检测Sj79转录本相对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Sj79蛋白的开放阅读框含有696对碱基,由一个外显子构成。该基因具有明显的期特异性,在雌虫中转录水平较高。siRNA片段浸泡3 d后,低剂量(20 nmol/L)siRNA-1组Sj79转录本的表达水平[(41.0±12.3)%]低于siRNA-NC组[(103.2±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P<0.05);高剂量(200 nmol/L)siRNA-1组[(15.8±10.9)%]、siRNA-2组[(11.1±8.8)%]虫体Sj79转录本的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siRNA-NC组[(100.1±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44、27.84,P均<0.01),前二者对Sj79转录本的转录抑制率可达84.2%、88.9%。si RNA片段浸泡7 d后,仅低剂量siRNA-1[(43.4±4.5)%]、siRNA-2[(62.5±5.4)%]干扰后虫体Sj79转录本的相对表达水平低于siRNA-NC组[(100.4±5.2)%](t=8.33、5.07,P均<0.01)。结论本研究完善了Sj79基因的mRNA序列和基因组信息,了解了其结构特征,并用siRNA干扰法筛选到了有效的si RNA-1和si RNA-2片段,有利于后续观察Sj79分子干扰对体外雌虫产卵的影响。
姜岩岩袁忠英徐馀信臧炜曹建平王莹尹建海沈玉娟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分子特征RNA干扰
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检测多房棘球绦虫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基于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aid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RAA)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多房棘球绦虫的核酸检测方法,并进行检测效果评价。方法以多房棘球绦虫线粒体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AB018440)作为靶序列,根据RAA反应原理设计并合成引物,利用该引物进行RAA扩增。以聚合酶链反应(PCR)作为平行对照,应用RAA方法扩增不同稀释浓度的多房棘球绦虫基因组DNA及梯度稀释的含不同拷贝数目的基因片段的pMD19-T(Simple)克隆质粒,以评价RAA检测的敏感性。应用此方法检测细粒棘球绦虫(G1型)、牛带绦虫、亚洲带绦虫、多头带绦虫、犬复孔绦虫、犬弓首蛔虫、毛首鞭形线虫、蓝氏贾第虫、肝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大片吸虫以及华支睾吸虫基因组DNA,以评价其特异性。在对建立的方法进行条件优化后,检测9份感染多房棘球蚴的动物组织样本、3份模拟现场多房棘球蚴感染阳性犬粪样本以及2份现场阳性犬粪样本,以验证所建立的RAA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结果所建立的RAA法可在40 min内特异性扩增多房棘球绦虫目的基因片段。以多房棘球绦虫基因组DNA为模板,RAA法最低检测量为10 pg;以重组质粒为模板,RAA法最低可检出的质粒拷贝数为10^4个。以细粒棘球绦虫(G1型)、牛带绦虫、亚洲带绦虫、多头带绦虫、犬复孔绦虫、犬弓首蛔虫、毛首鞭形线虫、蓝氏贾第虫、肝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大片吸虫以及华支睾吸虫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所建立的RAA法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应用本研究建立的RAA法检测感染多房棘球蚴的动物组织样本以及模拟和现场阳性犬粪便样本结果均为阳性,且与PCR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反应快捷、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RAA检测方法,其在多房棘球绦虫虫种鉴定以及棘球蚴病基因诊断方面展现出较好应用前景。
周鸿让陈木新余晴艾琳王莹许秋利肖宁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核酸检测
细粒棘球绦虫感染宿主免疫应答特征
棘球蚴病(包虫病)不仅影响畜牧业发展,也严重危害群众健康,导致贫病交加,阻碍农牧民脱贫致富,影响疫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重点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感染对小鼠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成虫的排泄分泌物对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两方...
曹建平王莹潘伟张璟沈玉娟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细胞功能免疫应答免疫调节
EV-A71感染小鼠巨噬细胞诱导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反应被引量:3
2016年
为初步探索EV-A71在小鼠巨噬细胞中的复制情况和抗病毒的固有免疫应答,本文以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为细胞模型,通过建立EV-A71绝对定量qPCR方法检测EV-A71病毒载量;EV-A71和紫外灭活的EV-A71感染RAW264.7,不同时间点提取总RNA,RT-qPCR检测促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模式识别受体的mRNA表达变化水平。本研究成功建立了EV-A71的绝对定量qPCR检测方法,并发现EV-A71感染RAW264.7后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EV-A71病毒载量呈递减趋势;EV-A71和紫外灭活的EV-A71可以引起IL-1β、IL-6、TNF-α促炎细胞因子和IP-10、MCP-1、MIP-1α趋化因子反应,上调TLR2、TLR1、TLR6、MDA5和RIG-I mRNA表达。研究结果显示,EV-A71在小鼠巨噬细胞中具有较低水平的复制,同时产生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反应。
谢广成郭妮君王莹周永康李丹地靳淼庞立丽孙晓曼章青段招军
关键词:小鼠巨噬细胞促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
诊断细粒棘球蚴病的重组抗原蛋白、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诊断细粒棘球蚴病的重组抗原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重组抗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RT-PCR扩增EgENO基因,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构...
曹建平王莹沈玉娟袁忠英周何军徐馀信张璟王燕娟伍卫平
文献传递
鼠诺如病毒MNV—CW1感染C57BL/6小鼠的特点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鼠诺如病毒(Murinenoroviurs,MNV)感染C57BL/6小鼠后临床及生物学特征,了解MNV的感染特点。方法将MNV—CWI毒株以高剂量(10^4PFU/只)和低剂量(102PFU/只)分别灌胃到C57BL/6小鼠体内,建立MNV感染小鼠模型。对感染小鼠进行体征观察和体温检测,检测粪便和血液排毒情况、组织中病毒的分布情况以及十二指肠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感染的小鼠没有明显的体表变化,没有腹泻、发热等临床症状和病理改变。粪便检测感染后1~2d排毒。在感染后第3天部分血液中检测到MNVRNA。主要感染部位为消化系统和脾脏。结论本研究建立的MNV—CW1感染C57BL/6小鼠模型为MNV感染小鼠致病机制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信息和技术支撑。
庞立丽靳淼王慧敏王莹陈爱珺李慧颖章青高福段招军
关键词:小鼠
一种犬棘球绦虫粪抗原快速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犬棘球绦虫粪抗原快速检测方法,采用多克隆抗体可有助于放大低表达水平的靶蛋白信号,解决ELISA方法敏感性差的问题;采用胶体金试纸条法,操作简单,便于非专业人员使用,携带方便,解决实验条件要求高、检测时间长...
韩帅伍卫平郑灿军薛垂召王莹王立英刘白雪王旭蔡辉霞
文献传递
新疆伽师县荒漠型黑热病流行区人群利什曼原虫感染调查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新疆伽师县荒漠型黑热病流行区人群利什曼原虫感染现状,为荒漠型流行区利什曼病传染源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4月在伽师县荒漠型黑热病流行区卧托里格拉克乡采集既往黑热病患者及其家属静脉血,制作滤纸血片。以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1)为目的基因,采用巢式PCR检测滤纸血片中利什曼原虫特异性DNA片段,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滤纸血片110份,PCR阳性率为88.18%(97/110)。其中既往患者血样PCR阳性率为88.89%(40/45),既往患者家属血样PCR阳性率为81.54%(53/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p>0.05)。结论伽师县荒漠型黑热病流行区居民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率较高,须进一步研究无症状感染者在利什曼病传播中的作用。
陈凯官亚宜伍卫平韩帅伊斯拉音·乌斯曼赵俊凯赛尔侯岩岩茹孜古丽王莹郑灿军
关键词:无症状感染巢式PCR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棘球蚴病空间聚集性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分析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棘球蚴病空间分布情况及空间聚集区域,了解现阶段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棘球蚴病重点筛查地区,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棘球蚴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8县325乡以2014年为主的棘球蚴病人群筛查数据,运用空间扫描统计量法、空间自相关法分析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检出率的空间聚集性,得到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检出率分布的空间聚集区域。 结果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细粒棘球蚴病空间分布呈现高检出率聚集,一级聚集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一级聚集区内包含2个巢式聚集区,分别位于德格县东北部和石渠县东北部。多房棘球蚴病空间分布同样呈现高检出率聚集,一级聚集区与细粒棘球蚴病一级聚集区空间分布一致,一级聚集区内3个巢式聚集区分别位于德格县东北部、甘孜县北部和石渠县东北部。 结论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棘球蚴病空间分布存在聚集性,通过空间聚集性分析可得到棘球蚴病空间聚集区域,即今后工作需要加强的区域。
赵月伍卫平李伟徐克均王立英王莹
关键词:棘球蚴病
一种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犬登记和驱虫的管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犬登记和驱虫的管理方法,通过手机终端和电脑服务器相连,通过信号传递信息,农牧户通过手机上传登记每条犬的信息;服务器将在固定时间发送驱虫信息提醒并进行跟踪监督;提醒农牧户及时登记上传犬的增...
伍卫平薛垂召王立英郑灿军韩帅王莹刘白雪王旭蔡辉霞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