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锐 作品数:8 被引量:29 H指数:3 供职机构: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NINJ2基因rs11833579和rs12425791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评价神经损伤诱导蛋白2(Ⅳ刷应)基因rs11833579和rs12425791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IS)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和万方数据库,搜集关于NINJ2基因rs11833579和rs12425791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IS发病风险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自建库至2016年8月。采用Stata12.0软件对各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数据合并及发表偏倚评估,应用Meta分析揭示rs11833579和rs12425791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IS的关系。结果rs11833579位点共纳入11项研究,包括病例组6125例,对照组6067例。rs12425791位点共纳人11项研究,包括病例组5989例,对照组614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NINJ2基因rs12425791位点的小等位基因(A)将显著增加罹患中国汉族人群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IS的风险[AA/(GA+GG):OR=1.594,95%CI=1.155~2.201,P=0.050;AA/GG:OR=1.731,95%CI=1.240~2.416,P=0.001]。rs11833579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IS无显著相关性。Egger’和Begg’检验结果提示无发表偏倚。敏感性分析显示单个研究的剔除不影响合并结果。结论基于当前证据显示NINJ2基因rs12425791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LAA型IS的发病具有显著相关性,未发现rs1183357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脑卒中具有相关性。 王钦鹏 李杜鹏 张燕菊 苏丹丹 王国娟 乔永杰 王锐 梁成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结合床旁超声评估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急性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借助床旁超声动态评估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对急性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0例HFpEF且伴有呼吸困难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对照组(2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普通面罩吸氧,观察组(2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HFNC。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 h、6 h、24 h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困难视觉模拟量表(D-VAS)、ICU呼吸窘迫观察量表(IC-RDOS)、血气分析(PaO_(2)、PCO_(2)、SaO_(2)、PaO_(2)/FiO_(2))的变化;应用床旁超声评估纳入时左心收缩、舒张功能各项基线心动图参数(LVDd、LVDs、LAD、LVEF、IVS、LVPW、E/A、DT、E/e′)、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比较在HFNC治疗前后各项心功能参数变化,同时比较治疗24 h后插管率、ICU住院时间及90 d全因病死率。结果两组HFpEF患者不同时间点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PaO_(2)、SaO_(2)、PaO_(2)/FiO_(2)、D-VAS、IC-RDOS、LAD、DT、E/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8.93、44.85、64.24、51.93、32.43、41.79、63.06、138.71、10.81、11.81、14.63,P<0.05)。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D-VAS、IC-RDOS、LAD、DT、E/e′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PaO_(2)、SaO_(2)、PaO_(2)/FiO_(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 h、24 h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PaO_(2)、PaO_(2)/FiO_(2)、D-VAS、IC-RDOS、LAD、DT、E/e′与同组1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上述指标与同组6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24 h后插管率[10%(2/20)vs.45%(9/20),χ^(2)=4.286,P=0.038]及ICU住院时间[(6.000±0.465)d vs.(7.400±0.419)d,t=-2.354,P=0.01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治疗前后IVS、LVPW及LVDd、LVDs、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席振创 何囡囡 李美玲 王锐 李培杰 曹雯关键词:床旁超声 左室舒张功能 乳酸/白蛋白比值联合NLR构建的列线图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乳酸/白蛋白比值(L/A)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构建的列线图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2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5例ARDS患者,根据治疗后28 d临床结局分为生存组(n=62)与死亡组(n=53)。收集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包括入院24 h内血常规、血清白蛋白、血气分析结果,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Murray评分)、脏器衰竭数目、ARDS来源、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 d死亡情况,并计算L/A及NLR。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D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实现模型可视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校准曲线验证列线图的准确度,并通过决策曲线分析评价列线图的临床预测效能。结果死亡组年龄,APACHEⅡ、SOFA、Murray评分,脏器衰竭数目,肺源性ARDS占比,中性粒细胞计数(NEU)、NLR、L/A,以及血乳酸水平均明显高于生存组,氧合指数(PaO_(2)/FiO_(2))、肺外源性ARDS占比、淋巴细胞计数(LYM)、血小板计数(PLT)均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OFA评分、ARDS来源、NLR、L/A为影响ARD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SOFA评分、ARDS来源、NLR、L/A预测ARDS患者28 d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1、0.777、0.579、0.727、0.753,而ARDS来源联合年龄、SOFA评分的AUC为0.830,明显高于年龄(P=0.000)及ARDS来源(P=0.000),但与SOF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将logistic回归筛选的5个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定义为模型1,将年龄、ARDS来源、SOFA三个指标联合构建的模型定义为模型2。模型1预测ARDS预后的能力更高(AUC:0.889 vs.0.830),且校准曲� 罗延年 席振创 王锐 李美玲 关银 曹雯 黄晓峰 毛文杰关键词:列线图 全髋置换术与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全髋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与半髋置换术(hemiarthroplasty,HA)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1970-2015年11月),Web of science(1980-2015年10月),Medline(1988-2015年10月),Cochrane library(截止2015年10月),中国知网(1980-2015年10月),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1980-2015年10月),手工检索中华系列杂志近5年的相关文献,收集所有全髋置换术及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出符合的文章,并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统计学软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3。[结果]最后纳入12篇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共包含1 388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全髋置换术与半髋置换术相比,前者合并分析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WMD=3.72,95%CI=0.94-6.51,P=0.009),随访〉4年翻修率低(RR=0.28,95%CI=0.14-0.57,P=0.000 4),合并分析髋臼磨损率低(RR=0.05,95%CI=0.02-0.15,P〈0.000 01),但脱位率高(RR=2.33,95%CI=1.27-4.29,P=0.000 4)。两种术式在术后1年死亡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THA在髋关节功能Hariss评分、翻修率、髋臼磨损率方面优于HA,但术后脱位率较高。 乔永杰 花晨朝 王锐 李康 甄平关键词:全髋置换术 半髋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META分析 闭合性股骨干骨折并发骨折部位感染1例 被引量:1 2016年 闭合性骨折并发骨折部位感染在临床极其罕见,但却是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加重、皮肤出现红斑及高热等,因其症状与骨折本身具有重叠,因而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较大困难。Baharuddin M等和Dunsmuir RA等曾报道过闭合性骨折并发急性骨髓炎的患者,Kulkarni VA等报道过3例关节内骨折并发骨折部位感染的年轻患者,张振华等报道过1例闭合性股骨干骨折并发血肿感染的患者。 乔永杰 王钦鹏 王锐 甄平关键词:股骨干骨折 闭合性骨折 个案报道 血清瓜氨酸评估严重创伤后早期急性胃肠损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通过测定严重创伤后患者早期不同时间点的血清瓜氨酸水平,探讨其在预测严重创伤后患者急性胃肠损伤及器官衰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15—08—2016—12入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MICU严重创伤患者72例,根据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分为轻度创伤组(ISS〈16分)32例,简称轻伤组,重度创伤组(ISS≥16分)40例,简称重伤组。再根据2012年欧洲危重病医学会(ESICM)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分级指南将患者分为四个亚组,即AG10组26例、AGI1组16例、AGI2组20例和AGI3组10例。选择同期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基本资料、AGI分级,采集入院第1、3天静脉血标本,应用高效液相法测量血清瓜氨酸水平。结果重伤组、轻伤组血清瓜氨酸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且重伤组低于轻伤组(P〈0.01),第3天各亚组血清瓜氨酸水平较第1天均进一步下降(P均〈0.01)。AGI各亚组中血清瓜氨酸水平随着分级越高,其水平下降越显著(P〈0.01或P〈0.05),第3天各组血清瓜氨酸水平较第1天均进一步下降(P均〈0.01)。血清瓜氨酸水平与AGI严重程度、SOFA评分、APACHEII评分呈负相关。血清瓜氨酸≤19.07μmol/L是预测严重创伤后AGI的最佳界值。结论严重创伤后早期血清瓜氨酸水平明显降低且与创伤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对预测创伤后早期AGI、MODS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王锐 李培杰 尹路路 苏成洋 张致苍关键词:严重创伤 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联合颈内静脉扩张指数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 2023年 目的评估容量负荷试验引起的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ΔPcv-aCO_(2))变化联合颈内静脉扩张指数(internal jugular vein dilation index,ΔIJV)能否预测脓毒性休克并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反应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断为脓毒性休克并行机械通气的成年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容量负荷试验(30 min内输注500 mL平衡液),记录容量负荷试验前(T0)及容量负荷试验后即刻(T1)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于T0及T1同时收集中心静脉及动脉血行血气分析,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PcvCO_(2)-PaCO_(2),ΔPcv-aCO_(2)=Pcv-aCO_(2)T1-Pcv-aCO_(2)T0。超声测量左心室搏出量(SV)、颈内静脉最大前后径(IJVmax)及最小前后径(IJVmin),计算ΔIJV=(IJVmax-IJVmin)/[(IJVmax+IJVmin)/2]×100%,ΔSV=(SVT1-SVT0)/SVT0×100%,ΔSV≥15%为有容量反应性(R组),ΔSV<15%为无容量反应性(NR组)。组间及组内比较容量负荷试验前后相关指标;ΔPcv-aCO_(2)和ΔIJV与ΔSV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ΔPcv-aCO_(2)和ΔIJV对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共纳入86例患者,R组47例,NR组39例。R组容量负荷试验前△IJV明显大于NR组,容量负荷试验后Pcv-aCO_(2)下降(ΔPcv-aCO_(2))较NR组更明显(P<0.05)。△SV与容量负荷试验前ΔIJV呈明显正相关(r=0.804,P<0.001),与△Pcv-aCO_(2)呈明显负相关(r=-0.721,P<0.001)。容量负荷试验前ΔIJV预测容量反应性的AUC为0.878[95%可信区间(95%CI)0.789~0.939],ΔIJV>19.0%为预测截断值,敏感度72.3%,特异度94.8%,阳性似然比(LR+)14.1,阴性似然比(LR-)0.3;ΔPcv-aCO_(2)预测容量反应性的AUC为0.801(95%CI 0.701~0.879),容量负荷试验后Pcv-aCO_(2)下降>0.7 mm Hg为预测截断值,敏感度72.3%,特异度92.3%,LR+9.4,LR-0.3;容量负荷试验前ΔIJV联合ΔPcv-aCO_(2)预测容量反应性的AUC为0.932(95%CI 0.856~0.975),明显大于� 高雪花 曹雯 关银 王锐 席振创关键词:容量反应性 持续应用神经肌肉阻滞剂改善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心肺复苏(CPR)后患者接受治疗性低温可改善预后,而在治疗性低温时常应用神经肌肉阻滞剂预防寒战.本研究试图明确神经肌肉阻滞剂是否与改善院内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相关.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对照观察研究,研究对象为入住我院成人ICU、年龄≥18岁的心脏骤停昏迷患者.共有283例患者入选,根据24 h内是否持续应用神经肌肉阻滞剂分为两组,持续应用组67例,未持续应用组216例.主要观察终点为两组患者出院存活与神经功能完整性,次要终点为氧合指数和血乳酸改善.结果持续应用组患者的出院存活率为52.2%,未持续应用组患者的出院存活率为19.0%(P<0.05).与未持续应用组比较,持续应用组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19%vs.64%,P<0.05).多变量校正后显示,神经肌肉阻滞剂与患者存活及脑功能改善呈正相关(校正OR值7.01,95%CI 1.50~32.35和校正OR值1.29,95%CI 1.06~3.59).同时,持续应用组乳酸清除率在12h及24h也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PR后第一个24 h持续应用神经肌肉阻滞剂与改善存活及脑功能相关,同时也可改善乳酸清除率. 何囡囡 罗延年 曹雯 高雪花 关银 王雪婷 李培杰 王锐关键词:神经肌肉阻滞剂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