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喆
-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镇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绝经后妇女在极高铁蛋时骨转化指标对骨密度的影响
- 探究在极高铁蛋白情况下,绝经后妇女的骨转化指标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至2015年间入院的病人26例,其血清铁蛋白均高于450μg/L,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腰椎、股骨颈两部位双能x线骨密度值,以及血生...
- 姚喆徐又佳
- 骨组织H亚型血管在骨质疏松与非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中的表现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 证实人骨组织中存在特殊亚型(H亚型和L亚型)血管,探讨H亚型血管在骨质疏松与非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中的表现.方法 设计前瞻性临床试验,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股骨近端转子间骨折行近端髓内钉固定患者的骨标本,研究对象均为绝经后女性,年龄60~70岁,平均(64.30±4.67)岁.按照术前双能X线骨密度T值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T值≤-2.5)和非骨质疏松组(T值>-2.5),每组10例.在保证不增加医源性骨损失的前提下,在髓内钉植入前使用特制器械取出骨块,约6 mm×10 mm,生理盐水冲洗骨块表面残余的血液,立即置入质量分数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24 h,0.5 mol/L EDTA脱钙4周,质量分数20%蔗糖溶液脱水2周,OTC包埋、切片,应用一抗4℃孵育过夜,二抗常温孵育1h,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两组骨切片中特殊亚型血管面积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身高、体重相当,血常规及肝、肾功能血清指标正常,骨密度及血清骨代谢指标存在差异.两组患者骨标本中均存在特殊亚型血管,但与非骨质疏松组比较,骨质疏松组骨标本中特殊亚型血管的面积减少,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6,P< 0.0001).结论 人骨组织中存在特殊亚型血管,其面积大小在骨质疏松与非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间存在差异,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
- 王亮张鹏姚喆贾鹏杨帆周飞张辉沈光思李光飞杜俏俏赵国阳李涧茅泳涛谢宗刚徐炜董启榕徐又佳
- 关键词:微血管骨密度
- 铁蓄积与绝经后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绝经后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铁蓄积与骨密度、骨转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铁蓄积在绝经后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按照入组条件收集2010年6月-2014年12月376例绝经后髋部骨折患者资料,年龄(74.1±9.6)岁(55~94岁)。按骨密度T值分为三组,T值≥-1SD为正常组(22例),-2.5--1SD为骨量减少组(189例),T值≤-2.5SD为骨质疏松组(165例)。观察体重指数、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骨转换指标[I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I型胶原C端肽降解β产物(β—CTx)]、血清铁蛋白指标变化、骨密度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骨密度T值不同的三组中,骨密度低的组则血清铁蛋白高;(2)与骨密度有关的因素有年龄、体重指数、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及转铁蛋白等,控制年龄、体重指数等影响因素后,血清铁蛋白与骨密度呈负相关(股骨颈r=-0.446,P〈0.01;腰椎r=-0.349,P〈0.01);(3)血清铁蛋白与β—CTx呈正相关(r=0.166,P〈0.01),与PINP不相关(r=-0.013,P〉0.05)。结论在绝经后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血清铁蛋白升高可能是骨密度下降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血清铁蛋白还与破骨细胞活性增加相关。
- 姚喆王啸李光飞陈斌张鹏贾鹏李涧茅泳涛谢宗刚徐炜周海斌董启榕徐又佳
- 关键词:髋骨折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