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婉珍

作品数:20 被引量:29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药材
  • 8篇中药
  • 7篇中药材
  • 6篇天麻
  • 4篇硫磺熏蒸
  • 3篇液相
  • 3篇液相色谱
  • 3篇质谱
  • 3篇色谱
  • 3篇生态
  • 3篇生态农业
  • 3篇天麻药材
  • 3篇农药
  • 3篇农业
  • 3篇相色谱
  • 3篇硫熏
  • 3篇高效液相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UPLC-M...
  • 3篇超高效

机构

  • 20篇中国中医科学...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贵阳中医学院
  • 6篇广东药科大学
  • 4篇昆明理工大学
  • 3篇无限极(中国...
  • 1篇西南大学
  • 1篇西藏藏医学院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皖西学院
  • 1篇浙江寿仙谷医...

作者

  • 20篇杨婉珍
  • 19篇郭兰萍
  • 14篇王升
  • 13篇周利
  • 8篇黄璐琦
  • 5篇周涛
  • 5篇周良云
  • 4篇杨野
  • 2篇杨健
  • 2篇郝庆秀
  • 2篇刘谈
  • 2篇王铁霖
  • 1篇杨全
  • 1篇韩邦兴
  • 1篇何霞红
  • 1篇何林
  • 1篇陈乃富
  • 1篇纪瑞锋

传媒

  • 11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2016首届...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年份

  • 8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氨基磷酸茚处理对新疆紫草悬浮细胞次生代谢物积累的影响
2017年
用不同浓度2-氨基磷酸茚(AIP),并结合茉莉酸甲酯(Me JA)处理新疆紫草悬浮细胞,测定不同处理组、不同处理时间细胞中迷迭香酸及乙酰紫草素、脱氧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异戊酰紫草素等次生代谢物的含量,考察AIP抑制苯丙氨酸通路后对紫草悬浮细胞中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Me JA处理能够明显促进新疆紫草细胞中次生代谢物的合成积累;AIP处理能够抑制新疆紫草细胞中上述次生代谢物的积累,并在二者联合处理时能一定程度上抵消Me JA的促进作用,且抑制作用的强弱与处理剂量、处理时间存在正相关性。表明苯丙氨酸途径在紫草素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为通过细胞培养方式生产紫草素类化合物的代谢调控及紫草素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等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吕朝耕王升杨婉珍刘谈郭兰萍
关键词:新疆紫草次生代谢紫草素
基于UPLC-MS/MS的不同主产区天麻药材质量评价研究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天麻药材中8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综合评价天麻药材质量. 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2.1mm×100mm,...
康传志吕朝耕杨健周利杨婉珍周良云王升周涛郭兰萍
关键词:天麻药材活性成分超高效液相色谱
UPLC-MS/MS测定铁皮石斛中9个有机酸成分含量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建立UPLC-MS/MS法同时测定铁皮石斛中9个有机酸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0.1%甲酸溶液(A)-0.1%甲酸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6 mL/min;柱温4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检测方式,得到相应的提取离子流图,以峰面积进行定量。结果:9个有机酸类成分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值均大于0.998,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的RSD值均小于3%,加样回收率在95.61%~102.66%,RSD值均小于3.5%。不同产地铁皮石斛中有机酸类成分在组成和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铁皮石斛药材中有机酸类成分的定量测定,测定结果可为该药材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依据。
吕朝耕杨健康传志杨婉珍周利李振皓郭兰萍
关键词:有机酸铁皮石斛
生态农业——中药农业的必由之路被引量:85
2017年
作为世所公认的当代最先进的农业模式,中药生态农业在中药农业这一领域全面推行是需要商榷的。该文首先分析了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区别和联系,指出生态农业并非不需要常规农业的投入。然后介绍了世界各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生态农业与化学农业的区别及其特点,针对化学农业面临的巨大挑战,指出生态农业必将替代化学农业。最后,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现状和问题,从中药材具有独特的品质特征,中药农业生产中独特的生境要求,以及中药农业具有独特的应用及市场特性三个方面,分析了中药生态农业的独特优势,提出生态农业是中药农业的必由之路。
郭兰萍王铁霖杨婉珍周良云陈乃富韩邦兴黄璐琦
关键词:生态农业中药材
中药材栽培地土壤肥力评价被引量:26
2018年
土壤肥力是影响中药材产量和有效成分的重要因素。实践表明,中药材栽培地土壤肥力随栽培年限增长逐渐衰退,严重影响中药材的产量与品质。然而,目前国内缺乏中药材栽培土壤肥力评价的统一规范标准,严重制约了中药材栽培中的土壤管理与药材质量控制。该文综述了土壤肥力评价相关研究进展,介绍了中药材栽培地土壤肥力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建立基于土壤质地、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土壤pH、土壤有效氮磷钾、土壤微量元素、土壤大型动物、土壤微生物的中药材栽培地土壤肥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为制定中药材栽培土壤肥力评价标准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蒋靖怡杨婉珍康传志刘亚辉王升孙楷黄璐琦郭兰萍
关键词:土壤肥力中药材栽培
霉变与煎煮对硫熏天麻质量及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霉变和煎煮处理对硫熏天麻化学成分和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影响。方法:天麻经霉变和硫熏处理后,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方法检测不同处理组中4种黄曲霉毒素和二氧化硫残留量,同时基于UPLC法测定其处理前后8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并观测硫熏天麻煎煮后水煎液和药渣中的化学成分和二氧化硫残留量的转移情况。结果:霉变和硫熏处理后的天麻中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但从外观性状可以看出硫熏处理能够明显抑制药材霉变。从化学成分含量上看,霉变和硫熏处理均会降低天麻中化学成分含量,硫熏对其成分含量影响更大。煎煮硫熏天麻处理结果显示仅有少量化学成分和二氧化硫溶解到水煎液中,大部分的二氧化硫会逸散到空气中。结论:合理使用硫磺熏蒸会抑制天麻霉变,并且煎煮后能够显著降低硫熏天麻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为硫熏中药材的贮藏管理和二氧化硫限量安全评估提供参考。另外,有必要对中药煎煮后的药渣合理利用进行深入研究。
康传志吕朝耕蒋靖怡李佳兴杨婉珍周利王升黄璐琦郭兰萍
关键词:硫磺熏蒸天麻霉变煎煮
中药材农药使用登记现状、问题及建议被引量:24
2018年
生态农业是中药农业的必由之路,但在中药生态农业尚处起步阶段的当下,必要的农药使用仍难以避免。该文针对当前中药材生产面临严重的农药违规使用、农残超标,而现有中药材用农药登记匮乏,远不能满足实际用药需求等使用侧问题,结合迫切需要完善中药材用农药登记管理体系、进一步扩大中药材使用农药登记的管理侧需求,对中药材农药使用登记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当前中药材用农药登记使用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截止2018年3月,登记用于中药材的农药共计10种药材,91个产品,46种成分。进一步结合我国农药管理现况与各国特色小宗作物用农药管理经验,提出采取特色小宗作物用农药登记形式管理,以群组化扩大使用范围登记方式作为进一步扩大中药材适用农药登记、研究的主要方向。并提出:①加强实际用药情况调研,编制中药材药效试验群组名录;②结合生产区划研究,编制中药材用药登记药效试验区域指南;③完善中药材残留试验群组分类,确定代表作物;④将符合条件的中药材编入水果、蔬菜群组中,加快其用药登记;⑤严格控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加强监管;⑥可考虑通过政府补贴方式鼓励开展中药材等特色小宗作物用农药登记等具体建议。
吕朝耕王升何霞红何林杨婉珍康传志蒋靖怡郭兰萍
关键词:中药材生态农业农药登记
中药石斛道地性本草考证
对石斛相关的历代本草记载进行考证并综合分析,以求明确药用石斛来源和道地产区的沿革。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本草在对药用石斛的认识上存在一定变化;本草记载中各类石斛名称多以外观、口感等性状为区分,同一名称往往指向多种原植物;本草中...
吕朝耕周利杨婉珍周良云郭兰萍
关键词:石斛道地性名实本草考证
生态农业-中药农业的必由之路
生态农业是否能够养活全球70亿人口,中药生态农业的优势以及生态农业是否真的可以在中药农业领域全面得到推行,针对这些话题,本文在理清生态农业相关概念和常识,分析世界各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生态农业与化学农业...
郭兰萍王铁霖杨婉珍周良云黄璐琦
关键词:中药农业生态建设资源管理
文献传递
基于UPLC-MS/MS的不同主产区天麻药材质量评价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天麻药材中8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综合评价天麻药材质量。方法:采用ACQUITY UPLC~?HSS T3(2.1mm×100mm,1.8μm)色谱柱,0.1%甲酸-水溶液(A)及0.1%甲酸-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mL/min,柱温40℃,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天麻中8种成分在检测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加样回收率为90.61%-105.03%,RSD<3.28%。不同产区的天麻样品中,8种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且天麻素类成分与巴利森苷类成分存在明显相关性(P<0.01)。安徽和贵州产区天麻中的天麻素含量比湖北、吉林、陕西等产区高;四川和安徽天麻中对羟基苯甲醛和巴利森苷B含量较高。在不同变型天麻中,以乌天麻和红天麻分别在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和巴利森苷含量上较高。结论:综合各指标,得到贵州施秉产地的红天麻各成分含量均较高。此外,天麻居群内差异比居群间差异明显,以上结果可为综合评价不同产区天麻药材质量特征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康传志吕朝耕杨健周利杨婉珍周良云王升周涛郭兰萍
关键词:天麻天麻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