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蓉
-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卵巢上皮性癌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变化的临床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115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治疗前和经过有效治疗后的97例患者血小板计数增多检出率的比较,并分析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计数增多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33.04%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治疗前伴有血小板计数增多,经过有效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增多者降为9.28%,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治疗前血小板增多与FIGO分期、残余肿瘤灶直径、腹水细胞学和临床疗效相关(P<0.01)。结论血小板作为一种简单、经济、灵敏的临床常用指标,监测其表达对于预测卵巢癌临床疗效和预后评估具有临床价值。
- 沈蓉蔡华蕾周金年
-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癌血小板计数临床病理特征
- P-gp和GST-π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相关性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耐药基因蛋白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正常子宫内膜、40例不典型增生及9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gp、GST-π、ER和PR的表达。结果在上述所有子宫内膜组织中均有ER、PR、P-gp和GST-π表达,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和PR表达逐渐降低(P<0.05);P-gp和GST-π表达逐渐升高(P<0.05);ER和PR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P<0.01);P-gp、GST-π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间无明显相关(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gp、GST-π表达与ER呈负相关(P<0.05),而与PR无关。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对抗肿瘤药具有先天性耐药,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gp、GST-π、ER和PR存在一定的相互调节关系,检测P-gp、GST-π、ER和PR表达有助于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这可能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分子治疗靶点。
- 沈蓉吴晓玲肖子文胡晓燕聂蕾龙义国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GPGST-Π
- E2F-1与p16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调控因子E2F-1和p16蛋白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Ⅱ级(CINⅠ-Ⅱ级)、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级)、宫颈鳞癌各40例中E2F-1和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2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作对照。结果 E2F-1蛋白在CINⅠ-Ⅱ级、CINⅢ级和宫颈鳞癌组中阳性率分别为17.5%、67.5%和80.0%,3组间有差异(χ2=37.278,P<0.001)。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7.5%、70.0%和82.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08,P<0.001)。CINⅠ-Ⅱ级与CINⅢ级组及宫颈鳞癌组比较均有差异,但CINⅢ级与宫颈鳞癌组间无差异。p16蛋白的表达与E2F-1蛋白表达有正相关关系;在鳞癌组中E2F-1与p16的异常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子宫颈鳞癌的形成与E2F-1、p16蛋白过表达是呈正相关关系,E2F-1、p16蛋白可能作为子宫颈鳞癌及CIN的标志物,对子宫颈癌筛查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 沈蓉吴晓玲胡晓燕龙义国
- 关键词:E2F-1P16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鳞癌免疫组织化学
- 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评价治疗前外周血血小板(PLT)计数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全血细胞自动检测分析仪检测98例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组)、52例卵巢交界性肿瘤、70例卵巢良性肿瘤、70例正常女性(对照组)外周血PLT,分析PLT增多与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疗效、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卵巢癌组伴有血小板计数增多(PLT≥400×10~9/L)者占37.76%(37/98),卵巢癌组术前血小板计数平均值[(274.35±63.42)×10~9/L]显著高于交界性肿瘤组[(215.23±58.55)×10~9/L]、良性肿瘤组[(195.46±45.43)×10~9/L]和对照组[(189.22±38.42)×10~9/L,P〈0.05]。卵巢癌未控组血小板增多的发生率72.2%(13/18)高于缓解组33.8%(2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患者血小板增多组与非血小板增多组FIGO分期、术后残留灶大小、腹水细胞学及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作为一种简单、经济指标,可有效预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预后评估具有参考价值。
- 沈蓉蔡华蕾周金年
-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卵巢上皮性癌预后
- 继发性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伴膀胱巨大平滑肌瘤1例被引量:7
- 2016年
- 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leiomyomatosis pefitonealis disseminata,LPD)是一种以腹膜表面发生多发平滑肌瘤样结节为特征的罕见良性肿瘤,因其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术前很难明确诊断,通常见于生育期妇女,偶尔也有绝经期妇女及男性发生LPD的报道([1,2])。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有多篇文献报道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次全切除术子宫粉碎器使用后出现的LPD([3,4]),
- 沈蓉吴晓玲邹丽丹
- 关键词:平滑肌瘤子宫次全切除术生育期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