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猛
- 作品数:6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观察"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治疗,即分别在头皮、咽部及舌根进行针刺治疗,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及吞咽康复训练。每日治疗1次,每次30min,连续治疗14d。应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显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结合吞咽训练及药物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
- 李宝栋白晶潘亮刘涛董猛毕振云宋伟伟李娜
- 关键词:吞咽障碍吞咽训练
- “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观察"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予基础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变化,比较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P<0.01);2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组愈显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应用"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提高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在愈显率、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基础治疗,更好地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症状。
- 李宝栋白晶宋伟伟李娜潘亮刘涛董猛毕振云
- 关键词:吞咽障碍卒中
- “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联合吞咽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6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观察"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联合吞咽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治疗,同时接受吞咽训练。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吞咽评分。结果入院时2组间吞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洼田饮水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6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吞咽训练的多靶点刺激序贯针刺治疗方法较单纯药物治疗组能够更好的改善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
- 李宝栋刘涛董猛潘亮毕振云宋伟伟李娜
- 关键词:吞咽障碍吞咽训练
- “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观察"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接受"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治疗,即分别在头皮、咽部及舌根进行针刺治疗,同时接受吞咽训练治疗,每日治疗1次,每次30 min,连续治疗14d。应用洼田饮水试验对患者术后吞咽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在治疗14 d后,洼田饮水分级评分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联合吞咽训练较单纯药物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 李宝栋白晶刘涛董猛潘亮毕振云宋伟伟李娜
- 关键词:吞咽训练
- “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临床分析与机理探讨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观察"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治疗,即分别在头皮、咽部及舌根进行针刺治疗,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每日治疗1次,每次30 min,连续治疗21天。应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评价。结果:在治疗21天后,洼田饮水分级评分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治疗组组内疗前疗后比较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疗后评分比较P<0.05;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愈显率方面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脑出血后吞咽障碍。
- 李宝栋白晶刘涛董猛潘亮毕振云宋伟伟李娜
- 关键词:吞咽障碍脑出血
- 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6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治疗,即分别在头皮、咽部及舌根进行针刺治疗。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及吞咽训练治疗,1次/d,30 min/次,连续治疗21 d,应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进行评价。结果在治疗21 d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愈显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改善吞咽障碍敏感性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传统的吞咽训练联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能够更好地改善脑出血后吞咽障碍。
- 李宝栋白晶刘涛董猛潘亮毕振云宋伟伟李娜
- 关键词:吞咽障碍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