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欣欣

作品数:16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牡丹江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超声
  • 3篇介入
  • 3篇超声诊断
  • 2篇多普勒超声
  • 2篇血管
  • 2篇强度值
  • 2篇畸形
  • 2篇彩超
  • 2篇彩色多普勒
  • 2篇彩色多普勒超...
  • 1篇胆管
  • 1篇胆管镜
  • 1篇动脉瘤
  • 1篇心动图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结构
  • 1篇心脏结构及功...
  • 1篇性病
  • 1篇血性
  • 1篇胰周

机构

  • 16篇牡丹江医学院

作者

  • 16篇李欣欣
  • 10篇周杨
  • 8篇张明宇
  • 3篇李丹
  • 2篇孙平
  • 2篇李丹
  • 2篇周杨
  • 1篇孟庆鑫
  • 1篇马忠宇
  • 1篇张静
  • 1篇张大伟
  • 1篇张欣

传媒

  • 6篇中医临床研究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中国烧伤创疡...
  • 1篇药品评价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0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26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术前行超声检查,分析超声影像学指标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χ~2=1.917,P>0.05,敏感性为78.1%,特异性为97.9%,准确度为81.7%,阳性预测值为99.4%,阴性预测值为49.5%。淋巴结转移组纵横比<2、内部回声不均匀率、边界不规则率、钙化率、有血流信号率显著高于未转移组(P<0.01)。结论: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有利于术前的辅助诊断,指导治疗。
李欣欣张明宇周杨
关键词:超声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肝脏占位病变患者3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行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与最终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并比较两种方法在肝脏局灶性病变定型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314例患者中恶性病灶197例,良性病灶117例。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与临床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敏感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优于传统超声,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周杨李欣欣张明宇
关键词:超声造影肝脏局灶性病变
介入技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 探讨介入技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5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1例采用介入治疗为介入组,87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介入组在治疗3 d后狭窄血管Vs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在治疗12个月时维持在治疗后3 d相似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介入组在治疗后3 d及治疗后12个月,狭窄血管的V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介入组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NIHSS评分就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介入组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采用介入技术治疗能够及时改善狭窄血管,恢复缺血区血供,改善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尤其对脑梗死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张明宇周杨李欣欣
关键词:介入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探讨彩超与超声强度值在急性髂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2016年
目的 本次探讨彩超与超声强度值在急性髂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 年5 月~2015 年5 月在我院就诊的40 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组,同期选取健康未出现血栓的患者40 例作为本次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彩超和超声强度值检查.结果 实验组患者有30 例患者为合并急性股静脉血栓,有10 例患者为单纯性急性股静脉血栓,并进行治疗,治疗方案为溶栓、抗凝治疗,14 天后采取彩超的方式对所有患者进行复查然后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回访,未出现肺栓塞.结论 在临床上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强度值诊断急性髂静脉血栓效果确切,且彩超具有准确、操作简单、反复的优点,是临床上的首选检查方式,而且还能够对患者病情的急、慢进行有效判断,对于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李丹周杨李欣欣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癌内TNFR1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
2018年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内TNFR1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月牡丹江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手术切除的30例乳腺癌标本为试验组,距离肿瘤边缘1 cm处的癌旁组织为对照组。应用Real-time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TNFR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Real-time PCR检测显示,试验组TNFR1 mRNA的表达量为(0.07±0.03),高于对照组的(0.03±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试验组TNFR1蛋白呈棕黄色,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内,呈弥漫性或局灶性分布,对照组TNFR1蛋白表达不明显;试验组TNFR1蛋白表达为(145.36±3.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9.69±14.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内TNFR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密切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内TNFR1的表达可作为判断乳腺癌复发转移的重要标记物。
李欣欣张大伟张静周沾杨雪娇苏春阳孙平
关键词:乳腺癌TNFR1临床病理因素
高频超声对膝关节半月板急慢性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探讨高频超声对膝关节半月板急慢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膝关节半月板急慢性损伤患者(设为研究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高频超声检测其膝关节滑膜厚度、髌上囊积液深度及滑膜血流状况,并予以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半月板在基线外侧较为突出且可见点状或条状强回声区,内侧副韧带变形,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滑膜厚度为(6.25±2.20) mm,髌上囊积液深度为(7.35±1.45) mm,滑膜血流为0级者23例、Ⅰ级者12例、Ⅱ级者12例、Ⅲ级者3例;对照组研究对象膝关节半月板回声强度中等且均匀,边缘清晰,滑膜厚度为(1. 10±0.46) mm,髌上囊积液深度为(2. 12±0.43) mm,滑膜血流为0级者38例、Ⅰ级者12例。两组研究对象膝关节滑膜厚度、髌上囊积液深度及滑膜血流状况对比,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超声对膝关节滑膜厚度、髌上囊积液及滑膜血流均较敏感,在膝关节半月板急慢性损伤的诊断中特异性较高,且操作简便,可作为膝关节半月板急慢性损伤的首选诊断方法予以推广、普及。
陈芗茹张欣孟庆鑫李欣欣杨雪娇孙平
关键词:高频超声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探讨彩超与超声强度值在急性髂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本次探讨彩超与超声强度值在急性髂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组,同期选取健康未出现血栓的患者40例作为本次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彩超和...
李丹周杨李欣欣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介入技术联合胆管镜应用于胰周脓肿诊治中的价值探讨
2016年
目的:探讨在超声接入技术引导下行胆管镜手术治疗胰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0月来我院进行胰周脓肿治疗的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超声介入技术联合胆管镜治疗)和对照组(超声技术联合引流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高,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介入技术联合胆管镜治疗胰周脓肿,具有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优点,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周杨李欣欣张明宇
关键词:超声介入胆管镜胰周脓肿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评价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方法:2012年7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脑动脉瘤115例。其中73例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设为研究组。另42例行开颅夹闭术治疗,设为参照组。分析两组的治疗情况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愈率94.5%,高于参照组治愈率61.9%(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100.0%,高于参照组总有效率78.6%(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6.4%,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5%(P<0.05)。结论:脑动脉瘤的治疗术式中,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疗效优于开颅夹闭术,且并发症较少。
张明宇李欣欣周杨
关键词:血管介入栓塞术开颅夹闭术脑动脉瘤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气管切开对肺部感染与预后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气管切开对肺部感染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患者伤后气管切开的时间将其分为两组,伤后24 h内、24 h后行气管切开处理的患者各有40例,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感染的控制效果及患者最终的预后情况等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0.0%和87.5%,感染控制率分别为91.7%和51.4%,感染控制时间分别为(7.1±1.1)d和(13.9±2.0)d,病死率分别为10.0%和47.5%,均有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气管切开有利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降低和预后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明宇周杨李欣欣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肺部感染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