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门欣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五峰组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页岩
  • 2篇化学特征
  • 2篇硅质
  • 2篇硅质岩
  • 2篇黑色页岩
  • 2篇奥陶系
  • 2篇斑脱岩
  • 2篇沉积环境
  • 1篇地球化学记录
  • 1篇岩浆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地球
  • 1篇氧化还原条件
  • 1篇志留纪
  • 1篇上奥陶统
  • 1篇石地

机构

  • 6篇中国地质调查...
  • 4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作者

  • 7篇门欣
  • 4篇葛祥英
  • 4篇牟传龙
  • 3篇梁薇
  • 3篇何江林
  • 3篇余谦
  • 3篇刘伟
  • 1篇陆俊泽
  • 1篇张太亮
  • 1篇郑存川
  • 1篇黄志宇
  • 1篇孙小勇

传媒

  • 2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应用化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川东北-渝东南地区奥陶系五峰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晚奥陶世五峰组地层沉积于晚凯迪阶-赫南特阶,在川东北-渝东南地区广泛出露,主要岩性为黑色碳质页岩、硅质岩以及钾质斑脱岩。前人对五峰组内黑色页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但对于硅质岩的形成机制以及五峰组沉积环境仍存在争议。本文以川...
门欣
关键词:晚奥陶世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
云南大关新地2井奥陶—志留纪之交钾质斑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扬子地台内晚奥陶世末—早志留世初五峰—龙马溪组内沉积了多层钾质斑脱岩,但对于该时期扬子地台西缘钾质斑脱岩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本文旨在通过对云南大关地区新地2井五峰—龙马溪组内沉积的钾质斑脱岩进行矿物学及地球化学分析,进一步确定扬子西缘该时期钾质斑脱岩原始岩浆类型及其所产生的构造环境。矿物学特征表明,钾质斑脱岩主要由黏土矿物和非黏土矿物组成,其中黏土矿物由伊利石和伊蒙混层组成,非黏土矿物以石英、长石、方解石、白云石和黄铁矿等为主。钾质斑脱岩主量元素以高K_(2)O,低TiO_(2)为特征,微量元素特征表现为富集Rb、Ba、Th、U等元素,Ti、P元素相对亏损,Ti/Th值指示了酸性火山灰的性质;ΣREE在(49.86~209.43)×10^(-6);与球粒陨石相比,轻稀土轻微富集、具Eu负异常,无Ce异常;在Nb/Y-Zr/TiO_(2)图解中,数据点主要落在安山岩和粗面英安岩之间,表明钾质斑脱岩源岩浆性质为中酸性岩浆;依据微量元素特征和构造环境判别结果,初步认为原始岩浆可能形成于岛弧环境,其火山灰来源可能与扬子北缘早古生代秦岭洋闭合过程中的板块碰撞有关。
葛祥英牟传龙牟传龙刘伟余谦刘伟门欣梁薇
关键词:钾质斑脱岩地球化学
四川广元-陕西镇巴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意义被引量:8
2016年
上奥陶统五峰组黑色页岩有机质含量高,生烃潜力巨大,为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重点层位。对于上奥陶统五峰组的沉积环境,历来争议较大,主要为浅水成因论和深海成因论。本文从前人的研究成果出发,运用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对研究区五峰组的古氧相、古气候、古水深等沉积环境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V/(V+Ni)平均值为0.64;U/Th为1.87;V/Cr为2.98;Ni/Co为15.07,V/(V+Ni)、V/Cr、U/Th等值均指示研究区五峰组沉积环境为强还原环境。Mn O/Ti O2比值在0.02-1.89之间,其平均值为0.23,指示离陆地较近的边缘浅海环境;样品总体上表现为高Ba低Sr的趋势,Sr/Ba比值普遍较低,平均值为0.02,远远小于1,指示五峰组沉积环境应该为淡水沉积。稀土元素总体表现为轻稀土富集,δCe值位于0.77-1.57之间,平均值为1.11,为Ce正异常或不明显的Ce负异常,Ce/La平均值为2.22,δEu平均值为0.59,表明研究区五峰组形成于贫氧-厌氧的浅海沉积环境。
孙小勇牟传龙葛祥英王远翀门欣
关键词:上奥陶统五峰组沉积环境地球化学
川东北地区奥陶系五峰组硅质岩来源及其沉积环境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被认为是一段重要的地质历史时期,其特征是大规模生物大灭绝与冰期事件,广泛的火山运动及其全球性海平面变化。在晚奥陶世期间,大量硅质岩伴随钾质斑脱岩沉积于五峰组内并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东北部。为了分析硅质岩的...
门欣牟传龙葛祥英王远翀
文献传递
高密度钾聚磺钻井液体系受CO_(2)污染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针对西南某气区高密度钾聚磺钻井液体系受CO_(2)污染后性能失控的问题,研究了CO_(2)对高密度钾聚磺钻井液体系流变、滤失影响规律及污染机理。研究表明,CO_(2)污染存在临界值:CO_(3)^(2-)为5932 mg/L、HCO_(3)^(-)为7874 mg/L。当小于临界值时,CO_(2)进入体系能够沉淀Ca^(2+),促进水化分散,黏土分散状态从粗分散变为细分散、颗粒变小,Zeta电位上升,钻井液的胶体稳定性增强。超过临界值后,黏切急剧升高、滤失严重失控,研究表明,过量CO_(2)的污染会使黏土颗粒聚集,从细分散转变为絮凝状态,大颗粒黏土形成卡片屋结构,滤饼漏失通道增大,胶体稳定性变差。
徐晨阳黄志宇门欣张太亮郑存川
关键词:钻井液ZETA电位
川西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古气候及物源特征:来自新地2井地球化学记录被引量:20
2019年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之交是地球历史时期中的关键时段,该时段伴有全球生物大灭绝、冈瓦纳冰川以及火山事件。晚奥陶世末期的冰川事件历时相对较短,在中国尚未找到冰川存在的直接证据。为了更好地研究奥陶-志留纪交替时期是否存在古气候的变化,选取了川西南地区新地2井岩心中新鲜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页岩样品,通过其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分析,采用多种化学风化指数判定源区风化作用强度及古气候条件。新地2井五峰-龙马溪组所有岩石样品成分变异指数(ICV)均大于1,表明源岩成分成熟度低,属构造活动时期的首次沉积。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坦并伴有明显的负Eu异常,配分模式与花岗岩相似,表明源岩以亲花岗岩、长英质为主;A-CN-K图解、主量元素Al2O3/TiO2值、微量元素Cr/Zr值和Th/Sc值也体现长英质成分为主的物源特征。化学蚀变指数(CIA)、化学风化指数(CIW)和斜长石蚀变指数(PIA)等多种化学风化作用指标均指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古风化作用强度经历中等-低等-中等、古气候温暖湿润-寒冷干燥-温暖湿润的变化过程。CIA指数的低值指示的五峰组顶部(平均值64. 14)、观音桥组(平均值61. 7)和龙马溪组底部(平均值64. 61)即赫南特期存在短暂的寒冷气候,间接证实了冈瓦纳冰川作用在中国华南地区存在相应的地球化学记录。
牟传龙葛祥英葛祥英门欣余谦门欣梁薇
关键词:古气候物源特征地球化学
四川盆地东部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规律探讨被引量:4
2021年
奥陶-志留交替时期是地球历史时期中的关键时期,该时期华南地区沉积的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是现阶段我国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层位,多套斑脱岩存在于黑色页岩内,指示该时期研究区经历过多期连续的火山活动。本文选取了四川盆地东部华地1井和武隆黄莺乡五峰组-龙马溪组剖面,以黑色页岩和斑脱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考察、元素地球化学等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陆源输入、古生产力、古氧化还原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斑脱岩与页岩有机质富集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TOC呈高-低-高模式,氧化还原指标(V/V+Ni、V/Cr、Ni/Co)表明水体经历了厌氧-富氧-厌氧的过程,生产力指标(Cu、Ba_(bio)、Si_(bio))、陆源输入指标(Ti/Al、Zr/Al、Th/Al)表明五峰和龙马溪组具较高的生产力和陆源输入,观音桥组较两者均低,三者与有机碳的相关关系反映氧化还原条件对有机质富集作用最大,生产力次之,陆源输入最弱。从斑脱岩发育特征与有机碳、生产力和氧化还原条件的关系看,频繁的火山活动可能对五峰和龙马溪组有机质的保存产生双促作用,一是为海洋提供营养物质,提升其生物生产力;二是火山灰飘落至海水表面阻止了部分光照进入,海底缺氧环境加剧,造成生物大量死亡并落入海底,作为有机质埋藏。
葛祥英牟传龙牟传龙刘伟余谦何江林刘伟梁薇
关键词:四川盆地东部黑色页岩斑脱岩古生产力氧化还原条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