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巧珍
-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强度吸气肌抗阻训练对支气管扩张患者气道黏液分泌及运动耐力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高强度吸气肌抗阻训练对支气管扩张患者气道黏液分泌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3月—2023年3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的10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支气管扩张治疗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高强度吸气肌抗阻训练。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干预前后的排痰量、气道黏液分泌指标(痰液干/湿重及黏度)、运动耐力[6分钟步行试验(6MWT)及心率(HR)]及生存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问卷)]。结果:观察组的支气管扩张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排痰量、气道黏液分泌指标、运动耐力指标及SGRQ问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d、1周后观察组的排痰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干预2周后的排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干预1周及2周观察组的气道黏液分泌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MWT均显著长于对照组,HR及SGRQ问卷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强度吸气肌抗阻训练在支气管扩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气道黏液分泌及运动耐力状态,因此在支气管扩张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 许巧珍蔡珍珠黄惠娟
-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
- 重症肺结核合并COPD患者机械通气死亡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研究重症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COPD)患者机械通气死亡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1年5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呼吸内科、感染科重症病房收治的60例重症肺结核合并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后根据患者最终结局进行分组,其中40例成功生存患者,纳入生存组,20例最终病死患者,纳入病死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情况、实验室指标、CT影像,分析出造成患者病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重症病房住院时间、插管时间、系统或器官功能障碍、耐多药肺结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后气胸、肺大泡及肺损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症病房住院时间、耐多药肺结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均是重症肺结核合并COPD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后出现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63、4.623、3.967,P均<0.05)。结论耐多药肺结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均是重症肺结核合并COPD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后死亡的相关因素。
- 曾惠雪杨楚丹许巧珍
- 关键词:机械通气
-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探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福建省漳州市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90例,按照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对照组(60例,未合并肺部感染)和观察组(30例,合并肺部感染),对照组和观察组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采用CT诊断检查和激素冲击治疗、有创治疗、无创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两组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疾病类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重叠综合征)肺部感染几率、临床症状表现(观察组咳嗽、咳痰、肺部湿性啰音、发热、气促占比分别为60.00%、56.67%、56.67%、46.67%、40.00%,高于对照组的25.00%、25.00%、21.67%、21.67%、10.00%,x 2=8.637、8.160、8.432、8.041、9.415)、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气分析指标(低氧血症、平均氧分压、氧合指数)、CT影像学特征(斑片状)、治疗方法(有创治疗)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重叠综合征、咳嗽、咳痰、肺部湿啰音、发热、气促、白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低氧血症、平均氧分压、氧合指数、斑片状CT影像学特征、有创治疗为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许巧珍曾惠雪黄惠娟
- 关键词:结缔组织病肺部感染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感染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降钙素原(PCT)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探讨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150例,检测所有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根据降钙素原的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降钙素原〈0.05 ng/ml)80例、B组(降钙素原0.05~0.5 ng/ml)46例和C组(≥0.5 ng/ml)24例;对比3组患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计数水平,并分析中性粒细胞计数与降钙素原的相关性,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B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最高,B组中性粒计数与降钙素原具有弱相关;C组两者之间无相关性。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大多由感染诱发,中性粒细胞计数在一定程度上与反应细菌感染程度的PCT具有相关性,进一步支持中性粒细胞计数具有检测意义。
- 吴琪茵许巧珍胡妙芬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性粒细胞计数降钙素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