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飞
- 作品数:11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中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叶建州教授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经验被引量:6
- 2016年
- 介绍叶建州教授辨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叶教授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与虚、瘀、郁关系十分密切,临床治疗当补虚化瘀,通络止痛兼以疏肝解郁,调场情志。
- 张鹏飞丛琳杨瑜婷范琴叶建州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用药探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熏洗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关键词,"中药熏洗"、"中药沐足"、"外治法"为副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2006年3月—2016年3月的数据,最终经筛选后实际进行分析文献114篇,对其进行用药规律的初步归纳和统计分析。结果 114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外洗治疗的文献中共用中药1336味,使用频次前10位的中药分别为红花、桂枝、透骨草、川芎、牛膝、黄芪、当归、伸筋草、赤芍、艾叶。使用频率高的药物按《中药学》[1]进行分类依次为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解表药和补虚药。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熏洗治疗以温经散寒、舒筋通络、活血祛瘀止痛为主。
- 张鹏飞郭茵丛琳叶建州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熏洗用药规律
- 傣医解药“雅解沙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总IgE的影响
- 研究目的:通过观察傣医解药“雅解沙把”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荨麻疹(闷慢凉)的临床疗效、对患者血清总Ig E的影响,评价“雅解沙把”联合依巴斯汀片对慢性荨麻疹(闷慢凉)的治疗是否具有优势,同时探讨“雅解沙把”用于治疗慢性...
- 张鹏飞
- 关键词:玉屏风血清总IGE
- 文献传递
- 从肺经风热辨治面游风经验举隅被引量:3
- 2016年
- 王丽芬副教授认为肺经风热为面游风的常见证型,治疗宜"疏风清热,宣肺达邪",以桑菊饮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 张鹏飞丛琳贾九丽王晓晴王丽芬
- 关键词:脂溢性皮炎桑菊饮
- 叶建州教授从湿瘀论治结节性痒疹被引量:9
- 2016年
- 结节性痒疹为临床常见的瘙痒性皮肤病,叶建州教授常从湿瘀辨治该病,临床取得较好疗效,本文依据跟师临床经验,从因湿致瘀,湿瘀同病来讨论结节性痒疹的诊治,以供参考。
- 张鹏飞丛琳叶建州
- 关键词:结节性痒疹
- 斑秃中医辨治研究概况被引量:2
- 2016年
- 通过以"斑秃"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近十年的文献,整理分析斑秃的中医辨治规律,为中医临床辨治斑秃提供参考。
- 丛琳张鹏飞叶建州
- 关键词:斑秃中医辨治
-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用药规律浅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治疗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以"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关键词,"中医治疗"、"中西医治疗"、"综合治疗"、"针药结合"为副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2006年3月至2016年3月的数据,最终经筛选后实际分析的文献有142篇,对其主方进行药物的初步归纳和统计分析。结果:142篇文献中共使用中药1833味,使用频次前10位的药物分别是当归、甘草、红花、延胡索、桃仁、川芎、白芍、柴胡、赤芍、生地。使用频率较高的方剂为血府逐瘀汤加减、桃红四物汤加减、补阳还五汤加减、一贯煎加减等。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医治疗以补虚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
- 张鹏飞丛琳杨瑜婷范琴叶建州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治疗用药规律
- 叶建州从血热论治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被引量:2
- 2016年
- 介绍叶建州教授辨治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经验。叶教授认为血热为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致病之本,治疗宜"清热凉血,透表达邪",荆芩白虎汤加减疗效显著。
- 张鹏飞丛琳范琴杨瑜婷叶建州
- 关键词:激素依赖性皮炎血热
- 傣医解药“雅解沙把”的研究概况被引量:4
- 2016年
- 傣医"雅解"学说和"雅解(解药)"是傣医药最具鲜明特色的理论和方药之一。文中系统地总结傣医雅解理论以及解药"雅解沙把"的理论、实验与临床研究,为临床运用傣医解药"雅解沙把"防治疾病提供参考。
- 张鹏飞丛琳叶建州
- 关键词:傣医雅解解药
- 糖尿病足病的中西医治疗进展被引量:11
- 2016年
- 我国可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重者可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对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近年的调查显示,我国三甲医院非创伤性截肢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为糖尿病所致。大约85%的截肢是由于足溃疡(DFU)引发的,1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在其一生中发生DFU^([1])。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将糖尿病足定义为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的下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2])。中医虽无糖尿病足的记载但本病归属于中医消渴的"脉痹"、"脱疽"范畴。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为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控制糖尿病足的致残率和截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综合近年的文献资料,从糖尿病足患者的教育以及中西医治疗作一综述。
- 郭茵张鹏飞
- 关键词:糖尿病足病脱疽中医药疗法西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