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全中
- 作品数:13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机械工程更多>>
- 术前脊髓监测异常患者脊柱截骨术中脊髓监测参数改变与预后关系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术前脊髓监测(SCM)异常患者行脊柱后路截骨手术术中SCM参数变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脊柱后路截骨手术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患者体感诱发电位(SEP)波幅<1μV和/或SEP未能得到可靠波形和/或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形不能引出为SCM异常。根据术前SCM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50例)和异常组(14例)。术中使用SEP和MEP行联合SCM,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下降的发生率。结果正常组患者中12例术后出现ASIA分级下降,其中11例术中发生SCM异常;ASIA分级未下降者中6例术中发生SCM异常。正常组中SCM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84.2%。异常组患者中10例术后出现ASIA分级下降,其中9例术中发生SCM异常;4例ASIA分级未下降者术中均发生SCM异常。异常组中SCM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0。SCM改变相关因素为复位、截骨、出血、麻醉药物和肌松药过量。结论欲行脊柱后路截骨术的患者,如果术前即出现SCM参数异常,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概率较大,一旦术中再次出现SCM参数持续异常,预后往往较差,而SCM一过性恶化,患者术后未必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对于这部分患者,医师需要术前充分准备、术中谨慎操作、术后密切关注。
- 杨晓清杨全中张少甫胡凡奇王尧龚雪张雪松
- 关键词:脊柱后凸截骨术诱发电位预后
- 脊柱后路去松质骨截骨术用于脊柱畸形翻修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目的:分析并探讨脊柱后路去松质骨截骨术(Vertebral column decancellation,VCD)应用于脊柱畸形翻修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至2012年01月在301医院接...
- 杨全中张雪松杨晓清张智发胡凡琦张少甫
- 关键词:脊柱畸形翻修术截骨术
-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在单节段腰椎PLIF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观察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在单节段腰椎PLIF手术中局部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单节段腰椎PLIF手术的患者90例,按就诊顺序编码,分为血凝酶A组、血凝酶B组和非血凝酶C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在俯卧位插管全麻下行单节段腰椎PLIF手术。A组术中使用1 U/mL浸泡的纱布对出血部位进行填塞止血;B组使用0.5 U/mL浸泡过的纱布进行填塞止血;C组作为对照组术中使用相同的浸泡过0.9%氯化钠溶液的纱布进行填塞止血。A组和B组术后第1天给予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2 U静脉注射,C组给予相同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凝血功能及术后并发症,记录所有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长及输血量。结果所有入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出院,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3组患者在凝血功能方面的指标比较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以及D-2聚体等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A组和实验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A组和实验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出院时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未发现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结论腰椎PLIF手术术中局部应用和术后给予注射尖吻蝮蛇血凝酶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失血量,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缩短住院时长及减少手术输血量,且无过敏及增加伤口感染和血栓形成风险,可以作为脊柱后路手术中一种理想的术中局部辅助止血药物应用。
- 郝永玉张雪松杨全中
- 关键词:尖吻蝮蛇血凝酶止血技术脊柱融合术
- 经后腹膜腹腔镜清除结核性腰大肌脓肿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后腹膜入路运用腹腔镜清除结核性腰大肌脓肿的微创治疗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纳入研究的35例行经后腹膜入路运用腹腔镜清除结核性腰大肌脓肿患者的微创治疗情况。纳入研究的所有患者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不合并严重的脊柱畸形,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抗结核治疗至少2周。脊柱结核性腰大肌脓肿诊断依据为临床症状及体征、化验指标、病变部位的CT及MRI检查、试验性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对35例胸腰段脊柱结核合并腰大肌脓肿患者,进行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脓肿清除、脓苔壁刮除、局部抗结核药灌洗。术中留病理标本进行抗酸杆菌染色、结核杆菌培养,病理结核杆菌培养证实所有患者均为结核性腰大肌脓肿。术后继续进行局部抗结核药物灌洗及全身抗结核治疗,监测血细胞沉降率,定期复查胸腰段X线及MRI。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发热及腰背痛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术后1周、3个月复查时血细胞沉降率分别为(27.0±11.0)mm/h、(18.0±7.0)mm/h,与术前血细胞沉降率[(65.5±30.8)mm/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至少12个月[(21±9)个月],随访期间1例脓肿复发,1例窦道形成,其他患者未见脓肿复发及其他重大并发症。结论经后腹膜入路运用腹腔镜清除结核性腰大肌脓肿可以彻底清除腰大肌脓肿及脓肿苔壁,配合局部及全身的抗结核化疗可以迅速遏制脊柱结核病情发展及腰大肌脓肿复发;与开放病灶清除术相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发率、全身化疗时间均有明显的优势。对于不合并严重脊柱畸形和神经症状的脊柱结核腰大肌脓肿患者,应该首选后腹膜入路运用腹腔镜清除结核性腰大肌脓肿。
- 张智发杨晓清杨全中胡凡琦张少甫张雪松
- 关键词:脊柱结核腰大肌脓肿
- 脊柱后路去松质骨截骨术用于脊柱畸形翻修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去松质骨截骨术(vertebral column decancellation,VCD)应用于脊柱畸形翻修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脊柱畸形翻修手术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17~58岁(34.5±11.6岁),男12例,女8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6例,先天性半椎体后凸畸形4例,结核性脊柱侧后凸畸形4例,先天性侧后凸畸形3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3例。翻修手术距初次手术时间为5.6±3.3年(1~16年)。翻修术前10例冠状面失衡患者冠状面Cobb角45°~85°(64.2°±15.6°),17例矢状面失衡患者矢状面畸形后凸Cobb角75°~110°(92.7°±9.7°)。均在插管全麻下行VCD进行畸形矫正。记录患者翻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等一般情况。所有患者翻修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均拍摄包括骨盆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脊柱矢状面、冠状面Cobb角,冠状位顶椎偏移距离、双肩相对高度差,矢状面偏移距离、矢状位腰前凸角、胸腰段后凸角、骨盆倾斜角、骨盆入射角及骶骨倾斜角。采用SRS-22调查表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截骨椎体数量1.5±0.6个(1~2个)。手术时间为4~6.5h(5.3±0.7h),术中出血量为600~1300ml(830.0±150.5ml)。所有患者术中脊髓监测未发现在复位过程中有体感诱发电位(SEP)及运动诱发电位(MEP)异常变化,术中唤醒试验患者下肢运动感觉功能正常。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3例发生脑脊液漏,2例后凸畸形患者术后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围手术期未发生感染、呼吸衰竭、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其他并发症。住院时间13.9±2.4d。随访时间18~40个月(27.6±2.8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棒断裂、螺钉松动及深部感染等并发症。冠状面和矢状面
- 杨全中张雪松杨晓清张智发胡帆琦张少甫
- 关键词:脊柱畸形翻修术截骨术
- 脊柱手术围手术期止血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7年
- 随着外科手术术中止血技术的发展进步,目前已有多种止血技术用于脊柱围术期辅助止血。本文就目前脊柱外科用于减少围术期出血量的止血技术进行综述如下。
- 杨全中张雪松杨晓清胡凡琦张少甫张昊李茁
-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脊柱畸形截骨术止血技术
- 脊柱外科手术术中止血药物的临床随机对照病例分析研究
- 目的:观察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在脊柱外科单节段腰椎PLIF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试验总体分两阶段进行,试验1: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单节段腰椎PLIF手术的患者90例,按入院顺序编码...
- 杨全中
- 关键词:尖吻蝮蛇血凝酶止血作用用药安全性
- 国人成人经第一及第二骶椎骶髂骨螺钉置钉钉道差异的CT测量
- 目的:对国人经第1第2骶椎骶髂螺钉(sacral alar iliac screw, SAI screw)固定钉道各参数进行CT测量,比较S1AI和S2AI螺钉钉道解剖参数差异。
- 王尧杨全中杨晓清胡凡琦张少甫张昊王岩张雪松
- 关键词:骶髂螺钉CT测量
- 简体中文版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项问卷量表各维度得分与成人脊柱侧凸患者手术治疗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旨在评价简体中文版SRS-22量表中各维度得分与成人脊柱侧凸患者手术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2月在本院行矫形手术的83例成人脊柱侧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0例,女43例,平均年...
- 胡凡琦杨全中杨晓清王尧胡文浩张智发张少甫张雪松
- 关键词:患者满意度脊柱侧凸
- 经椎弓根及椎间盘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Andersson骨折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索经椎弓根及椎间盘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Andersson骨折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1月,采用经椎弓根及椎间盘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Andersson骨折患者17例,所有患者随访>2年。其中男12例,女5例;平均48.7岁;其中9例有明确外伤史,8例无外伤史;9例患者出现渐进性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8例无明显畸形。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评估神经损伤等级(E级11例,D级4例,C级2例)。收集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X线和CT资料,测量整体后凸角度,局部后凸角度及矢状面平衡。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219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76 m L。ASIA D级4例恢复到E级;C级1例恢复至E级,1例恢复至D级。术前平均局部后凸从29.1°降低至随访时的5.9°;术前平均整体后凸从59.1°降低至随访时的24.7°。平均矢状面平衡从术前153.7 mm改善至随访时的41.1 mm。平均腰痛VAS评分从术前6.4分下降到随访时的1.1分,平均ODI由术前50.9%改善至随访时的16.9%。所有患者皆获得骨性融合。结论经椎弓根及椎间盘截骨技术可获得满意的矫形效果及良好的融合,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Andersson骨折的有效方法。
- 王尧张雪松胡文浩张智发杨全中杨晓清王岩
- 关键词:胸椎脊柱骨折截骨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