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仕豪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鲟鱼
  • 3篇病理
  • 2篇组织病理
  • 2篇肝硬化
  • 2篇病理学
  • 1篇氧化酶
  • 1篇养殖
  • 1篇叶绿素A
  • 1篇鱼养殖
  • 1篇藻华
  • 1篇酸碱度
  • 1篇逆转
  • 1篇柠檬
  • 1篇柠檬酸
  • 1篇器官
  • 1篇转归
  • 1篇组织病理学
  • 1篇组织病理学研...
  • 1篇鲟鱼养殖
  • 1篇细胞

机构

  • 4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4篇杨仕豪
  • 3篇潘连德
  • 1篇王爱卿

传媒

  • 1篇科学养鱼
  • 1篇淡水渔业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年份

  • 4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养殖鲟鱼肝硬化病的器官和组织病理学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明确养殖鲟鱼Acipenser sinensis肝硬化的致病因素及诊治方法,在3批次现场采集病样(共计41尾)中,选取9尾具典型症状的患病鲟鱼,对其重要组织器官进行采样,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对自然发病的疑似肝硬化杂交鲟进行了病理解剖观察和组织病理学研究,并对其组织病理变化及发病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3、9号病样表现出明显肝组织病变,肝组织内出现弥漫性纤维增生等典型肝纤维化症状;脾充血,空泡变性、坏死;胃、肠充血,炎性细胞浸润,肠绒毛坏死甚至脱落;其他器官(鳃、心等)组织轻微淤血、炎症;结合各器官症状和组织病变及参考相关研究,确定本病例为鲟鱼肝病,具体诊断为鲟鱼肝硬化。研究表明,鲟鱼肝硬化的器官和组织病理学诊断特征为肝淤血和溃疡,肝腹水,肝血窦扩张、炎性细胞浸润、组织空泡化、组织纤维化。
杨仕豪潘连德郑串
关键词:鲟鱼肝硬化组织病理
流水养殖场杂交鲟鱼(患)肝硬化及其转归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2015年8月安徽某流水养殖鲟鱼场暴发疾病并造成大量死亡,多次施用杀虫剂和抗生素类药物均无疗效。病死鲟鱼集中在一龄左右的杂交鲟鱼,日死亡量相对稳定。患病鲟鱼体表无明显症状,患病末期漂浮于水面直至死亡。病理解剖可见所有患病...
杨仕豪
关键词:鲟鱼肝硬化组织病理逆转
鲟鱼肝病组织病理研究进展
2016年
近些年随着鲟鱼人工养殖业在国内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鲟鱼养殖国,鲟鱼养殖产量占世界鲟鱼养殖总产量的80%以上。大规模、高密度、工厂化的养殖模式导致疾病的频繁暴发和蔓延,严重制约了鲟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养殖环境的污染、苗种及饲料厂商的参差不齐等因素都为鲟鱼肝脏疾病的暴发埋下了隐患,关于鲟鱼疾病的研究得到了业内广泛重视,其中关于肝脏疾病的研究已成为重点。
杨仕豪潘连德
关键词:鲟鱼养殖病理研究小体鲟肝组织细胞病理损伤
柠檬酸调节水体酸碱度抑制黄丝藻藻华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用柠檬酸调节试验水体p H值,并保持在5.0、5.5、6.0和6.5四个梯度下,将采自养殖池塘的黄丝藻(Tribonema sp.)藻华的10 g藻丝体放入试验水体,每隔48 h采样一次,观察黄丝藻藻丝体外部形态、显微结构的变化。同时测定其叶绿素a(Chl a)、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96 h黄丝藻藻丝体大量下沉,有些藻丝体断裂,无气泡产生,水体开始混浊;192 h水体混浊、藻丝体断裂并溶解的现象进一步明显;192 h各试验组藻细胞内叶绿体集于中央,并呈现不同程度的解体,细胞结构也变得模糊,细胞质膜与细胞壁之间的空隙增大。四个试验组Chl 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对于SOD、CAT的活性,p H5.0的试验组呈现下降趋势,而p H 5.5、6.0、6.5的试验组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各个试验组MDA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192 h后黄丝藻藻丝体受到严重的破坏,开始解体、死亡。试验得出结论:用柠檬酸降低水体p H值,可以有效抑制或杀死了黄丝藻,从而控制了黄丝藻藻华。
王爱卿杨仕豪李西雨潘连德
关键词:柠檬酸叶绿素A抗氧化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