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建静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引发剂
  • 4篇光引发
  • 4篇光引发剂
  • 3篇性能研究
  • 3篇羟基
  • 3篇羟基含量
  • 3篇硅氧烷
  • 3篇倍半硅氧烷
  • 3篇大分子
  • 3篇大分子光引发...
  • 2篇羟基封端
  • 2篇甲基
  • 2篇光聚合
  • 2篇二苯基
  • 2篇二甲基
  • 2篇封端
  • 2篇苯基
  • 1篇平均摩尔质量
  • 1篇紫外光引发
  • 1篇紫外光引发剂

机构

  • 6篇武汉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江西晨光新材...

作者

  • 7篇唐红定
  • 7篇杨建静
  • 4篇武青青
  • 4篇熊英
  • 2篇蔡海涛
  • 1篇王晓玲
  • 1篇蔡海涛

传媒

  • 2篇有机硅材料
  • 1篇中国科学:化...
  • 1篇第十七届中国...
  • 1篇2016第十...

年份

  • 3篇2018
  • 4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倍半硅氧烷光引发剂的合成及其光引发性能研究
笼型八鸯氯丙基倍半硅氧烷(POSS-Cl)与4-羟基二苯甲酮(HBP)反应得到了一种新型夺氢型大分子光引发剂(POSS-HBP)。利用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实时红外对比研究了光引发剂HBP与POS...
蔡海涛武青青杨建静唐红定
关键词:大分子光引发剂倍半硅氧烷光聚合
文献传递
取代超支化聚硅烷紫外光引发剂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以钠缩合法合成的含Si–Cl键的超支化聚硅烷(Cl-HPS)为基础,将其分别与4-羟基二苯甲酮和2-羟基硫杂蒽酮反应,制备了小分子光引发剂取代的超支化聚硅烷BP-HPS和TX-HPS.小分子光引发剂取代的超支化聚硅烷可以不同程度地扩展超支化聚硅烷的紫外吸收.采用实时红外光谱研究了它们引发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紫外光聚合行为.结果表明,小分子光引发剂取代的超支化聚硅烷的自由基引发效率高于未经取代的超支化聚硅烷和它们对应的小分子光引发剂的引发效率.电子自旋共振光谱研究表明,BP-HPS和TX-HPS既可以裂解产生硅自由基,也可以通过硅甲基参与的夺氢反应产生碳中心自由基.
熊英梁秋鸿王晓玲武青青杨建静唐红定
关键词:紫外光引发剂
羟基封端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低聚物的合成
以吡啶为缚酸剂,二甲基二氯硅烷与过量二苯基硅二醇反应得到二羟基封端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低聚物,采用核磁和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采用封端法测定了其平均摩尔质量和羟基含量。此低聚物具有二甲基与二苯基交替结构,是一种重要的羟基封...
余学成徐四喜项学驰杨建静熊英唐红定
关键词:羟基封端羟基含量
倍半硅氧烷光引发剂的合成及其光引发性能研究
笼型八鸯氯丙基倍半硅氧烷(POSS-Cl)与4-羟基二苯甲酮(HBP)反应得到了一种新型夺氢型大分子光引发剂(POSS-HBP)。利用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实时红外对比研究了光引发剂HBP与POS...
蔡海涛武青青杨建静唐红定
关键词:大分子光引发剂倍半硅氧烷光聚合
倍半硅氧烷光引发剂的合成及其光引发性能研究
笼型八氯丙基倍半硅氧烷(POSS-Cl)与4-羟基二苯甲酮(HBP)反应得到了一种新型夺氢型大分子光引发剂(POSS-HBP).利用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实时红外对比研究了光引发剂HBP与POSS...
蔡海涛武青青杨建静唐红定
关键词:倍半硅氧烷分子结构
文献传递
羟基封端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低聚物的合成
2018年
以吡啶为缚酸剂,二甲基二氯硅烷与过量二苯基硅二醇反应得到二羟基封端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低聚物,采用核磁和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采用封端法测定了其平均摩尔质量和羟基含量。此低聚物具有二甲基与二苯基交替结构,是一种重要的羟基封端聚硅氧烷中间体。
余学成徐四喜项学驰杨建静熊英唐红定
关键词:羟基封端羟基含量
封端法测定羟基硅油的羟基含量被引量:3
2018年
以吡啶为缚酸剂,采用羟基硅油与过量二甲基氯甲基氯硅烷反应,产物提纯后直接由核磁共振氢谱算得羟基硅油的平均摩尔质量与羟基含量。该方法准确性和重现性较好,避免了传统Li Al H4测定方法中水分的干扰,适用于测定有确定分子式或有固定基团比例的羟基硅油。
余学成杨建静熊英唐红定
关键词:羟基硅油平均摩尔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