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海

作品数:2 被引量:36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表
  • 2篇地表温度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1篇欧洲中期天气...
  • 1篇中期天气预报
  • 1篇可降水量
  • 1篇降水
  • 1篇降水量
  • 1篇ECMWF
  • 1篇大气可降水量

机构

  • 2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篇雷祥旭
  • 2篇姚宜斌
  • 2篇彭海
  • 1篇张良
  • 1篇张豹
  • 1篇张佳华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测绘地理信息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1979-2014年青藏高原地表温度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基于欧洲中尺度天气预报中心的再分析数据,对青藏高原的地表温度近36年(1979-2014)来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地表温度整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柴达木盆地的温度明显高于周边地区。高原地表温度的整体变化有一个约3a的震荡周期,与大气可降水量的变化规律一致。高原大部分地区的升温率都在0.01℃/a以上,昆仑山、喜马拉雅山、柴达木盆地和巴彦克拉山的大部分地区升温率在0.03℃/a以上,为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4个季节的升温趋势并不一致,从大到小依次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最高升温率为0.1℃/a,出现在春季,最低为-0.06℃/a,出现在夏季。帕米尔高原局部地区在春、夏、冬3季均出现了降温现象。
彭海姚宜斌雷祥旭
关键词:青藏高原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地表温度
青藏高原地区1979~2014年大气可降水量和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30
2016年
利用ERA-Interim提供的高空间分辨率(0.125°×0.125°)的大气可降水量和地表温度数据,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相关性分析和频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1979~2014年大气可降水量与地表温度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及二者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过去的36年里,青藏高原上空大气可降水量呈现微弱增多的趋势,地表温度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二者的距平值变化一致.对大气可降水量和地表温度进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发现大气可降水量和地表温度的第一特征向量场和第二特征向量场对应的时间系数显著相关,大气可降水量的第一特征向量场和地表温度的第四特征向量场之间的相关性高达0.9,两者和青藏高原地区的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4和0.6,可以认为大气可降水量的第一特征向量场为大气可降水量的高程分量.同时,利用频谱分析方法分析大气可降水量和地表温度的时间序列数据,发现二者存在一致的约为3年的明显周期项.
姚宜斌雷祥旭张良张豹彭海张佳华
关键词:青藏高原ECMWF大气可降水量地表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