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作品数:30 被引量:96 H指数:7 供职机构: 湖北省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微创经皮与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与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12—2015-06诊治的32例无神经系统损伤的胸腰椎骨折,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14例(微创组),采用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18例(Wiltse入路组)。比较2组术中X线透视次数、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ODI指数、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结果 32例均获得平均14(12~18)个月随访。与Wiltse入路组比较,微创组手术切口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1 d、1周VAS评分较低,但手术时间较长,术中X线透视次数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12个月的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与Wiltse入路组术后3 d、3个月、12个月的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与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安全、有效,在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矢状位后凸畸形矫正及术后腰部功能恢复方面具有相同的效果,但是微创手术切口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疼痛缓解明显。 李琳 李峰 陈华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微创 椎弓根钉 内固定 基于三维重建CT的骨盆髋臼一干三枝分型法在修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17年 背景:目前尚未有一种系统的分型法能完全、精确、直观地反映骨盆髋臼骨折的特点。螺旋三维重建CT技术为诊断骨盆髋臼骨折提供了直观、全面的影像学资料。目的:介绍基于三维重建CT的骨盆髋臼骨折一干三枝分型法,并评价其在指导临床修复手术中的作用。方法:纳入47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根据一干三枝分型法,18例单干或者单枝骨折,18例一干一枝骨折,7例一干二枝骨折,4例一干三枝骨折。根据一干三枝分型法选择修复方案:手术入路可分为改良的Stoppa入路、髂腰三角固定后入路、髂窝入路和K-L入路,术中选用一种或者多种联合;入路及固定顺序:先干后枝,若相连的枝已同时复位,无需另选入路及固定,如果没有复位,可能存在旋转,需另选入路及固定。术后随访评价临床效果。结果与结论:(1)单干或者单枝骨折、一干一枝骨折、一干二枝骨折、一干三枝骨折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75.2,88.5,97.4,115.8 min,平均失血量分别为321.2,360.4,450.5,650.0 m L;(2)骨盆骨折术后复位优良率按Matta标准评定:优18例,良2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6%;髋臼骨折术后复位满意率按Matta标准评定:解剖复位25例,满意复位20例,不满意复位2例,满意率为96%;(3)所有骨折随访12-35个月,随访率为87%,所有骨盆髋臼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9个月(2.7-4.2个月),平均完全负重时间为3.8个月(2.5-5.6个月);(4)末次随访时骨盆骨折术后疗效评定按照Majeed量化评分评定:优16例,良25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7%;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疗效评定按照改良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评定:优15例,良24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3%。无术后并发症发生;(5)结果表明,基于三维重建CT的骨盆髋臼一干三枝分型在指导骨盆髋臼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指导选择选择手术入路和入路及固定顺序,从而提高骨盆髋臼骨折的治疗效� 陈华 李峰 徐阳平关键词:骨科植入物 三维重建CT 骨盆 髋臼 应用通督活血汤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术后残余痛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给予通督活血汤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术后残余痛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给予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1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督活血汤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score,ODI)及日本矫形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下腰痛疗效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指数均低于治疗前,JOA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和ODI指数低于对照组,JO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活血汤应用于退变性腰椎侧凸术后患者,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加快其腰椎功能的恢复。 吴晶翠 李峰 徐阳平 徐阳平 钟义关键词:通督活血汤 腰椎侧凸 术后康复 基于DICOM数据构建股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精确力学分析 被引量:9 2013年 背景:有限元模型已经由二维发展到三维,由线性模型发展到非线性,由于该方法在分析不太规则物体的力学特点方面具有优越性,因此在骨科生物力学研究特别是髋关节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人体股骨在载荷下的受力状态,探索一种快速建立股骨有限元模型并能进行精确力学分析的方法。方法:选择标准成年男性志愿者行股骨CT扫描成像,得到股骨每层横截面图像,应用DICOM数据和MIMICS软件行三维重建,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ABQUS 6.8构建股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析股骨模型载荷状态下的应力分布。结果与结论:结果显示,基于DICOM数据建立的股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划分网格后形成38636个节点,201422个单元,其中包括股骨松质骨体网格模型与皮质骨体网格模型。有限元分析结果与以往的实验数据一致性较好,能够客观实际地反映股骨真实解剖形态和生物力学行为,分析精度较高。提示运用Mimics软件提供了简单有效的建模方法,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建模效率,基于DICOM数据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几何形状较准确,可以为股骨正常力学行为研究提供精确模型。利用ABQUS6.8分析得到的应力分布情况与临床观察一致。 李峰 吴华关键词:数字化骨科 股骨 三维有限元 DICOM MIMICS 雷帕霉素与低频电磁场联合应用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效应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与低频电磁场联合运用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SD大鼠15只,采用体外分离法培养大鼠BMSCs,传代3次后接种至细胞培养板中,将其分为对照组、雷帕霉素组、电磁场刺激组和联合应用组。对照组应用达尔伯改良伊格尔培养基(DMEM)进行培养;雷帕霉素组在DMEM中加入浓度为5nM的雷帕霉素;电磁场刺激组则在DMEM基础上给予频率为15Hz、强度为1mT的脉冲电磁场刺激;联合应用组在加入浓度为5nM雷帕霉素的DMEM基础上给予频率为15Hz、强度为1mT,每天1h的脉冲电磁场刺激。分别于干预后7d、14d和21d,提取细胞的总RNA和总蛋白,采用茜素红染色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各组的成骨效应。 易智谦 宋明宇 虞冀哲 刘阳 韦盛 杨勇 李峰 吴华关键词:雷帕霉素 电磁场 联合入路治疗复杂型髋臼骨折9例分析 2005年 目的总结复杂型髋臼骨折联合手术入路的治疗经验。方法对9例复杂型髋臼骨折行联合入路手术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4~6.5h,平均5h。术中输血1000~1800ml,平均1400ml。术后以Matta复位标准:优4例,良4例,中1例。经6个月~3年随访,按照Matta功能评分法:优4例,良3例,一般1例,差1例。结论联合手术入路治疗复杂型髋臼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疗效。医生的临床经验、术中摄片对于提高复位质量、改善疗效十分重要。 王体沛 王伯亮 李峰 吴华 夏仁云关键词:髋臼 骨折 切开复位 复杂型髋臼骨折 联合入路 手术入路 微创结合肌间隙入路在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目的 探讨微创结合肌间隙入路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9月,采用微创结合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患者12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6.1岁,所有患者均无神经损... 李峰 方苏亭 霍雄涛 李刚关键词:微创 胸腰椎骨折 小切口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应用 :探讨小切口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采用小切口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患者12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3.1岁,所有患者均无神经损害表现.通过总结影像学和临... 李峰 方苏亭 霍雄涛 李刚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临床疗效 经前侧入路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治疗肱骨干复杂骨折29例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选择经前侧入路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治疗肱骨干复杂骨折。方法: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采用经前侧入路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治疗肱骨复杂骨折29例。根据A0分型:B1型2例,B2型3例,B3型3例,C1型10例,C2型3例,C3型8例。所有病例均按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肩、肘关节功能评价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0.4±15.4)min,术中出血为(60.5±18.6)mL,手术切口长度为(4.0±2.2)cm.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切口软组织并发症,无桡神经损伤。29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54周,平均10个月。术后X线片示骨折断端骨性愈合时间平均为20(16~28)周;依据Mayo肘评分标准28例为优,1例为良,平均95.6分(92~100分)。依据Neer肩评分标准29例为优,平均100分。结论:经前侧入路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治疗肱骨干复杂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手术切口短,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疗效满意。 陈华 李峰 徐阳平股骨颈保留型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股骨颈保留型人工髋关节在髋关节置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髋关节疾患(52髋)行股骨颈保留型人工髋关节置换。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住院天数、Hams评分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61个月,平均39个月。手术时间30~65min,平均45min;术中出血80—200ml,平均120ml;术后第5天扶助行器下地活动。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伤口感染,术后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大腿痛,异位骨化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92-97分,平均95.5分。结论股骨颈保留型人工髋关节置换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假体稳定、假体磨损小的特点,可以成为传统股骨柄的替代方向。 李峰 吴华 黄飞 李锐 赵东明 杨勇 徐西强关键词:股骨颈 髋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