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国华
- 作品数:9 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 宿鸭湖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3
- 2017年
- 为了研究宿鸭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采集了宿鸭湖湖心、中围和外围这3个位置的沉积物,对沉积物中重金属Cu、Cd、Cr、Zn、Pb、Ni的含量进行测定,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和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克里格法和相关性分析对重金属的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就平均值而言,最大的是Zn达112.87 mg·kg^(-1),其次是Cr,平均值最小的Cd仅为0.41 mg·kg^(-1).除Cd和Cr之外,Cu、Zn、Pb和Ni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在24%~31%之间,属于中度变异程度.Cd和Cr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0.41%和41.92%,空间分异明显,说明其可能受到外界的影响更为显著;(2)重金属Cu、Cd、Cr、Zn、Pb和Ni之间具有很强的线性关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且6种重金属具有一定的同源特征,有着共同的外源输入;(3)研究区主要的污染元素为Cd、Cr和Zn,污染程度相对比较严重,且范围广泛,其中,Cd的污染程度最为严重,整体的污染水平为中度等级,且在部分样点区的污染程度达至重度污染,Cr、Zn、Pb的污染状况相对比较轻缓,属于轻度污染等级,且Cu、Pb和Ni的整体状况较好,不存在生态风险;(4)就整体而言,宿鸭湖东北部污染程度较轻,西南的污染程度相对比较严重,呈现出明显的西南向东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位于库区外围的西南方向,各样点的各重金属含量均较高,而外围的东北部,是低含量重金属的聚集区,Cu、Cr、Zn、Ni为无污染状态.
- 张鹏岩康国华庞博郭依何坚坚秦明周
-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
- 基于改进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黄河下游背河洼地区土地承载力评价--以兰考县为例
- 土地承载力是衡量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生态足迹模型是土地承载力评价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以黄河下游背河洼地区的兰考县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对兰考县2010-2015年的生态足迹深度、足迹广度、三...
- 康国华
- 关键词:土地承载力
- 黄河下游开封段引黄灌区小麦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17
- 2018年
- 为探究引黄灌区小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开封段为研究区,对其中水稻乡、柳园口乡、西郊乡和北郊乡的小麦进行采样调查,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小麦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对成人和儿童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小麦籽粒中Cd、Cr、Pb、Cu、Zn、Ni、Hg平均含量分别为0.034、0.428、0.279、5.363、29.605、0.305和0.003 mg·kg^(-1).除Pb和Zn外,其他重金属均未超出国家食品卫生标准限制值.研究区小麦籽粒中Pb和Zn的污染指数大于1,Cd、Cr、Cu、Ni和Hg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小麦综合污染指数为1.985>1,各乡区小麦的综合污染指数介于1.116~1.847之间.非致癌重金属(Pb、Cu、Zn、Hg)对成人和儿童的健康风险指数分别为1.055 8和0.545 0;致癌重金属(Cd、Cr、Ni)对成人和儿童的健康风险指数均值均高于US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10-4,可能存在引发癌症的风险.
- 康国华张鹏岩李颜颜杨丹庞博何坚坚闫宇航
- 关键词:小麦重金属污染特征引黄灌区
- 一种电网环境保护管理控制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电网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网环境保护管理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电网环境保护管理控制系统参数输入模块、节能减排效益估算模块、可持续发展效益估算模块、判定模块,本发明解决了缺乏系统性的问题,具有促进环保、节约资...
- 张鹏岩周志民秦明周刘欣庞博康国华
- 文献传递
- 1951-2014年河南省不同季节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被引量:12
- 2018年
- 利用河南省1951-2014年间分布相对均匀的20个气象站的逐月日照时数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分析、IDW插值法、气候倾向率及Mann-Kendall检测法,对河南省春、夏、秋、冬四季和年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受四季日照时数的综合影响,河南省各地年日照时数为1 727~2 260h,空间分布呈现"北部多,南部少,平原多,山地少"的特点.(2)1951-2014年,河南省四季和年日照时数均呈现减少的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其中,春季日照时数以-5.054h·(10a)^(-1)的倾向率呈较显著的减少趋势;夏季、秋季、冬季和年日照时数分别以-39.14h·(10a)^(-1)、-22.73h·(10a)^(-1)、-22.16h·(10a)^(-1)和-91.44h·(10a)^(-1)的倾向率呈极显著的减少趋势.(3)河南省春、夏、秋、冬四季和年日照时数均存在突变性减少.春季日照时数于1975年发生突变;夏季日照时数于1987年发生突变;秋季发生突变的时间是1999年;冬季是1997年;年日照时数的突变时间为1986年.春季日照时数通过了90%的信度检验,UF(k)曲线突破了-1.96的临界值,而夏季、秋季、冬季和年日照时数均通过了99%的信度检验,UF(k)曲线突破了-2.58的临界值.
- 李颜颜康国华张鹏岩杨丹闫宇航
- 关键词:日照时数突变分析气候倾向率
- 旅游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的定量分析——以河南省为例被引量:3
- 2018年
- 基于区域经济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选取河南省2005-2015年区域经济和旅游发展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象限图法和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河南省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旅游收入和GDP呈正相关,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旅游业的快速高效发展能够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增长.(2)区域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提升质量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会对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和未来趋势产生巨大的影响.(3)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正在逐渐缩小,增长速度渐趋平缓.(4)当前旅游产品对人们的吸引力正在逐渐降低,需要增加对旅游业投入,完善配套设施,推出新型特色产品,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对外吸引力.
- 康国华刘鹏飞李颜颜李颜颜
- 关键词:旅游发展经济增长熵值法
- 黄河流域县域经济密度测算及空间分异研究被引量:26
- 2017年
-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科学评估县域经济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可以为区域经济分析和区域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本文以黄河流域504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熵权灰色模型、Jenks最佳分类法和Kernel分析等方法,基于人均、地均组成的经济密度综合指数构建经济密度评价指标体系和经济密度综合评价模型,从空间分布特征、空间集聚状态两个维度对2000年、2014年黄河流域县域经济密度的空间分异的特征状态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流域经济密度的空间分异主要受人均密度系统影响,地均密度系统只是强化或减弱人均系统的分异强度。(2)黄河流域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经济密度差异明显。东部经济密度水平高,且形成了以郑州、济南为中心的高级别集聚状态,中东部以西安为中心形成了次一级集聚状态,而中西部经济密度整体水平低且仅有少量的弱集聚核心和集聚影响区。(3)流域中西部内部经济空间分异也发生变化。内蒙古、河南的经济密度水平较高,而其他省区的水平相对较弱;流域中西部高水平、中高水平经济密度区域及实力较强的集聚核心和扩展轴带分布在内蒙古中部、河南中部、陕西南部、山西中部,其他省区的集聚核心和扩展轴带较弱。
- 张鹏岩李颜颜李颜颜康国华孙东琪周志民
- 关键词:经济密度空间分异县域黄河流域
- 基于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的近54年河南省农业气候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6
- 2018年
- 利用河南省1961—2014年近54年的19个气象站逐月逐日气象资料,基于Arc GIS 10.1软件平台,采用气候倾向率、反距离加权插值(简称IDW)、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降水和气温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同时运用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对农业气候生产力时空特征进行研究,利用SPSS软件分析农业气候生产力对降水量和气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河南省近54年的降水量呈波动减少态势,减少幅度为8.92 mm/10年;河南省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倾向率是负值,主要分布在豫东、豫南和豫北地区;(2)河南省近54年的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157℃/10年,纬度较低的南部地区气温较高,气温较低的地区主要在西部山区,且气温倾向率均为正值;(3)河南省近54年的农业气候生产力总体上呈微弱的上升趋势,农业气候生产力距平变化明显,正距平年份比负距平年份多,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特征,南部农业气候生产力较大,西部的农业气候生产力较小,但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气候生产力呈下降趋势,豫东和豫南地区农业气候生产力上升速率较快,豫西和豫北地区的则下降;(4)河南省农业气候生产力与降水量相关性显著,但与气温的相关性不显著,气候生产力受降水和气温的双重影响,降水量是影响农业气候生产力的主导因素,气候变暖对气候生产力的提高是有利的。随着降水量的逐渐减小,气温的逐渐增加,对农业气候生产力的影响也在进一步加大,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兴修水利来保障农业用水,加强稳固河南省在全国的农业地位。
- 李颜颜康国华张鹏岩何坚坚闫宇航
- 关键词: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