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松

作品数:44 被引量:23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原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建筑科学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文化科学
  • 2篇冶金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8篇残积土
  • 6篇花岗岩残积土
  • 6篇干湿循环
  • 5篇遗址
  • 5篇土遗址
  • 4篇砂土
  • 4篇阻尼
  • 4篇阻尼比
  • 4篇剪切
  • 4篇共振柱
  • 4篇粉砂土
  • 3篇动剪切模量
  • 3篇土力学
  • 3篇稳定性
  • 3篇无侧限抗压
  • 3篇无侧限抗压强...
  • 3篇小应变
  • 3篇力学特性
  • 3篇剪切模
  • 3篇剪切模量

机构

  • 33篇中原工学院
  • 20篇中国科学院武...
  • 9篇河南省文物建...
  • 6篇郑州大学
  • 2篇天津城建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中铁第四勘察...
  • 1篇天津市软土特...
  • 1篇河南财政金融...
  • 1篇中犇检测认证...
  • 1篇河南省诚建检...

作者

  • 44篇尹松
  • 23篇李新明
  • 13篇张先伟
  • 9篇孔令伟
  • 8篇杨爱武
  • 4篇边亚东
  • 4篇陈成
  • 4篇任克彬
  • 4篇穆坤
  • 3篇李新明
  • 3篇王博
  • 2篇袁振霞
  • 2篇乐金朝
  • 2篇李晶晶
  • 2篇曾志雄
  • 1篇周正明
  • 1篇王锦燕
  • 1篇张玉国
  • 1篇樊友杰
  • 1篇王韬

传媒

  • 5篇岩土力学
  • 4篇中原工学院学...
  • 3篇岩石力学与工...
  • 3篇轻金属
  • 3篇公路工程
  • 2篇公路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建筑材料学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冶金教育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创新创业理论...
  • 1篇河南城建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9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循环振动作用下残积土动力变形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为研究压实残积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对不同含水率压实残积土进行改变围压及轴向动应力幅值条件的动三轴试验,得到了不同物理力学条件下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滞回曲线、累积塑性应变发展规律曲线及骨干曲线,分析了动弹性模量随应变的衰变规律,探究了含水率、围压及动应力幅值等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累积塑性应变达到一定值时,压实残积土变形随动应力幅值σ_d的增大增幅明显,但最终表现为弹性安定行为,该特性随含水率的增加逐渐减弱;含水率增加不利于土样变形稳定,而提高围压可抑制该趋势。另外,增湿会加快模量的衰减,并降低残余模量,围压对衰变规律的影响随应变的增大逐渐减小。研究可为花岗岩残积土作为路基填料的施工过程及土体改良提供技术参考。
尹松孔令伟杨爱武穆坤王韬
关键词:花岗岩残积土循环荷载累积塑性变形动弹性模量
土的力学性质环境效应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22年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手段,开发了复杂环境作用下土的力学性质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系统可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装置实现土样反复增湿-脱湿、低温-高温的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模拟炎热多雨和酷暑严寒复杂环境气候对土体力学性状的影响,实现对经历复杂环境作用土样的固结、直剪及三轴试验,测试土的强度及变形特性。虚拟试验操作过程与实体试验基本相同,试验环境相似,互动感受逼真。学生可在虚拟环境中直观体验土样的环境模拟及力学试验过程,克服了实体试验中难实现、成本高昂、受时空限制等困难,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学习和认知复杂环境作用对土体力学性状的影响。
边亚东尹松尹松陈雨婷李新明
关键词:干湿循环三轴试验直剪试验固结试验
压实花岗岩残积土的崩解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以深圳市花岗岩残积土为研究对象,考虑氧化铁含量、含水率及干密度影响,对压实花岗岩残积土进行崩解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压实花岗岩残积土遇水快速崩解,崩解过程中崩解物以小颗粒-碎屑-泥状形式逐渐剥离于土样,直至完全崩解。土的崩解过程主要受氧化铁含量影响,物理状态对其影响程度较小。土的崩解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主要呈先迅速增大后快速减小、迅速增大后保持稳定和出现多个峰值3种模式;最大崩解速率随其氧化铁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随土样含水率和干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土样的完全崩解时间受其含水率的影响程度与其干密度有关,土样干密度较小时,其完全崩解时间变化范围较小,而当干密度>1.50 g/cm^(3)时完全崩解时间随含水率的增大呈增大趋势;相同含水率时,土样的完全崩解时间随干密度的增大逐渐增大。
尹松白林杰李新明付英杰王玉隆
关键词:道路工程花岗岩残积土氧化铁干密度含水率
赤泥基粉砂土击实水敏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为研究不同改良材料下赤泥基粉砂土的击实水敏特征,开展了不同水泥、石灰和粉煤灰掺量下的赤泥基粉砂土击实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赤泥掺量的增大,粉砂土的最优含水率随之增大,最大干密度先增大后减小,赤泥掺量为8%时最大干密度达到峰值;赤泥基粉砂土整体水敏性较强。掺入水泥和二灰(石灰、粉煤灰)可对赤泥基粉砂土形成物理和化学改良作用,改善其击实水敏性。随水泥与二灰掺量的增加,赤泥基粉砂土最优含水率逐渐增大,最大干密度逐渐减小;同等赤泥掺量下,二灰改性赤泥基粉砂土的最大干密度均小于水泥改性赤泥基粉砂土。水泥与二灰对赤泥基粉砂土的水敏性均有改善作用,但当其掺入量过大时,土的水敏性增强。二灰对于赤泥基粉砂土的水敏性改善效果优于水泥,采用二灰改性赤泥基粉砂土更利于该类材料的施工含水率控制,减少施工能耗。
尹松王玉隆黄家宁刘鹏飞李新明
关键词:赤泥粉砂土最优含水率最大干密度
酸环境下石灰-偏高岭土改性遗址土的强度及色差分析
2023年
采用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扫描电镜观测、色差分析和强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酸环境下石灰-偏高岭土(L-MK)及天然水硬性石灰(NHL)改性遗址土强度与色差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其微观机制.结果表明:随着酸环境下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L-MK改性遗址土强度先增后减,而NHL改性遗址土则单调递减,且经历20次干湿循环后L-MK改性遗址土强度为NHL改性遗址土强度的1.6倍以上;与原样遗址土相比,8%偏高岭土掺量下L-MK改性遗址土色差最小,且小于8%及10%NHL改性遗址土,L-MK与NHL改性遗址土强度变化规律的差异性与水化产物水化硅酸钙(CSH)的稳定性及CaSO_(4)·2H_(2)O等膨胀性物质的生成量有关,采用L-MK替代NHL应用于土遗址修复领域是可行的.
李新明武迪张浩扬尹松尹松
关键词:土遗址干湿循环
混凝土结构“连续倒塌”仿真试验教学被引量:1
2019年
学生全程参与一榀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连续倒塌评估虚拟仿真试验,对未做防连续倒塌设计的平面框架结构瞬时“拿掉”底层竖向结构单元后,出现的倒塌破坏结果与理论分析的结果相符。学生参与这种可视化的仿真试验,清楚地理解连续倒塌过程的发生机制和破坏现象,扩展了知识面,对防连续倒塌的概念掌握得更加牢固。同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了工程素质、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杨小卫尹松王锦燕张玉国刘晓爽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连续倒塌教学方法
掺钢渣土强度的干湿循环劣化效应及机理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以掺钢渣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透水石上吸水-自然风干"方法模拟路床材料的干湿循环状态,研究了掺钢渣土强度的干湿循环劣化性能,从强度破坏模式与微观机理分析石灰对钢渣活性激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试件含水率呈增大趋势并趋于稳定,变化幅度在3%以内。掺钢渣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劈裂强度的干湿循环劣化效果明显,其中石灰土的衰减幅度最大,分别为59.5%与55.3%,石灰钢渣土最小。劈裂抗拉强度与无侧限抗压强度比值结果发现,石灰土与石灰钢渣土随干湿循环次数变化,该比值f_t/f_(cu)基本稳定,在12.3~19.4之间,但钢渣土f_t/f_(cu)均小于12.8;钢渣土劈裂抗拉强度衰减幅度显著高于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更能反映钢渣土的干湿循环劣化性能。干湿循环后掺钢渣土试件抗压强度与试件核心区的干湿循环劣化程度密切相关,而劈裂强度则更多的反映试件外围部分的强度特征。对比钢渣土与石灰钢渣土强度形成机理,验证钢渣在碱性环境中更易形成强度大的沸石类矿物。在工程应用中,建议掺入适量石灰。
李新明尹松乐金朝
关键词:钢渣路床干湿循环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
花岗岩残积土填料路用工程特性室内试验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为了研究花岗岩残积土的路用工程特性,通过击实试验、承载比CBR试验、固结试验以及室内基床系数试验分析了该类材料压实性能及基本力学特性,对压实度为92%的最优含水率和饱和压实土样进行了循环加载试验,研究了动力荷载作用下土体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花岗岩残积土在K为91%97%时压实功效率较高,提高压实度对于增强土体局部抗变形能力较为有效;采用室内三轴法得到的基床系数K30值为188.25 MPa/m;最优含水率下花岗岩残积土动力变形稳定性较好,但含水率增加会大幅度增加土体塑性变形,降低土的动弹性模量,不利于变形稳定。所以作为路堤填料,应考虑作为受气候与动荷载影响较小的下路堤备用填料,作为铁路路堤本体及公路上、下路路床填料,应在进行土性改良且满足要求的论证基础上取舍。研究成果可为花岗岩残积土填料的工程应用及土体改良提供技术参考。
尹松孔令伟杨爱武穆坤
关键词:花岗岩残积土基床系数累积塑性应变动弹性模量
电炉钢渣路床材料安定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钢渣陈化龄期与钢渣粒径对钢渣安定性影响较大。以舞钢电炉钢渣为研究对象,分析钢渣陈化龄期、钢渣粒径对游离氧化钙f-CaO、粉化率等影响规律,结合CBR膨胀量综合评价电炉钢渣路床材料体积稳定性。结果表明:电炉钢渣f-CaO含量较转炉钢渣低;随陈化龄期延长,电炉钢渣f-CaO含量呈减小趋势。各粒径范围钢渣粉化率均随陈化龄期增长呈下降趋势,但不同粒径钢渣粉化率相差较大,粒径大的钢渣颗粒较粒径小的颗粒粉化率大。钢渣CBR膨胀量随陈化龄期的增加而减小,随钢渣粒径的增大而单调增大。与路床设计4%石灰土相比,掺8%钢渣稳定土CBR膨胀量较小,工程应用验证了钢渣用于处治路床材料的可行性。
李新明张小旺乐金朝尹松
关键词:钢渣安定性粒径
原状膨胀土剪切力学特性的应变速率效应
2022年
为研究应变速率对原状膨胀土力学性状的影响,通过GDS三轴试验系统进行了不同速率和围压下的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分析了应力-应变曲线、孔隙水压力、剪切强度以及破坏模式随应变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应变速率下,膨胀土应力-应变曲线均呈应变硬化型。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不排水剪切强度单调递增,引入应变速率参数ρ0.9后发现,不排水强度增长率为14.3%~23.2%,平均值为18.4%。低围压下,应变速率对孔隙水压力影响较小,随着围压的增大,孔隙水压力的发展趋势由软化型转变为硬化型,孔隙水压力峰值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原状膨胀土应变速率效应与其多裂隙性密切相关,破坏形式表现为小应变速率下主剪切带与次剪切带共存,大应变速率下仅有主剪切带,裂隙或多剪切带的出现强化了膨胀土强度的应变速率效应。
李新明贾亚垒王志留尹松
关键词:原状膨胀土应变速率孔隙水压力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