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丹丹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流感
  • 3篇流感病毒
  • 3篇病毒
  • 2篇酶联
  • 2篇酶联免疫
  • 2篇酶联免疫吸附
  • 2篇酶联免疫吸附...
  • 2篇免疫吸附
  • 2篇PCR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综...
  • 1篇英文
  • 1篇中和抗体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结构
  • 1篇体外
  • 1篇体外筛选
  • 1篇体外筛选模型
  • 1篇天然化合物

机构

  • 5篇南京大学
  • 4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西奈山伊坎医...

作者

  • 5篇刘丹丹
  • 4篇焦永军
  • 4篇宋勇春
  • 4篇祁贤
  • 1篇卞倩
  • 1篇陈婷婷
  • 1篇李志锋
  • 1篇董磊
  • 1篇黄振
  • 1篇景键
  • 1篇郁炜
  • 1篇王晔
  • 1篇余可

传媒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生理学报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甲型H7N9流感病毒多重PCR-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建立一种快捷灵敏的禽流感病毒PCR-ELISA检测技术。方法针对禽流感病毒M基因(M)、H7基因(H7)、N9基因(N9)3个基因片段的保守序列,通过生物素与地高辛的特异性标记,最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反应判断PCR扩增的有无。结果M、H7、N9 3个基因片段所能检测的最低拷贝数分别为1.43×103copy/μl、1.04×102copy/μl、8.80×103copy/μl,其敏感度比普通PCR扩增提高了10倍~100倍,且不同流感病毒亚型之间、不同种属病毒之间均不存在交叉反应现象。另外还检测了114份临床标本,结果与鸡胚培养匹配率达100.0%。结论本文通过特异性和敏感性实验显示此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操作简单,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流感病毒的实验室检测。
章倩云焦永军刘丹丹祁贤宋勇春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
人季节性流感病毒H1、H3、B型PCR-ELISA分型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建立快捷灵敏的季节性流感病毒PCR-ELISA检测技术.方法 根据甲型流感病毒M基因(M)、H1和H3亚型的HA基因(H1-HA、H3-HA)、乙型流感病毒的NS基因(B-NS)保守序列设计引物探针,通过生物素与地高辛的特异性标记,最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判断PCR扩增的有无.结果 M、H1、H3、B-NS四个基因片段所能检测的最低拷贝数分别为:1.43×103、8.67×102、3.86×103、5.45×103拷贝/μl,其敏感度比普通PCR扩增提高了10倍,且不同流感病毒亚型之间、不同种属病毒之间均不存在交叉反应现象.另外还检测了104份临床标本,本文所建立的PCR-ELISA方法的检测结果与细胞培养完全一致.结论 本文通过特异性和敏感性实验显示此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操作简单,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流感病毒的实验室检测.
章倩云刘丹丹焦永军祁贤宋勇春
关键词:流感病毒
一种提高海兔神经节成像清晰度的清晰化技术(英文)
2017年
无论在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中,提高神经环路的成像效果对于神经环路的功能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一种新的基于鼠脑的成像技术——清晰化技术(CLARITY),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它运用到其它物种中。这里我们将改进过的清晰化技术应用于无脊椎动物海兔的神经节的清晰化成像中。改进之处包括为海兔神经节修改了水凝胶溶液配方并设计了一个专用的容器。我们使用预先经过免疫组化处理的神经节,再使用改进的清晰化技术。我们采用荧光和共聚焦成像检查这些技术的相容性以及成像效果的改善程度。结果显示,这种改进过的清晰化技术确实可以使样本更清晰,并且进一步提高了海兔神经节中神经肽CP2免疫阳性神经元的清晰度。例如,这种方法提高了神经节深处的一些弱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可视化效果。这种改良方法使得清晰化技术不仅更适合海兔整体神经节的结构成像,也会对其它的无脊椎动物神经节的成像起到帮助作用。
陈婷婷郁炜刘丹丹余可陈宋安王晔杨少忠贾若楠郑予桐黄振Ferdinand S Vilim董磊Elizabeth C CropperKlaudiusz RWeiss景键
关键词:神经结构海兔免疫组化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中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2016年
本文旨在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患者中和抗体进行定性和效价评估,建立中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用96孔微量培养板培养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E6)并接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以抗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P)单克隆抗体为一抗,使用间接ELISA检测SFTSV NP,根据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判断阳性孔数,采用ReedMuench方法计算病毒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50%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TCID_(50)),以反映SFTSV在Vero-E6细胞中的复制水平。ELISA检测中和抗体作用后的病毒残余量,可间接反映中和抗体的作用效果并进行定量。应用以上建立的微量中和-ELISA对10例SFTS患者的双份血清进行中和抗体效价测定,8例患者恢复期血清效价较急性期增高4倍以上,7份患者恢复期血清效价达1∶1 280,急性期血清效价最高为1∶640。结果提示,本研究建立的ELISA操作简便,结果判定客观,所需时间短,可用于临床血清抗体诊断,也可用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效果临床评价等。
刘丹丹焦永军章倩云李志锋祁贤宋勇春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和抗体
抗流感病毒天然化合物体外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建立抗流感病毒天然化合物体外筛选模型。方法以扎那米韦为阳性药物,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三磷酸腺苷荧光检测(ATPlite)技术,建立基于细胞培养的天然化合物抗流感病毒体外筛选模型,测定205种天然化合物的细胞毒性及其抗流感病毒活性。结果成功构建抗流感病毒天然化合物细胞体外筛选模型,以扎那米韦验证,流感病毒被有效抑制,对A型流感病毒的IC50为0.002 8μmol/L,对B型流感病毒的IC50为0.057μmol/L。205种天然提取化合物中,有143种无显著细胞毒性,应用体外模型筛选,未检出有抗流感活性的化合物。结论成功建立基于ELISA法和ATP荧光法的体外抗流感天然化合物细胞筛选模型,可用于抗流感药物大规模筛选。
章倩云卞倩刘丹丹焦永军祁贤宋勇春
关键词:流感病毒抗流感病毒活性天然化合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