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艳
- 作品数:17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断层虚位错模式揭示的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S)6.9地震前的地电阻率变化
- 2024年
- 选取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S)6.9地震震中400 km范围内四个地电阻率观测台站的观测精度高、具有稳态年变、震前无显著干扰的地电阻率ρ_(s)观测数据,结合ERA5同化数据集中的多层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含量,在利用多项式拟合获取各台站(或测道)地电阻率正常年动态的基础上,分析了门源地震前地电阻率的异常变化。结果显示:金银滩台EW测道、武威台NS测道和山丹台EW测道、N45°W测道震前存在超阈值的异常变化,并呈现各向异性特征。基于断层虚位错模式分析了地电阻率异常变化与孕震过程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金银滩台震前处于压缩区并受到NNE方向的挤压,与主压应变近似正交的EW测道于震前10个月出现负异常;同样位于压缩区的武威台,受到了ENE向的挤压,NS测道的地电阻率在孕震早期(震前13个月)以负异常为主,孕震中晚期(震前3个月)出现了正异常;山丹台,位于膨胀区,受到近似NS向的拉张,与主张应变平行的NS测道未发现异常,但EW测道震前一年地电阻率出现正异常,N45°W测道的地电阻率也在震前半年左右出现超阈值并呈正异常。此外,金银滩台、山丹台和武威台距离门源地震震中的距离分别为92 km,113 km和139 km,相应的地电阻率异常最大变化幅值分别为−3.0σ,2.2σ和−2.1σ。此外,门源地震前地电阻率异常变化的时空特征与岩石实验结果及理论模型一致,也符合震源区应力应变积累程度较高、向外围方向逐渐衰减的分布特征。由此推断,2022年门源M_(S)6.9地震前地电阻率的时空变化可能与区域介质变形及应力变化有关。
- 李新艳解滔曾宪伟卫定军崔瑾李霞
- 关键词:地电阻率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年变化
- 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及其余震前后b值变化
- 2024年
- 收集2012年1月1日—2023年2月8日四川泸定地区(29.28°~30.04°N,101.82°~102.28°E)记录的地震资料,利用最大似然法进行b值的空间扫描,揭示泸定主震区及周边区域b值的时空变化特征。计算结果显示,2022年泸定6.8级地震前5个月,主震区及其东南区b值出现加速下降变化,可能预示着局部岩石受力变形接近临界状态;5.6级强余震前,震中区b值仍然维持低值异常,显示出区域内的应力水平仍然偏高,预示着可能会发生强余震;5.6级余震发生后,异常区域明显缩小但未消失,预示着余震可能还将持续,但再次发生强余震的可能性较小。
- 李蒙亚曾宪伟姚华建李新艳张志杨硕
- 关键词:B值地震危险性
- 联合空基与地基观测数据揭示2017年新疆精河M_(W)6.3地震震前多参数时空关联及可能的物理机制被引量:1
- 2022年
- 地震震前多参数异常及其时空关联性的回顾性分析是深入认识地震孕震过程,探究多参数异常变化可能物理机制的关键.因此,本文以空基数据包括地表温度、空气温度、潜热通量、晴空长波辐射和地基数据包括钻孔温度、水溶氡气、水溶氦气、钻孔形变作为研究参数,提取2017年新疆精河M_(W)6.3地震震前各参数时空异常变化,分析多参数异常变化之间的时空关联并探究其可能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精河地震前多个参数显示出异常变化.空基参数异常主要分布在震中西/西南部及北/东北部,最大异常分布出现在地震前一个月,且对应的异常变化高值区位于震中附近.钻孔温度未出现异常变化,水溶氦气显著异常变化出现在地震前四个月,水溶氡气显著异常变化则出现在地震前一个月,钻孔形变NE-SW分量压缩速率加快,NW-SE则由压缩状态转为拉张状态.空基和地基观测参数的异常变化在时间序列上呈现明显的链式过程,钻孔形变为第一个异常变化参数,水溶氡气为最后一个,异常集中变化时段在7月10日至7月15日.此外,钻孔形变NW-SE方向由压缩转为拉张的时段与空基参数异常变化时段相一致.在空间分布上,地表温度、空气温度和长波辐射异常分布范围与研究区应力积累区域吻合,而潜热通量异常空间分布则主要受区域地形因素影响.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精河地震震前多种参数异常变化可能的物理模型为正极空穴模型.
- 吴玮莹单新建屈春燕李新艳朱治国姜卫平
- 一种网络异常报警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网络异常报警装置,包括后外壳,以及设于所述后外壳前的外壳前框,所述后外壳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磁感应仓、网络检测仓、无线信号传输仓、接口仓,所述后外壳内设有网络显示装置,所述网络显示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磁感...
- 李蒙亚曾宪伟李新艳储翔王静崔瑾贺嘉伟杨硕
- 贺兰山东麓断裂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
- 2023年
- 以贺兰山东麓断裂带内地下水为研究对象,运用Piper三线图、离子比值等方法对研究区内丰水期与枯水期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断裂与水化学组成及地震活动的关系,并建立贺兰山东麓地区地下水成因模型。结果表明:(1)区域地下水总体偏弱碱性,阳离子以Ca^(2+)和Na^(+)为主,阴离子以HCO^(-)_(3)和SO^(2-)_(4)为主;(2)区域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高程为1.07~2.04 km。Na-K-Mg三角图显示,研究区地下水为“未成熟水”。绝大多数水样的矿物饱和指数SI<0,表明区域地下水中各个离子含量大体处于未饱和状态。利用温标法估算该区域地下水的热储温度为74.6℃~114.1℃,循环深度为1.7~2.8 km;(3)地下水样中的Sr、Ba、Li等微量元素富集因子EF>1,富集程度高,其余大部分微量元素含量较低,说明当地地下水为未成熟水,矿化度低,水岩反应程度不强。(4)研究区地下水出露点主要沿贺兰山东麓断裂展布,水温、矿化度、矿物饱和指数及水循环深度呈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水化学组分高值区内小震活动频度高但强度弱。(5)研究区地下水在附近山区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在地下循环过程中被大地热流加热,期间与围岩发生一系列水岩反应,后沿断裂上升以温泉的形式出露地表。
- 王晓涛丁风和张燕霞李新艳贺嘉伟
- 关键词: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氢氧同位素微量元素
-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前地电阻率异常特征及机理分析
- 2024年
-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县发生了M_(S)6.2破坏性地震,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震前1年左右开始,震中400 km内5个具有稳态观测的地电阻率台站多个测道陆续出现了不同形态的异常变化,其中甘肃武胜驿台、定西台、通渭台(包括地表和井下)和武威台表现为以年变幅减小/快速下降变化为主的负异常,武都台则表现为年变幅增大的正异常.本文基于ERA5同化数据集中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定量化拟合了不同水热条件下各台站/测道正常年变形态,在此基础上排除了测区环境变化对异常形态影响.结合岩石物理实验结果和断层虚位错模式,讨论了地电阻率异常变化与孕震过程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存在负异常变化的武胜驿台、定西台、通渭台和武威台位于地震孕育过程产生的挤压增强区,而存在正异常变化的武都台处于相对膨胀区.求解了存在地电阻率异常变化区域GNSS面应变时间序列,结果发现,在地电阻率负异常变化台站附近的变形单元内以面压缩为主,而在正异常变化的武都台附近,变形单元内以面拉张为主.GNSS面应变揭示的介质变形特征与虚位错模式中的挤压增强区和相对膨胀区相吻合,表明了5个台站地电阻率变化与此次积石山M_(S)6.2地震孕育过程之间可能存在“介质变形-地电阻率变化”形式的关联.
- 李新艳李新艳解滔曾宪伟刘小鹏曾宪伟
- 关键词:地电阻率年变化土壤水分介质变形
- 首都圈地区土壤气Rn,Hg,CO_2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33
- 2017年
- 对首都圈地区跨18条活动断裂的35条剖面进行了土壤气浓度和通量测量,结果显示:各测量剖面土壤气Rn,Hg和CO2的浓度平均值分别为3.2—45.0kBq/m^3,3.9—24.9ng/m^3和0.154%—2.175%;其通量平均值分别为3.8—152.1 mBq/(m^2·s),0.1—42.6ng/(m^2·h)和8.5—89.4g/(m^2·d).研究区土壤气Rn,Hg和CO_2的浓度和通量均呈东高西低的变化趋势,与首都圈地区由西至东应力水平增高、地壳厚度逐渐减薄、沉积层厚度增大、地震活动逐渐增强等趋势相对应,这表明首都圈地区土壤气的区域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受控于上地壳物质结构、深部气体补给和地震活动,同时也受到自然环境及土壤类型的影响.
- 王喜龙李营杜建国陈志周晓成李新艳崔月菊王海燕张志宏
- 关键词:土壤气地球化学背景场首都圈
- 基于断层虚位错模式分析2015年内蒙古阿左旗M_(S)5.8地震前地电阻率变化被引量:1
- 2022年
- 2015年4月15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发生M_(S)5.8地震,震中300 km范围内存在4个地电阻率观测台.其中,距离震中约67 km的宁夏石嘴山台地电阻率NW45°(NW)向自地震发生前1年开始出现年变幅减小的低值破年变现象,且该测向与地震最大主压应力轴方位近于垂直.本文通过褶积拟合分析,发现该变化与降雨和气温的变化无关;计算地电阻率归一化月速率显示,自2014年1月开始,归一化月速率出现快速下降,7-12月超过了异常阈值-2.4,到震前又快速恢复,这与众多震例研究结果一致;基于断层虚位错模型,模拟了震前震中附近面应变和主应变的变化,发现石嘴山台处在压缩区,且受到NE向挤压.而其他无变化的台站均位于面应变影响范围以外,与岩石物理实验中应力挤压引起地电阻率呈现下降变化的结果一致.因此,石嘴山台地电阻率的异常变化很可能是阿左旗地震前区域应力变化的反映.
- 李新艳曾宪伟卢军马禾青崔瑾卫定军
- 关键词:地电阻率各向异性
- 汶川地震相关的断裂带含碳气体排放量估算被引量:2
- 2017年
- 断裂带是地下气体向上运移的有利通道,地震活动会加剧地下气体沿断裂带向上运移,释放到大气中。本文利用卫星高光谱遥感技术,初步估算了汶川地震伴随的大范围含碳气体(CH_4、CO和CO_2)的排放变化总量。结果显示,龙门山断裂带长期不断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含碳气体,汶川地震的发生导致在短时间里龙门山断裂带向大气中至少多排放了4740t CO、8549t CH_4和87.15 Mt CO_2。地震活动造成的断裂带含碳气体排放不可忽视,是地质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气环境效应有重要影响。
- 崔月菊杜建国李新艳孙凤霞邹镇宇
- 关键词:CH4CO2地震
- 2015年4月15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MS5.8地震前后CH4和CO变化
- 地震活动会促进地下气体的释放。2015年4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发生的M5.8地震(39.8°N, 106.3°E)位于南北地震带北段,处在鄂尔多斯西缘,是青藏地块、阿拉善地块和鄂尔多斯地块的交汇部位。新...
- 崔月菊李新艳仵柯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