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白塞病
  • 3篇软骨
  • 3篇软骨细胞
  • 3篇琼脂糖
  • 3篇维拉帕米
  • 3篇细胞
  • 3篇骨关节
  • 3篇骨关节炎
  • 3篇骨细胞
  • 3篇关节
  • 3篇关节炎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聚糖
  • 2篇三维模型
  • 2篇维模型
  • 2篇聚糖
  • 2篇溃疡
  • 2篇TH17/T...
  • 2篇肠溃疡
  • 1篇性别

机构

  • 11篇复旦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作者

  • 11篇罗丹
  • 11篇管剑龙
  • 7篇邹峻
  • 7篇申艳
  • 6篇蔡剑飞
  • 3篇陈永
  • 2篇马海芬
  • 2篇鲍华芳
  • 1篇沈海敏
  • 1篇徐沪济
  • 1篇黄东辉
  • 1篇闾坚强
  • 1篇林伟龙
  • 1篇范永前
  • 1篇刘文静

传媒

  • 4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医学争鸣

年份

  • 2篇2021
  • 4篇2017
  • 5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械应力联合维拉帕米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琼脂糖三维模型细胞外基质代谢的作用
目的:通过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琼脂糖施压模型机械施压及联合维拉帕米干预,研究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变化.方法:选取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置换术后胫骨平台软骨,分离软骨细胞,制作软骨细胞-琼脂糖三维模型,设置空白对照组、施压...
罗丹管剑龙
关键词:骨关节炎软骨细胞蛋白聚糖维拉帕米
白塞病合并肠道病变的临床回顾性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白塞病合并的肠道病变类型,为进一步诊治白塞病合并肠道病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401例完成纤维结肠镜检查的白塞病患者的基本资料、肠镜、病理及血液学检查情况,对肠道病变进行统计描述,并分析不同肠道病变的部位及血液学指标的差异。结果401例白塞病患者中有肠道改变者88例(21.95%)。肠溃疡(包括活动期及愈合期)52例(12.97%),以回盲部多见,其中62.86%(占白塞病患者5.49%,22/401)未诉胃肠道相关症状。溃疡活动期炎症指标较愈合期高,其中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腺瘤(包括管状腺瘤、锯齿状腺瘤、绒毛状腺瘤)33例(8.23%),以直、乙状结肠,尤其是直乙交界处最为常见;腺瘤主要发生于年龄较大者,与白塞病无肠道病变或合并溃疡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00),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amma-glutansferase,GGT)及尿酸(uric acid,UA)升高,临床实验室检查差异与年龄增高相关。另见2例大肠黑变病及1例盲肠憩室。结论白塞病合并肠溃疡或腺瘤占相当一部分比例,且白塞肠病或白塞病合并腺瘤患者常未诉相关症状,故行常规肠镜检查对白塞病的诊治是必要的。
陈永刘文静邹峻罗丹蔡剑飞管剑龙
关键词:白塞病肠溃疡腺瘤结肠镜
白塞病375例临床特点及其不同性别的临床异质性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我国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人群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性别BD患者间的临床差异。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住院确诊为BD的3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系统受累及不同性别间的临床表现差异。结果:375例BD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38±13)岁,平均病程为(7.69±7.39)年。口腔溃疡是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98.9%),其后依次为外阴溃疡(64.5%)、结节性红斑(41.6%)及眼部受累(38.7%)。BD患者的首发症状中,口腔溃疡最常见(85.3%),其后依次为结节性红斑(5.3%)、眼炎(3.2%)、生殖器溃疡(2.1%)、胃肠道溃疡(1.9%)、关节炎/关节痛(1.9%)及发热(0.3%)。临床表现上,男性BD患者的眼部病变及毛囊样皮疹明显多于女性患者(P<0.001,P=0.001)。女性BD患者的外阴溃疡发生率明显多于男性(P=0.040),女性的血液系统受累亦明显多于男性(P=0.024)。BD患者的葡萄膜炎和肠溃疡一般不并存。女性BD患者红细胞沉降率、IgG及IgM升高比例明显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12、0.009)。结论 :BD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累及多个系统,且存在性别差异。
申艳罗丹鲍华芳蔡剑飞邹峻管剑龙
关键词:白塞病性别
白塞病合并8号染色体三体22例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分析8号染色体三体异常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12年10月至2020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的22例8号染色体三体BD的住院患者,并检索中英文文献库中BD合并8号染色体三体的患者共46例,对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2例8号染色体三体的BD患者中,男5例、女17例;平均发病年龄(45.6±11.4)岁。临床特点包括复发性口腔溃疡(100%),外周血细胞减少(100%),外阴溃疡(86.4%),皮肤损害(63.6%),针刺反应阳性(46.4%)和关节炎(27.3%)。所有患者均出现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异常,5例表现符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22.7%),15例合并肠道溃疡(68.2%),1例(4.5%)头颅MRI发现左侧小脑半球异常信号灶(约20 mm×15 mm)、灶周水肿,可能为低级别胶质瘤所有患者均无眼睛、心脏和血管受累。与文献检索的46例患者比较,我院收治的22例患者仅合并MDS的比例不同(P<0.001),其余表现均相符。5例患者表现符合MDS(22.7%),其余17例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骨髓细胞形态异常,合并MDS与不合并MDS患者临床指标进行比较,血红蛋白有显著差异(P<0.05),发病年龄、性别、肠溃疡、白细胞、血小板、ESR、CRP等均无明显差异。与不合并8号染色体三体BD的患者比较,合并8号染色体三体的患者女性占多数(P=0.040),眼睛损害少见(P=0.033),肠溃疡多发(P<0.001)以及更易合并MDS(P<0.001),两组患者的口腔溃疡、外阴溃疡、关节炎、皮肤损害、神经系统病变、血管病变以及心脏病变均无显著差异。结论8号染色体三体的BD患者常见外周血细胞减少症和肠溃疡,在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别于典型的BD或MDS。
马海芬申艳罗丹蔡剑飞邹峻管剑龙
关键词:8号染色体三体肠溃疡
中医脾实质乃“pancreas”而非“spleen”被引量:19
2017年
长期以来,中医所谓的"脾"所指的脏器备受争议和误解,导致医学工作者(西医)对中医脾及相关理论的费解;而中医工作者以中医基础理论中"脾"不特指具体的解剖部位、而强调功能的解释又难以自圆其说。本文从解剖学、经络学说、"脾"的功能并援以糖尿病和白塞病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论证,阐述"脾"实质为pancreas,即现代医学的胰腺,而并非spleen。
陈永蔡剑飞邹峻罗丹管剑龙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白塞病脾虚痰湿
机械应力和维拉帕米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琼脂糖三维模型蛋白聚糖代谢的作用
罗丹管剑龙
二甲双胍干预皮肤黏膜型白塞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索二甲双胍对白塞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记录15例活动期白塞病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入院时、出院时临床症状、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肝肾功能、血糖水平,作历史对照;并随访3月,记录疾病控制情况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出院时临床症状均得到控制,口腔溃疡评分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00 0),每月复发次数,较入院前明显下降(P=0.000 1).患者治疗炎症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沉和Ig A明显下降(P<0.05).患者出院时,未发现二甲双胍对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明显影响,未发现对肝肾功能及血糖影响.同时发现患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治疗后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升高(P<0.05).6例(40%)患者出现腹泻,4例(27%)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2例(13.3%)患者出现乏力,尚可耐受.结论:二甲双胍可降低白塞病皮肤黏膜病变复发率,降低活动期血沉、C-反应蛋白,可能是白塞病治疗可供选择的药物之一.
陈永罗丹邹峻申艳蔡剑飞鲍华芳管剑龙
关键词:白塞病二甲双胍炎症副作用
疑似白塞病的副肿瘤天疱疮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副肿瘤天疱疮(paraneoplastic pemphigus,PNP)是一种获得性大疱性疾病,常伴随Castleman病、胸腺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发生[1]。PNP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常与肿瘤相关,发病机制尚不清楚。PNP表现多样,可出现皮肤、黏膜溃烂,口腔、生殖器常见,亦可出现糜烂性眼结膜炎,故较易误诊为白塞病(Behcet disease,BD)。由于个体临床特征差异性较大,诊断较为困难,常需要风湿免疫科、皮肤科、肿瘤科和耳鼻喉科等联合诊断。
马海芬申艳罗丹蔡剑飞邹峻管剑龙
关键词:副肿瘤天疱疮白塞病误诊
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在肠白塞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探讨Th17/Treg在肠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参照1987年日本学者制定的BD诊断标准和2009年韩国学者提出的肠BD诊断标准,共入选肠BD32例,同时选择21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疾病活动度采用2011年韩国学者制定的肠BD活动性评分系统(DAIB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7、IL-23、IL-35和IL-10。应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与健康人比较,肠BD组Th17细胞相关的IL-17[(581.77±260.37)pg/mL vs.(172.72±33.44)pg/mL,P=0.000]和IL-23[(588.31±192.14)pg/mL vs.(340.84±112.26)pg/mL,P=0.000]水平升高,Treg细胞相关的IL-35[(875.86±436.12)pg/mL vs.(183.19±60.84)pg/mL,P=0.000]和IL-10[(463.85±299.96)pg/mLvs.(84.47±51.06)pg/mL,P=0.000]水平升高。IL-17和IL-23水平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DAIBD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Th17/Treg细胞可能在肠B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罗丹申艳邹峻管剑龙
关键词:肠白塞病细胞因子
IL-35对活动期白塞病患者Th17/Treg细胞表达的初步研究
研究目的: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 35,IL-35)是Treg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在体外能直接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增殖,由EBI3和P35二个亚基构成,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
罗丹申艳管剑龙
关键词:白塞病活动期TH17/TREG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