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红伟

作品数:7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收入分配
  • 2篇收入差距
  • 2篇经济增长
  • 1篇制度公平
  • 1篇人类社会
  • 1篇三步法
  • 1篇社会
  • 1篇实证
  • 1篇收入分配差距
  • 1篇收入分配公平
  • 1篇收入分配制度
  • 1篇经济发展
  • 1篇经济增长效率
  • 1篇跨国
  • 1篇跨国数据
  • 1篇公平
  • 1篇合力论
  • 1篇横截
  • 1篇横截面
  • 1篇分配公平

机构

  • 7篇澳大利亚国立...
  • 7篇厦门大学

作者

  • 7篇邵红伟
  • 5篇靳涛

传媒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科学
  • 1篇当代经济科学
  • 1篇经济学家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跨国横截面和面板数据的再实证被引量:26
2016年
一个经济体现代化进程中的收入分配如何演变是学术界持续争论的问题。本文先从现代化进程中的二元结构转变和制度变迁角度对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作理论说明。面对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持续矛盾的实证结果,在Ahluwalia开创性地采用跨国数据回归倒U曲线40年后,本文利用世界银行WDI数据库中149个国家和地区1981—2013年的国际横截面和面板数据,使用混合回归、固定效应、差分GMM和系统GMM等多种估计方法对倒U曲线进行再实证,结果显示:最新的数据和方法仍然支持倒U曲线,说明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揭示了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收入分配演变的一般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倒U曲线在中国的实践,发现中国大致在2011年以后已经进入库兹涅茨拐点区,收入差距会在一定时期内维持稳定。只要在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加快结构转变和制度完善,收入差距有望逐渐缩小。
邵红伟靳涛
关键词:收入分配跨国数据
如何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推进保障机会平等的制度公平被引量:5
2017年
本文把理想状态的制度概括为制度公平,制度公平不仅能实现经济增长效率,而且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所以效率与公平统一于制度公平。运用德国Bertelsmann基金编制的社会公平指数,该结论得到了OECD和EU国家的实践支持,社会公平指数越高的国家,不仅有更高的人均GDP水平,而且有更小的收入差距。所以,进行制度公平建设,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既促进经济增长,又缩小收入差距,实现效率和公平双目标。
邵红伟
关键词:经济增长效率收入分配公平制度公平
收入分配差距根源研究--基于三步法收入分配分析框架被引量:1
2016年
在总结收入分配思想史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收入分配分析框架:第一步,起点分析,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制度、技术和结构等是形成收入差距的间接原因;第二步,过程分析,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分别按照其对生产的贡献获得了财产收入和劳动收入,这是形成收入差距的直接原因;第三步,结果分析,各个家庭总收入的相对分布形成了一个经济体的整体收入差距,可以分解为自然性收入差距、制度性收入差距、结构性收入差距和其它收入差距。一个经济体应通过公平的制度建设尽量消除制度性收入差距和结构性收入差距,使收入差距主要由自然性收入差距形成,基本服从正态分布且具有完全流动性。
邵红伟靳涛
关键词:收入分配
最优收入分配制度探析——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倒“U”形影响的启示被引量:18
2016年
本文总结了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区分了两极分化、平均主义和正态分布的收入分配结构各自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倒"U"形的假说,并且用近30多年的国际横截面和面板数据,用各种估计方法实证了这一理论假说。然后结合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总结了最优的收入分配制度,最优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由序列保证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制度组成的完整制度体系,其目标是实现收入分配的正态分布且具有完全流动性,这种收入分配结构不仅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而且符合人类天性,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此外,本文考察了中国现当代以来的收入分配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为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善提出了有益的政策建议。
靳涛邵红伟
关键词:收入分配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是必然还是或然——力量对比决定的一般趋势和特殊演变被引量:5
2016年
面对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在学术界的持续争论,本文将收入分配差距按其形成原因分解为自然性收入差距、制度性收入差距和结构性收入差距,说明一个经济体的收入差距走势取决于制度公平与不公平的力量对比,以及由技术创新引起的"领跑"与"追赶"的力量对比。在此基础上,科学地解释了库兹涅茨倒U曲线、正U之谜和东亚奇迹,并对各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演变进行了最新的经验观察,得出结论: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代表了人类社会由传统向现代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收入差距演变的一般趋势,但并非必然趋势。进行公平的制度建设,加快对传统的现代化改造,选择能增加低收入人群就业和收入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缓解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使库兹涅茨拐点尽早到来。
邵红伟靳涛
经济发展合力论:一个经济发展分析框架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综合以前各个学派、各个学者关于经济发展的见解,认为经济发展是由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各个方面相互作用的合力决定的。这个系统包括形成人与人的关系的制度,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形成人与物的关系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经济活动本身的内容和结构;以及经济活动的承载平台,如自然地理、资源能源、基础设施、虚拟经济、历史背景、国际环境等。社会经济系统中的技术和制度会相互作用,技术创新会提高生产力,引起制度变迁,良好的制度创新也会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生产力提高,技术创新和制度变迁在相互影响中共同决定经济发展。
邵红伟靳涛
关键词:经济发展
三次制度革命和“根制度”变迁——对人类社会长期制度演化的思考
2017年
制度作为型塑人和人类社会的基础因素,其确立人际关系的原则是整个制度体系的根基,称为"根制度","根制度"决定制度体系的性质。通过三次制度革命,人类社会的"根制度"不断升级,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第一次制度革命是社会、国家和制度产生,使人类走出了"霍布斯丛林";第二次制度革命是人类社会由等级依附向机会平等的演变;第三次制度革命是未来可能发生的实现完全平等理想社会的变革。人类能选择的制度水平受制于物质基础、思想意识、人口素质和路径依赖等因素,完全平等的理想社会要经历长期的发展以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才可能实现。在资源稀缺和人有限理性的环境里,使人们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获得机会平等的制度就是理想的制度,要在机会平等的"根制度"下,推动制度公平、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人的发展四者协同推进,为未来实现理想社会创造条件。
邵红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