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燕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多边形
  • 2篇凸多边形
  • 1篇数据库
  • 1篇W模型
  • 1篇MIMD
  • 1篇查询
  • 1篇查询模型
  • 1篇CRE

机构

  • 3篇华中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高燕
  • 3篇李庆华
  • 2篇崔国华
  • 1篇张鹏宇

传媒

  • 3篇华中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1996
  • 2篇199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多查询并行处理的模型和同步机制
1996年
研究数据库多查询并行处理技术中的模型和同步机制问题.讨论了数据库多查询任务和B+树的特点,分析了目前已有的几种查询模型,对多查询任务的并行性开发和同步控制机制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B+树的数据库多查询任务并行处理模型和有利于加大并行度的同步控制机制,并在MIMD-SM结构上给出了实现多查询任务并行处理的算法设计思想.
李庆华邓冲张鹏宇高燕
关键词:数据库查询模型
判定凸多边形可碰撞性的并行算法
1994年
设P与Q是平面内任意两个互不相交的凸多边形,为任一给定方向,研究并行判定P沿以平移方式移动可与Q碰撞的问题。采用S分搜索策略,在MIMD-CL模型上给出了求解此问题的并行算法,并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最坏情况下,在超立方结构上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_2(m+n)),通讯复杂度为O(elog_2(m+n)/log_2S)
李庆华高燕崔国华
关键词:凸多边形
在MIMD-CREW模型上确定凸多边形可碰撞区域的并行算法
1994年
设P和Q是平面内任意两个互不相交的凸多边形,目前确定P与Q的可碰撞区域的最佳串行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n+m),其中n和m分别为凸多边形P和Q的顶点个数.在该算法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易于并行化的求支撑点的串行算法,进而给出了在MIMD-CREW模型上确定可碰撞区域的并行算法,其时间复杂度为O((S+log_2(n+m))log_2(n+m)/log_2S)。
崔国华李庆华高燕
关键词:凸多边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