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雪娇

作品数:7 被引量:160H指数:5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雪岭云杉
  • 4篇云杉
  • 1篇地带性
  • 1篇针叶
  • 1篇蒸腾
  • 1篇蒸腾速率
  • 1篇植被
  • 1篇植被型
  • 1篇森林群落
  • 1篇森林植物
  • 1篇生理特性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生态系统功能
  • 1篇生态效益
  • 1篇碳库
  • 1篇碳密度
  • 1篇天山北坡
  • 1篇土壤

机构

  • 7篇新疆大学
  • 3篇新疆林业科学...

作者

  • 7篇常顺利
  • 7篇孙雪娇
  • 5篇宋成程
  • 3篇王慧杰
  • 3篇张毓涛
  • 3篇谢锦
  • 2篇何平
  • 1篇李翔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矿区粉尘对雪岭云杉针叶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解采矿活动产生的大量粉尘对雪岭云杉针叶生理特性产生的影响,以乌鲁木齐县板房沟林场的艾维尔沟为粉尘污染区、羊圈沟为对照区,使用LI-6400光合仪测定雪岭云杉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受粉尘影响的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降低了44%、44%和45%,同时胞间CO2浓度、叶片温度分别升高了191%和40%;(2)粉尘滞留明显减弱了雪岭云杉叶片对红蓝光的吸收,受粉尘影响的叶片在红蓝光源下的光合速率比在自然光源下的光合速率下降了76%,而未受粉尘影响的叶片在红蓝光源下的光合速率只比在自然光源下的光合速率下降34%。
张毓涛孙雪娇薄明森常顺利韩燕梁李翔芦建江
关键词:粉尘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雪岭云杉
矿区道路两侧雪岭云杉叶片重金属富集效应被引量:16
2018年
采矿及矿产品运输过程会对环境造成重金属污染进而对生物体产生危害。为定量描述艾维尔沟矿区道路两侧重金属污染程度、明确雪岭云杉叶片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效应,通过采集雪岭云杉叶片和土壤样品,测试其铅(Pb)、锌(Zn)、镉(Cd)、砷(As)、铜(Cu)、铬(Cr)的含量,分析重金属的富集效应和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雪岭云杉叶片和土壤中各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P<0.05),叶片中Pb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余重金属(P<0.05),平均达86.28μg/g,土壤中Zn、Cu超过了国家土壤质量标准的一级限制值,而As比三级限制值大41%;(2)以背景区(板房沟林场)的土壤和雪岭云杉叶片重金属为评价标准,研究区雪岭云杉叶片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2.05,属中度污染,其中As和Pb单项污染指数较高,达3.65和2.57。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1.69,属轻度污染;(3)随距离增加,除土壤和叶片中Pb含量表现为负线性递减外,As和Cu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土壤中Cr、Zn逐渐升高,但叶片中Cr逐渐降低,Zn变化不大;(4)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土壤中Cu、As、Pb与雪岭云杉死树胸径和树高呈正相关关系,而Cr、Zn与其呈负相关。采矿及运输已对土壤和雪岭云杉的生长造成影响,本文对天山雪岭云杉森林的生态修复与保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孙雪娇常顺利张毓涛宋成程韩燕梁芦建江李翔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指数雪岭云杉
天山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2017年
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确定的评估标准及社会公共数据,以2011年新疆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为基础,对新疆天山山区天然灌木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5项服务功能11个指标,分别进行了实物量、价值量的监测与核算。结果表明:天山天然灌木林年均涵养水量为7.82亿m3/a,年保育土壤的总量为271.87亿t/a,年固碳释氧的总量为13.94亿t/a,年积累营养物质的总量为21.93万t/a。天山灌木林年涵养水源功能的总价值为87.05亿元/a,其中保育土壤功能的总价值量为18.10亿元/a,固碳释氧的总价值量为27.50亿元/a,积累营养物质的价值量为2 810万元/a,物种资源保护价值为37.84亿元/a,天山天然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约为170.79亿元/a。
宋成程常顺利张毓涛谢锦王慧杰孙雪娇
关键词: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服务生态效益灌木林
雪岭云杉不同器官N、P、K化学计量特征随生长阶段的变化被引量:33
2018年
生态化学计量是研究物种与生存环境之间关系及其适应策略的有效方法,但关于氮(N)、磷(P)、钾(K)化学计量在不同器官内的分配及其随生长阶段变化的认识还不充分。本文以天山北坡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生长阶段的雪岭云杉根、茎、叶中N、P、K含量的测定,分析雪岭云杉不同器官N、P、K化学计量特征及其随生长阶段的变化规律,探讨N、P、K在雪岭云杉各器官中的分配策略及异速生长关系。结果表明:(1)雪岭云杉N、P、K含量在各器官中主要表现为叶>茎>根;随树龄的增加,叶片的N、P、K含量先增大后减小,茎中N、K含量逐渐增大,而P含量无明显变化趋势。根N含量逐渐减小,P、K含量逐渐增大;(2)雪岭云杉各器官N∶P值为20.25~27.61,N∶K值均为0.28~0.41,P∶K值为0.01~0.02,随树龄的增加叶和茎的N∶P、N∶K、P∶K先增大后减小,根的N∶P、N∶K值逐渐减小,P∶K值无显著变化规律;器官、林龄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对雪岭云杉N、P、K化学计量特征产生影响;(3)雪岭云杉各器官中N、P、K元素含量的分配比重表现为:茎>根>叶;叶片的N、P、K含量之间及茎和根的N与K间存在显著的异速增长关系(叶:N-P0.956,P=0.001;N-K-0.254,P<0.001;P-K-1.568,P<0.001;茎:N-K-0.326,P=0.011;根:N-K-0.529,P=0.007);受到环境因子以及雪岭云杉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分配等因素的影响,各器官中N、P、K化学计量特征随生长阶段发生变化。
孙雪娇常顺利宋成程张毓涛
关键词:器官雪岭云杉
天山森林植物功能性状与碳库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被引量:17
2018年
植物功能性状是能够将植物个体特征、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结合起来的良好载体,但关于在环境梯度上如何通过植物功能性状的连续变化来构建群落、以及植物功能性状如何反映生态系统功能等问题尚有较多疑问。为探讨天山森林植物功能性状与其碳库在海拔梯度上的联系,分析了14个群落尺度上的植物功能性状指标和各组分碳密度沿海拔的变化规律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受海拔梯度上环境因子的影响,群落尺度上植物功能性状和碳密度的垂直分布并不一致:随海拔升高,叶片碳氮比(C/N)逐渐上升,叶片碳含量(C_(leaf))、比根长(SRL)和植株高度(H)升高后降低,叶绿素含量(Chl)、细根磷含量(P_(root))、叶片氮磷比(N/P)逐渐下降,细根碳含量(C_(root))先升高后趋于平缓,细根氮含量(N_(root))先下降后又有所回升,叶片氮含量(N_(leaf))、木质素含量(LLC)、叶干物质含量(LDMC)、细根干物质含量(RDMC)在各海拔段间无显著差异;(2)比根长(SRL)和植株高度(H)通过影响资源的获取和利用,C与P通过对养分的限制和在器官中的分配,从而影响植被光合作用,与天山森林碳密度显著相关;高木质素含量(LLC)导致植物残体分解速率变慢而与土壤碳密度(SCD)和群落总碳密度(TCD)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随海拔升高,植被碳密度(VCD)先升后降,土壤碳密度(SCD)和总碳密度(TCD)逐渐升高。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和森林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三者之间的关系还需在大尺度上进一步验证。
孙雪娇常顺利张毓涛李吉玫
关键词:碳密度海拔梯度
天山北坡植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垂直地带性被引量:66
2016年
生态化学计量工作专注于植物与土壤的元素比例关系及其环境解释等问题上,还需要分析在连续环境梯度上元素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以进一步加深已有的认识。受水热梯度的影响,植被与土壤在天山北坡均存在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这为探讨植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垂直带谱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天山中段北坡海拔1000—3840m范围内,按海拔梯度对植物和土壤分别采样,测定其C、N、P含量。结果表明:(1)随海拔的升高,植物C、N、P含量及其计量比变化规律各不相同,C含量随海拔变化保持不变,仅山地针叶林显著低于亚高山灌丛草甸、高山垫状植被和山前灌木(P<0.05);N含量、C∶P、N∶P随海拔先升高后降低,山地针叶林和亚高山灌丛草甸显著高于山地荒漠草原、山地草原、高山垫状植被(P<0.05);P含量、C∶N则是随海拔先降低后升高,高山垫状植被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山地荒漠草原、山前灌木和高山草甸显著高于山地草原、针叶林和亚高山灌丛草甸(P<0.05)。(2)从生活型角度,乔木、灌木和草本C、N含量、C∶N差异不显著,灌木P含量、C∶P、N∶P显著高于草本(P<0.05);乔木和灌木更受P限制,草本更受N限制。(3)随海拔的升高,土壤C、N、P含量、C∶P、N∶P均先升高后降低,其中山地针叶林和亚高山灌丛草甸均显著高于山地荒漠草原和山地草原(P<0.05),土壤C∶N表现为一直降低,山地荒漠草原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P<0.05)。(4)植物C、N、P及计量比与土壤相关性分析中,仅植物C∶P与土壤C∶P相关性显著,且植物C、N、P含量与土壤相关系数小于植物C∶P、N∶P与土壤相关系数。在垂直地带性上,土壤主要通过生态化学计量比影响植物的生长。
谢锦常顺利张毓涛王慧杰宋成程何平孙雪娇
关键词:土壤植被型垂直地带性
天山雪岭云杉森林群落的密度制约效应被引量:32
2016年
密度制约是维持自然森林群落物种共存的重要机制之一。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是天山森林群落的单优种,在我国温带森林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基于对天山雪岭云杉8 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两次调查结果,分析了该样地群落物种组成的动态变化,运用点格局方法分析了雪岭云杉个体在不同龄级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探讨了该群落的密度制约效应。结果表明:(1)该样地内,DBH≥1 cm的木本植物在2009年有11,835株,2014年为11,050株,5年间的个体死亡率为8.82%,补员率为2.19%,个体株数净减少6.63%。(2)使用双关联函数g(r)分析了不同龄级雪岭云杉的空间分布格局,发现幼龄树和中龄树在0–40 m尺度上主要呈现聚集分布,但随着尺度增大聚集强度逐渐减小;老龄树在0–2 m及4 m尺度上呈随机分布,在其他尺度上呈聚集分布,但聚集程度较小。(3)用"案例–对照"设计的方法,排除生境异质性的影响后,将幼龄树和中龄树作为案例,老龄树作为对照,对比幼龄树、中龄树与老龄树的分布格局,发现雪岭云杉幼龄树和中龄树在0–40 m尺度上呈现额外的聚集,随着径级的增大,这种额外的聚集强度逐渐减小,即表现出密度制约效应。(4)老龄树与中龄树、幼龄树的空间关联性相同,在0–40 m尺度上均呈明显负关联。
王慧杰常顺利张毓涛谢锦何平宋成程孙雪娇
关键词:雪岭云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