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澎

作品数:102 被引量:20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1篇政治法律
  • 24篇经济管理
  • 11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9篇社会转型
  • 27篇经济社会
  • 27篇法治
  • 25篇经济社会转型
  • 20篇宪政
  • 18篇政治
  • 18篇农村
  • 11篇转型期农村
  • 10篇治国
  • 9篇新社会
  • 9篇社会
  • 9篇社会管理
  • 9篇乡村
  • 9篇加强和创新社...
  • 9篇创新社会
  • 9篇创新社会管理
  • 8篇依法
  • 8篇依法治国
  • 7篇自治
  • 6篇行政

机构

  • 74篇中共湖南省委...
  • 20篇湖南大学
  • 4篇湖南省委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 2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湖南省微生物...

作者

  • 102篇彭澎
  • 4篇石柏林
  • 2篇孙昌军
  • 1篇祁丽
  • 1篇陈秋云
  • 1篇陈秋云
  • 1篇莫连旺
  • 1篇刘焕桂
  • 1篇程刚毅

传媒

  • 6篇湖南财政经济...
  • 5篇湖南行政学院...
  • 4篇南华大学学报...
  • 4篇河南司法警官...
  • 3篇湖湘论坛
  • 3篇中共郑州市委...
  • 3篇湖南警察学院...
  • 2篇石家庄经济学...
  • 2篇湖南财经高等...
  • 2篇湖南公安高等...
  • 2篇哈尔滨市委党...
  • 2篇湖南商学院学...
  • 2篇大连干部学刊
  • 2篇四川行政学院...
  • 2篇广东技术师范...
  • 2篇南昌师范学院...
  • 2篇岳麓法学评论
  • 1篇行政与法
  • 1篇党政论坛
  • 1篇人民之友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7
  • 2篇2016
  • 14篇2015
  • 19篇2013
  • 14篇2012
  • 17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乡村经济社会转型期农民政治思维变化的新趋势
2013年
乡村经济的市场化发展带来农村社会整体结构的深刻变革和全面变迁,这一社会背景和发展体制的根本性转换影响了乡村民主政治的体制结构和农民的日常政治生活。农村市场机制的运行和发展使农民的民主思维、政治理念、法治观念、权利意识等开始萌芽并逐步稳固化,对乡村社会具体事务管理和政治运行的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烈。农民的政治思维逐步变化,呈现出政治态度由封闭僵化走向开放,政治人格由较强的人身依附性走向独立性,政治精神由保守落后走向积极进取,政治信念由视政治为特权转为民众享有的民权等趋势。
彭澎
关键词:经济社会转型政治思维
依法治国与执政思维的逻辑契合——理念转变、价值转换与制度转型
2015年
法治作为政治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制度,已经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并已经成为各国治理国家的主导模式。伴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法治逐步成为各国追求的制度目标。法治是当前最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逻辑体系,是最能推进政治现代化发展和实现政治文明的理论规则,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词、发展的关键字与国家和谐稳定的主流话语。在新的历史时期,从执政的视角来审视法治的基本内涵,依法治国在政策选择与体系建设上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转变、执政价值转换和执政制度转型的时代特征。
彭澎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执政理念执政制度
高校学生法治教育发展的特性分析与定位探索被引量:1
2019年
高等学校学生的法治教育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逐步成为各校蓬勃发展的重要课程,法学教育成为一门显学。但是,高校学生的法治教育也呈现出现诸多问题,在新的时代对高校学生的法治教育需要深刻检讨和深入反思,对高校学生法治教育的特性、思路、定位以及方式方法等等都需要完善和优化,高校学生法治教育的运行机制和课程结构需要补充,这是直接影响到高等学校学生法治教育的实际成效和发展未来的关键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彭澎
村民选举权之检视:宪法价值与宪政精神被引量:2
2009年
村民选举权的研究过分注重选举本身的政治标识,脱离了中国自身生动活跃的社会场景,忽视和缺乏对村民选举自身法理精神的深刻探讨和深度挖掘。选举权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和保障的基本权利,是村民自治权的重要内容,是一种特殊的选举权,深藏着丰富的宪法价值;在中国现实的政治场域中,村民选举权是政治权利的村庄表达,蕴含着深刻的宪政精神。
彭澎孙昌军
关键词:村民选举权宪法价值宪政精神
转型期农村基层治理变革之制度价值
2012年
随着市场化发展而日渐觉醒的村民的民主意识、法治理念、权利思维、平等观念的不断增强,使得村民前所未有地热情关注和参与农村社会政治事务,农村现有的基层治理模式和乡村民主政治体制面临着变革和调整的重任。宪政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产物,代表着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宪政应当成为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方向,基层治理的创新和变革应具有鲜明的宪政内涵和宪政特性。在宪政理念的指引下,农村基层治理变革具有独特的宪政路径和明确的宪政精神。
彭澎李一璇
关键词:经济社会转型宪政
论宪政视野中的刑事程序法治被引量:4
2007年
宪政是人类政治智慧发明中最有利于保证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的价值理念,也是最有利于进行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的制度设计。从宪政视野考究刑事程序法治得知:法治、人权与宪政这些人类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及其所蕴涵的价值与精神应当融入到刑事程序等具体的程序规范和制度设计与建构之中,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同时刑事程序法治是我国宪政建设的重要一环,体现了现代宪政文明的价值取向,只有在宪政制度与体制日趋完善的环境下,刑事程序才能真正走向法治化。
孙昌军彭澎
关键词:宪政法治程序法治
政治文明视域中执政党推进法治建设的制度逻辑被引量:1
2015年
执政党推进法治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政治基础,它要求社会事务的管理和国家事务的运行遵循法治的原则,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规范和理性。执政党推进法治建设始终是中国法治建设的核心,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保障,也是中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特色。执政党推进法治建设可以更好地使国家和社会形成健全的法治体系和良好的法治状态,使整个社会成员对法治形成发自内心的坚守和由此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与状态。在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现代化发展视域中,执政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清晰的制度逻辑。
彭澎
关键词:依法治国政治文明制度逻辑
农村基层治理政府责任机制的模式创新与路径完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加强农村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政府责任机制建设,这样将有助于政府加强农村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发展,要通过加紧完善政府加强农村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体制机制建设来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生成机制、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管理机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可以规范政府加强农村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权责,保证政府加强农村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运行机制之间的顺畅关系。
彭澎
关键词:社会治理政府责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知识产权制度的价值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通过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路径与变革战略,是新常态下实现中国经济换挡转速、爬坡过坎的关键选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应该积极培育和强力建设促推科技创新发展的制度框架与战略抓手,其中构建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环节。只有充分认识和高度认同知识产权制度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价值,凝聚和积累知识产权制度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巨大能量,才能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构筑基础、搭建平台、提供保障、创造环境。高度重视和积极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是有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支撑路径。
彭澎
关键词:知识产权制度
论1787年美国宪法的宪政理念及其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制定宪法的政治理念决定了宪法的内容和实质;宪法的内容与设计的制度又深深影响着宪法的变迁和发展,决定着宪法在国家政治体制运行中的作用,决定着宪法发展的命运。1787年《美国宪法》由于先进的政治理念、独特的制宪背景和较为完善的宪法内容与完美的制度设计,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成为美国政治生活和国家制度运行的准则,成为美国宪政生成的重要依据,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生命力最强的一部宪法。
彭澎
关键词:美国宪法政治理念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