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建伟

作品数:50 被引量:255H指数:11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动力工程及工...
  • 19篇化学工程
  • 7篇电气工程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6篇燃烧
  • 22篇煤粉
  • 15篇锅炉
  • 10篇N
  • 8篇
  • 7篇燃烧器
  • 7篇流化
  • 7篇流化床
  • 7篇煤粉燃烧
  • 7篇煤燃烧
  • 6篇显微组分
  • 5篇电厂
  • 5篇煤粉浓度
  • 5篇粉煤
  • 4篇氮氧化物
  • 4篇电站
  • 4篇电站锅炉
  • 4篇燃煤
  • 4篇脱硫
  • 4篇煤粉燃烧器

机构

  • 37篇华中理工大学
  • 12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东南大学
  • 3篇海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0篇袁建伟
  • 20篇徐明厚
  • 14篇冯波
  • 11篇刘德昌
  • 11篇林志杰
  • 10篇韩才元
  • 10篇张军
  • 6篇盛昌栋
  • 5篇姚洪
  • 5篇刘皓
  • 4篇范耀国
  • 4篇曾汉才
  • 3篇徐益谦
  • 1篇崔和平
  • 1篇曹汉鼎
  • 1篇李峰
  • 1篇肖丽
  • 1篇王生维
  • 1篇胡泰来
  • 1篇高琴

传媒

  • 8篇华中理工大学...
  • 6篇燃烧科学与技...
  • 5篇工程热物理学...
  • 4篇中国电机工程...
  • 3篇热能动力工程
  • 3篇煤炭转化
  • 3篇燃料化学学报
  • 3篇动力工程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大自然探索
  • 2篇湖北电力
  • 1篇发电设备
  • 1篇电站系统工程
  • 1篇化工学报
  • 1篇中国电力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年份

  • 1篇2003
  • 1篇1999
  • 4篇1998
  • 8篇1997
  • 10篇1996
  • 15篇1995
  • 6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火焰稳定和有限空间内煤粉预热被引量:18
1995年
根据目前燃烧器的应用情况,本文提出了一个新观点,让煤粉在有限空间内预热而不是预燃,能使煤粉火焰稳定又不会引起结焦。根据这个思想设计的稳燃腔燃烧器,冷热态模化试验表明,无论是速度分布,粒子浓度分布,还是温度分布,都有利于煤粉的预热,避免结焦,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锅炉可以在40~60%的低负荷下脱油燃烧,火焰稳定,节煤、节油的经济效果相当明显,创造年经济效益500~1000万元。
韩才元袁建伟徐明厚
关键词:煤粉燃烧
燃煤过程中N_2O生成与分解的化学动力学模拟被引量:3
1995年
对高温下单颗煤粒燃烧过程及低温下流化床悬浮段挥发分均相燃烧过程中N_2O的生成与分解分别进行了化学动力学模拟。结果发现,煤燃烧过程中生成的N_2O主要产生于挥发分的均相反应,而N_2O生成量则分别受到反应温度、挥发分中的含氮量及含氮物质种类、空气系数等因素的影响;温度愈高,N_2O生成量愈低;HCN对N_2O生成的贡献远大于NH_3;氧化性气氛有利于N_2O的生成。此外还发现,NCO和H分别是导致N_2O生成和分解的主要中间产物。
袁建伟冯波
关键词:燃烧氧化亚氮化学动力学模拟
显微组分在粉煤颗粒中的存在形式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对显微组分在粉煤颗粒中的存在形式进行了研究。通过对3种烟煤进行的分析表明,粉煤颗粒由含有不同显微组分的颗粒构成。各种形式颗粒的含量不一样,其中单镜质组、单惰质组、V+I、V+E和V+I+E等形式总是主要的。除壳质组外,其余各显微组分以单一形式存在总是主要的。不同形式的颗粒在粉煤中分布不均匀,单组分颗粒集中在较小粒径颗粒中,多组分颗粒倾向于集中在较大颗粒中。
张军袁建伟马毓义王生维
关键词:显微组分煤粉
煤的显微组分及其对粉煤焦形态的影响被引量:5
1995年
本文对三种粉煤样及其富显微组分煤样的工业分析和显微组分分析结果进行的研究发现,显微组分在煤中具有不同的分布,且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挥发份对燃烧特性的影响也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而燃料比与煤的镜质体反射率之间有一定的相互关系。对脱去挥发份形成的焦粒进行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粉煤焦的形态与煤的显微组分及其结合形式和煤的变质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张军袁建伟马毓义
关键词:显微组分燃烧煤样
流化床燃烧工况下N_2O多相分解的机理研究被引量:11
1995年
流化床燃烧工况下N_2O多相分解的机理研究冯波,袁建伟,林志杰,蔡学军,吴宏伟,刘德昌(华中理工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关键词:流化床燃烧,N_2O分解。1前言MECHANISMSOFHETEROGENEOUSDESTRUCTIONO...
冯波袁建伟林志杰蔡学军吴宏伟刘德昌
关键词:流化床燃烧
高浓度煤粉着火阶段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1995年
在滴管炉上对烟煤煤粉气流着火阶段燃烧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高浓度煤粉的着火是挥发分燃烧的均相着火,初期挥发分均相燃烧生成CO,当煤粉浓度降低时,着忙方式由均相着火经联合着火向非均相着火过渡。此外还对煤粉粒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盛昌栋徐明厚袁建伟韩才元
关键词:煤粉燃烧着火特性化学反应机理
420 t/h同心正反切圆锅炉燃烧优化的数值计算被引量:8
1996年
以株洲电厂配125MW机组的420t/h同心正反切圆锅炉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工况下锅炉炉内空气动力场、温度场、煤粉颗粒轨迹等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该锅炉结渣的原因,提出了改善该炉结渣和燃烧经济性的措施。
徐明厚胡泰来袁建伟曾汉才
关键词:煤粉燃烧优化结渣锅炉
火焰稳定和煤粉浓度连续可调的研究——气体动力特性连续可调被引量:4
1998年
为了适应电站锅炉燃煤种类多变和低负荷燃烧稳定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浓淡偏差的燃烧方式——煤粉浓度连续可调的叶片式燃烧器。本文重点叙述了叶片角度从α=0°~60°变化时,气流平均速度分布从比较均匀,变成有较大的速度差,从而形成双峰式的速度分布,并形成一定的回流区;不仅如此,气流的湍流参数,如湍动能,也随着叶片角的增大,几乎成直线地增加,特别是α=0°~35°时比较明显。这些参数的变化,对于强化煤粉气流的热质交换和火焰稳定都是非常有利的。
韩才元袁建伟徐明厚崔和平盛昌栋
关键词:叶片式煤粉燃烧器煤粉浓度电站锅炉
NH<,3>对流化床煤燃烧中N<,2>O生成和分解的双重作用
袁建伟冯波
关键词:氧化氮流化床反应器
1025t/h锅炉烟温、汽温偏差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2
1996年
本文以山东石横电厂300MW机组配套燃煤锅炉为研究对象,对大型四角切向喷燃锅炉中普遍存在的烟温、汽温偏差的原因及改进措施进行了数值模拟。文中介绍了所采用的数学模型、处理方法,给出了不同工况下炉内相对实际切圆直径、气流混合强度、火焰充满度、炉膛出口残余扭转以及炉内不同截面上的温度分布、速度分布的计算结果,探讨了一、二次风气流旋转方向、屏式过热器、二次风切园直径等对烟温、汽温偏差的影响,提出了减小烟温、汽温偏差的方法和措施。
徐明厚袁建伟丁士发曹汉鼎
关键词:锅炉燃烧数值模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