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宁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皮肤
  • 3篇皮炎
  • 3篇斑贴试验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填充
  • 2篇皮肤病
  • 1篇点刺试验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疑似
  • 1篇异物肉芽肿
  • 1篇肉芽
  • 1篇湿疹
  • 1篇食物过敏
  • 1篇食物过敏原
  • 1篇特应性
  • 1篇特应性皮炎
  • 1篇皮肤ROSA...
  • 1篇皮肤病患者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徐宁
  • 6篇于波
  • 3篇窦侠
  • 3篇周静
  • 2篇张杰
  • 2篇张杰
  • 1篇黄海艳
  • 1篇吴瑕

传媒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特应性皮炎常见食物过敏原特应性斑贴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了解常见食物过敏原特应性斑贴试验(atopy patch test,APT)结果与特应性皮炎发病及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对79例特应性皮炎患者进行常见食物过敏原斑贴试验,并与皮肤点刺试验和特异性IgE(sIgE)检测结果以及临床表型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5种食物过敏原中,牛奶APT阳性率最高(24.3%),小麦阳性率最低(16.0%),各种食物APT阳性率均高于相应的皮肤点刺试验(SPT)及sIgE阳性率。各种食物过敏原APT、SPT和sIgE 3种诊断试验结果一致性比较差(Kappa值均<0.75)。儿童(≤14岁)患者各种食物过敏原APT阳性率均高于青少年成人(>14岁),但是仅有牛奶(P<0.01)和大豆(P<0.05)APT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鸡蛋白、牛奶和大豆APT阳性率与特应性皮炎病情严重度评分呈一致的升高趋势,但是只有鸡蛋白阳性率升高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麦和海虾APT阳性率与病情严重度评分无相关性。结论在特应性皮炎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中,食物过敏原特应性斑贴试验可作为辅助诊断食物过敏的方法之一。
窦侠周静徐宁吴瑕张杰
关键词:食物过敏
深圳地区500例过敏性皮肤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常见的接触性过敏原。方法对来自我科门诊的5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瑞敏欧洲标准系列斑贴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00例患者中,斑贴试验总阳性率为49.80%,阳性率列前5位的过敏原依次为硫酸镍(21.20%)、卡松CG(14.40%)、氯化钴(7.40%)、重铬酸钾(5.80%)、甲醛(4.80%),男女斑贴试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病种间斑贴试验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镍是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最常见的接触性过敏原。
郑结成徐宁张杰周静于波窦侠
关键词:斑贴试验皮炎湿疹
皮肤软组织填充相关异物肉芽肿被引量:6
2018年
近年来,随着皮肤软组织填充技术的高速发展,注射填充抗衰老操作数量急速增长,然而与之相关的不良反应也不断剧增。其中异物肉芽肿是皮肤软组织填充最常见的异物反应之一,在临床上常见,表现为软组织填充术后,皮肤出现慢性反复性红肿或结节囊肿,可伴随瘙痒或疼痛。本文将对皮肤软组织填充相关异物肉芽肿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分类及临床处理进行综述。
吴琳刘小明简杏玲于波徐宁
关键词:异物肉芽肿
疑似面部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58例斑贴试验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调查化妆品相关变应原,为疑诊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指导及预防。方法对来自本科门诊的58例疑诊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患者进行化妆品系列变应原斑贴试验,部分患者同时进行欧洲标准系列变应原斑贴试验,按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推荐标准判读结果。结果 58例患者中,化妆品系列斑贴试验阳性率58.62%,最常见的化妆品变应原为卡松CG(31.03%)及甲基异噻唑啉酮(29.31%),在所有的阳性反应中,防腐剂类变应原所占比例最高,为77.59%;欧洲标准系列的化妆品相关变应原中阳性率最高的为卡松CG(21.62%),标准系列中化妆品相关变应原与化妆品系列变应原阳性结果呈中等一致性。结论防腐剂类是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最主要的过敏原。
郑结成徐宁张杰周静窦侠于波
关键词: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
皮肤Rosai-Dorfman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RDD也被称为巨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组织细胞的增生伴有淋巴结肿大为此类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1]。Rosai-Dorfman病最早于1965年由Destombes等报道[2],并于1969年首次由Rosai和Dorfman命名[3]。此类疾病主要发病于淋巴结,仅有不足20%的病例不累及淋巴结而表现为结外孤立型病变,而在结外RDD中,CRDD最为常见,约占所有RDD的3%[4]。
吴琳刘小明简杏玲于波徐宁
关键词:皮肤ROSAI-DORFMAN病
面部皮肤软组织填充相关炎症反应19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皮肤软组织填充相关炎症反应的临床特点,为优化其诊疗流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5-2019年间于本院就诊的19例填充相关炎症病例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 在19例填充相关炎症中,填充材料含透明质酸的16例;最常见涉及的填充部位是面中部(7例,36.84%);临床诊断以异物肉芽肿(7例,36.84%),颧颊部水肿(6例,31.58%),迟发性炎症反应综合征(3例,15.79%)多见。不同炎症反应临床治疗各不相同,大部分病例治疗后可缓解,个别病情迁延长达3年。结论 填充相关炎症以临床表现分类可分为结节囊肿型和红肿肿胀型,均可涉及免疫或感染因素。治疗前明确诊断,特别是排除感染、必要时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面中部填充后出现颧颊部水肿并不少见,病情迁延,治疗难度大,应以预防为主,遵循少量、骨膜上注射的原则。
吴琳刘兰婷李云会曾黛琳简杏玲刘小明于波徐宁
关键词:炎症反应面部
深圳地区256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皮肤点刺试验结果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变应原的特点及分布情况。方法对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皮肤科门诊2 56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皮肤点刺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按变应原种类、年龄段、疾病种类进行分组,并对各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 56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吸入组阳性率最高的变应原是粉尘螨(32.66%),致敏级数多为3、4级,食入组阳性率最高的变应原是小虾(5.12%),致敏级数多为1、2级。0~6岁组变应原总阳性率为73.68%,7~17岁组变应原总阳性率为64.95%,18~77岁组变应原总阳性率为42.41%,不同年龄组间变应原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中变应原总阳性率为36.94%,与女性患者的34.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特应性皮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和其他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的皮肤变应原总阳性率分别为41.06%、88.41%、46.22%和40.65%,不同皮肤病间皮肤变应原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地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主要的变应原有粉尘螨、小虾。青少年及幼儿皮肤点刺阳性率高,随年龄增长食入性变应原的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外源性变应原致敏是特应性皮炎发病的重要因素。
赵星云张杰徐宁黄海艳于波
关键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皮肤点刺试验变应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