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思渝

作品数:51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历史地理
  • 27篇文化科学
  • 3篇建筑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7篇博物
  • 17篇博物馆
  • 7篇遗产
  • 6篇展览
  • 6篇文物
  • 6篇考古
  • 6篇博物馆学
  • 4篇遗址
  • 4篇艺术
  • 4篇社会
  • 4篇新博物馆学
  • 3篇遗产价值
  • 2篇身份
  • 2篇时间线
  • 2篇实证
  • 2篇实证分析
  • 2篇权力
  • 2篇权责
  • 2篇权责划分
  • 2篇文物保护

机构

  • 40篇北京大学
  • 4篇联合国教科文...
  • 2篇中国美术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北京市城市规...
  • 1篇南京博物院
  • 1篇日本法政大学
  • 1篇南山大学

作者

  • 40篇王思渝
  • 2篇牛大勇
  • 2篇曹宏
  • 2篇张夏
  • 1篇阳烁
  • 1篇孙华
  • 1篇管怀宾
  • 1篇许捷
  • 1篇张乐
  • 1篇魏子元
  • 1篇刘晟宇

传媒

  • 8篇博物院
  • 6篇自然与文化遗...
  • 3篇中国博物馆
  • 3篇杭州文博
  • 3篇博物馆管理
  • 2篇四川文物
  • 2篇艺术评论
  • 2篇遗产与保护研...
  • 1篇东南文化
  • 1篇河北学刊
  • 1篇世界建筑
  • 1篇故宫博物院院...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 1篇美育学刊
  • 1篇艺术博物馆

年份

  • 7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重动力下中小博物馆群的形成与发展——以大同市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大同市的情况反映出,中小博物馆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国有博物馆,其运行和政府(官方)规范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而政府对中小博物馆的政策不仅基于对博物馆的重视,更源于对城市整体发展的导向;地方大馆在专业化层面依靠总分馆制度和非正式的帮扶发挥重要的调配作用;民间(非官方)层面基于个人或企业发展而保持着多样化的建馆热情,并与官方导向之间形成了共存。这些主体动力既存在着差异,同时又共同交织,促成了大同市中小博物馆群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现象表明,博物馆在建立起与多元人群的关系之时仍存在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王思渝郭佳思郑昭琪
关键词:多主体
民国时期文物事业曲折发展的历史借鉴
2018年
民国时期近38年间,尽管战乱纷纭,国事艰难,在国策抉择上有诸多值得检讨之处,但国家历史文物遗产仍然得以勉力维护,为文化学术界营造了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的一定活动空间,使此前历史文化遗产的维护工作得以有所发展。国民党在这方面的努力,尚能顾及民族大义,同中共的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努力相互交集。今日台海两岸面临复兴中华文化的共同机运,理应携手,联合开创保护历史遗产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一个崭新局面。而某些势力?‘去中国化”的活动,是数典忘祖,自毁文化根基的愚蠢举动。无论岛内何种政治势力,如果断了自身固有的民族文脉,就会走向覆灭的深渊。
曹宏牛大勇王思渝
关键词:民国时期考古发掘文物保护
从《国际博物馆》看世界博物馆发展被引量:3
2016年
《国际博物馆》是1948年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创办的重要国际性学术期刊。该刊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渐关注社区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等新兴议题,并在研究视野上向社会议题逐步延伸,90年代以后其议题涉及市场化力量对博物馆产生的影响。而从新博物馆学的角度,该刊也反映出博物馆日渐参与社会问题和关注大众文化两方面的倾向。通过对该刊从创刊到第260期各期目录和部分发刊词进行梳理,提取各期讨论主题,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可总结出《国际博物馆》议题关注点的变化,也反映了世界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王思渝
关键词:市场化新博物馆学
社会性下博物馆职能的渗透与后退——以史家胡同博物馆为例被引量:3
2019年
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再次体现了当代国际社会对博物馆在一种社会性下反思自我职能的呼声。具体到国内语境中,在吸收了"社区博物馆"和"社区营造"的理念后,史家胡同博物馆通过介入社会议题、构建社会网络,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专业力量的保障,实现了博物馆对社区的渗透与自我职能有条件的后退。
王思渝王虹光
关键词:社会性社区博物馆
不同空间语境下中国木结构古建筑展览的现状及特点被引量:3
2022年
木结构古建筑展览需要考虑将自身作为展场和将自身作为展品两类情况。当其作为展场时,根据空间特性的不同,原状复原和空间改造这两类不同的展示形式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也将不同;当其作为展品时,现有的案例又呈现出让观众行走在建筑空间内和建筑空间外两类不同的展示实践。两种情况都需要处理展览内容、建筑空间原本的遗产价值以及现代展览需求这三方面要素之间的关系。
王思渝马青龙杭侃
关键词:展览内容遗产价值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被引量:8
2016年
遗产,尤其是人类创造和遗留的文化遗产,其权益主体和保护主体是关系价值认知、保护伦理和保护行为的遗产保护学的基本问题之一。遗产在不断增加和演变的同时,其权益主体也从个体扩展向群体演变,国家政府乃至于国际组织在遗产保护中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然而,多样化的遗产权益主体必然导致遗产保护主体的多样化,强调对少数及边缘族群文化主体话语权的关注,也就成为一种趋势。不同文化传统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其遗产权益的主体有所不同,个人、社群和政府在遗产保护中的角色和作用也有差异。在中国的遗产保护实践中,政府以外的社区自我的培养以及各种力量良性的互动关系,都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孙华王思渝魏子元张夏
关键词:文物遗产
地下文物保护与部门间合作——以《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为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在国内的文化遗产研究、考古资源管理中,如何处理城市开发建设与地下文物保护的问题历来是讨论的重点。文章以《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为例,通过跟踪调查、质性访谈和数据整理等研究方法,将重点集中在其中所体现出来的部门间合作问题上。在对其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尤其注意到了“不完全部门间”的现状,并以各部门动机/利益、外在动力以及合作成本3个方面的限制条件对该问题进行归纳讨论。
王思渝杨佳帆王艺霏刘天歌刘保山
关键词:权责划分
将设计理念付诸展览实践——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看见桃花源”展览回顾
2017年
2017年1月6日,'看见桃花源——源流·首届高校学生文化遗产创意设计赛成果展'正式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开幕。展览面积近600平方米,展出的设计赛成果实物作品35件/组,前后有10余名同学参加了展览策划,累计策展时间约3个月。作为一场文化遗产创意设计大赛的成果展。
王思渝
关键词:博物馆
时间与表征:通史展览中的线与点——以“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京津冀历史文化展”展览大纲为案例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在通史展览的叙述过程当中,通常需要处理时间线和具体展示点形象的选择与塑造问题。首都博物馆"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京津冀历史文化展"作为一场典型的通史展览,在运用时间线隐去叙述者、把握展览节奏、选择和塑造具体的表征形象方面,均作出了不少努力。本文以此为研究案例,剖析通史展览对待展览中的"线"和"点"的处理方式,以及该种方式所带来的功能和局限,并对通史展览中的陷阱进行反思。
王思渝
关键词:节奏
日本乡土博物馆的源起、发展与现状
2016年
日本乡土博物馆从棚桥源太郎20世纪30年代的推动算起,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在其所谓的"乡土博物馆"概念下,经历了从综合性知识的教育普及到社会教育下的情感认同和自主学习,再到地域社会问题下的社会性考量,如今兼具活力和困境。从此历程出发,更能探讨和展现地域性理念在日本乡土博物馆不同时期的发展和侧重。
王思渝
关键词:地域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