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树仁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性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梗塞
  • 1篇脑梗
  • 1篇脑梗塞
  • 1篇梗塞
  • 1篇CT
  • 1篇CT研究

机构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沈树斌
  • 1篇刘顾岗
  • 1篇李德泰
  • 1篇肖恩华
  • 1篇杨树仁

传媒

  • 1篇放射学实践

年份

  • 1篇199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24小时内缺血性脑梗塞的CT研究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病程在24小时内的缺血性脑梗塞患者的CT片,对其早期CT征象进行评价,以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50例24小时内脑梗塞(病变组)及100例正常人(正常组)的CT表现,评价致密动脉征、豆状核征、脑岛带征、占位征、低密度灶、皮质征等CT表现。结果:正常组:致密动脉征占11%,豆状核征占5%,脑岛带征占1%,其它征象均为阴性;病变组:致密动脉征占20.8%,豆状核征占23.6%,脑岛带征占8.8%,低密度灶占56.8%,占位征占11.6%,皮质征占14.8%(与正常组相比P均<0.05)。其可用度依次为0.29、0.38、0.62、0.42、0.43。首次CT报告漏诊48例占19.2%。强化早期CT征象回顾性分析,阳性率由64.8%提高到84%(P<0.05)。结论:结合临床,豆状核征、脑岛带征、低密度灶,皮质征是诊断缺血性脑梗塞的早期可靠征象,而致密动脉征、占位征不能单独作为其诊断依据。强化这些征象,可望提高缺血性脑梗塞的早期发现率。
肖恩华刘顾岗杨树仁李德泰沈树斌
关键词:脑梗塞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