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晴晴

作品数:9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中医
  • 4篇阿司匹林
  • 4篇阿司匹林抵抗
  • 3篇心病
  • 3篇冠心病
  • 2篇心绞痛
  • 2篇证素
  • 2篇中药
  • 2篇中医证
  • 2篇中医证素
  • 2篇临床危险因素
  • 2篇化瘀
  • 2篇活血
  • 2篇活血化瘀
  • 2篇活血化瘀类
  • 2篇绞痛
  • 2篇META分析
  • 1篇蛋白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机构

  • 8篇江苏省中医院
  • 8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刘晴晴
  • 7篇陈晓虎
  • 4篇姜昆
  • 1篇史海波
  • 1篇陈建东
  • 1篇魏成建
  • 1篇俞鹏
  • 1篇俞鹏
  • 1篇郑斌
  • 1篇沈乐

传媒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临床危险因素及中医证素分布研究
目的:分析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的患病率、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医证素分布情况,为防治阿司匹林抵抗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服用阿司匹林(100mg/晚)至少4周的经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
刘晴晴
关键词: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中医证素
文献传递
论风药治胸痹心痛被引量:5
2016年
主要论述风邪是导致胸痹心痛的重要因素,故可用风药治疗;风药治疗此病的主要机制即疏风散火;活血通络;畅气通阳;升清降浊;宣肺燥湿,从而丰富了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说,为中医药治疗胸痹心痛开阔了思路和方法,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刘晴晴姜昆陈晓虎
关键词:风药胸痹心痛中医理论
阿司匹林联合活血化瘀类中药对阿司匹林抵抗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阿司匹林联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阿司匹林抵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有关阿司匹林联合活血化瘀中药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抵抗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RCTs,依据Jadad评分进行文献的质量评价,并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方面,[SMD=-1.78,95%(-2.95,-0.61),P<0.003];在改善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方面,[SMD=-2.31,95%(-3.41,-1.21),P<0.0001];在不良反应方面,[R=0.26,95%(0.02,3.13),P>0.05];在终点事件方面,[R=0.26,95%(0.05,1.35),P>0.05]。结论联合活血化瘀中药较单独使用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改善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且安全性好。
刘晴晴姜昆陈晓虎
关键词:阿司匹林抵抗活血化瘀中药META分析
抗栓Ⅰ号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血液流变学及Hs-CRP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抗栓Ⅰ号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血瘀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本院7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血瘀阻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常规治疗方法加用抗栓Ⅰ号,不用阿司匹林)4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加用阿司匹林)33例,治疗时间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并与治疗前对比。结果:临床有效率抗栓Ⅰ号组为88.9%,阿司匹林组75.8%(P<0.05);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D-二聚体及红细胞沉降率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两组存在差异,与治疗前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栓Ⅰ号可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血瘀阻型)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并降低其炎症反应。
刘晴晴姜昆陈晓虎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血液流变学超敏C反应蛋白
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类中药复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eta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类中药复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 Med、Springer、Medline,纳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类中药复方(试验组)对比其他疗法(未使用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类中药复方,对照组)治疗LDH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提取资料并根据改良Jadad评分量表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9项RCT,合计3 92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体有效率[OR=4.41,95%CI(3.55,5.48),P<0.001]显著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MD=-1.05,95%CI(-1.49,-0.62),P<0.001]、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MD=-4.36,95%CI(-8.14,-0.58),P=0.0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48,95%CI(-1.41,4.37),P=0.32]。结论: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类中药复方治疗LDH疗效较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腰背部疼痛及下肢麻木、放射痛等不适症状。
姜昆刘晴晴陶宝琛郑斌魏成建
关键词:补益肝肾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腰椎间盘突出症META分析
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临床危险因素及与中医证素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分析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AR)的患病率、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医证素分布情况,为防治阿司匹林抵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每晚服用阿司匹林(100 mg)至少4周的经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平均年龄(68.95±8.91)岁。根据花生四烯酸AA(1 mmol/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实验结果分为3组:血小板聚集率≥80%为阿司匹林抵抗,聚集率≥50%且<80%为阿司匹林半抵抗(ASR),聚集率<50%为阿司匹林敏感(AS),并以文献资料研究、专家咨询为基础,对每位患者的中医证素类型(主要为气虚、痰浊、血瘀、气滞、阳虚、阴虚、寒凝7种)进行判定,比较3组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素分布。结果冠心病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12例,阿司匹林抵抗组空腹血糖、肌酐、冠脉病变血管数及严重病变数较其他组高(P<0.05),餐后2 h胰岛素水平较其他组低(P<0.05)。3组中医证素分布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元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水平是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具有较高发生率,空腹血糖水平与阿司匹林抵抗具有密切相关性,阿司匹林抵抗组虚证主要证素为气虚、阴虚,实证主要证素为血瘀、痰浊,阿司匹林敏感性不影响中医证素分布情况。
刘晴晴沈乐俞鹏陈建东陈晓虎
关键词: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
益气养阴法辅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有效性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评价益气养阴法辅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文献数据库,辅以手工检索,搜索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标准治疗加益气养阴类中药与单纯标准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Cochrane协作网和隐蔽分组相关方法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8篇随机对照试验,共2121位临床诊断为DCM患者,Meta分析提示:益气养阴类中药与标准治疗联用可以显著提高DCM的临床综合疗效[RR=1.31,95%CI(1.25,1.38),P〈0.00001],增加左室射血分数(LVEF)[MD=5.41,95%CI(3.87,6.96),P〈0.00001],缩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MD=-4.03,95%CI(-6.04,-2.01),P〈0.00001],降低血浆NT-pro BNP的表达[MD=-146.16,95%CI(-203.30,-89.02),P〈0.00001]以及增加6 min步行距离(6MWT)[MD=37.63,95%CI:(19.29,55.98),P〈0.00001]。结论:益气养阴法作为DCM标准治疗的辅助方法,在改善DCM的临床症状、心功能指标、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运动耐量等方面优于单纯标准治疗。
史海波程嵩奕杨莉刘晴晴俞鹏陈晓虎
关键词:益气养阴法扩张型心肌病
陈晓虎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用药经验采菁被引量:2
2016年
介绍陈晓虎教授诊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用药经验:益气运脾、补肾固元、活血化瘀、安神调志,进一步展示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辨证思维和用药特点。
刘晴晴陈晓虎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用药经验
中医药治疗阿司匹林抵抗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抵抗(AR)的中医证候机制及中医药对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干预作用。方法运用文献检索的方法,回顾分析近几年中医药治疗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文献。结果发现阿司匹林抵抗的中医体质分布以气虚质、阴虚质较多,证候分布以心血瘀阻证居多,其病理因素以血瘀、痰浊居多,其基本病机为正虚络阻,中医药(单味药、中成药或者经方等)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改善阿司匹林抵抗的作用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好。结论中医药以其多靶点、多途径作用展现了其在治疗阿司匹林抵抗疗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独特的优势及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也有不足之处,如缺乏严格的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较少涉及阿司匹林抵抗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分型治疗的探讨等。
刘晴晴陈晓虎
关键词:阿司匹林中医体质气虚质阴虚质血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