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伟

作品数:34 被引量:170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政治法律
  • 9篇哲学宗教
  • 8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2篇主义
  • 11篇意识形态
  • 8篇政治
  • 8篇社会主义
  • 5篇思想政治
  • 4篇政治理论
  • 4篇政治理论课
  • 4篇思想政治理论
  • 4篇思想政治理论...
  • 4篇青年
  • 4篇文化
  • 4篇理论课
  • 4篇马克思主义
  • 4篇价值观
  • 3篇中国特色社会...
  • 3篇社会
  • 3篇社会主义意识...
  • 3篇特色社会主义
  • 3篇核心价值观
  • 3篇高校

机构

  • 34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4篇刘伟
  • 8篇陈锡喜
  • 1篇凌惠
  • 1篇周凯

传媒

  • 3篇社会主义研究
  • 2篇中州学刊
  • 2篇思想教育研究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马克思主义理...
  • 2篇思想理论教育
  • 2篇青年学报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探索
  • 1篇中共福建省委...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山西社会主义...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年份

  • 8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9篇2016
  • 4篇2015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战略深意与实践要求被引量:7
2017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形势和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从政党治理的高度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决策,其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地构成了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其中,对现实起点、历史逻辑和发展取向的科学把握表明其思想形成的战略根据,展现了其思想背后的意识形态底蕴和实践要求,论证并肯定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有效性、可靠性与合法性。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不仅要深刻把握其精神要义,而且要落实其根本要求。
刘伟
关键词:政治生态
“自觉”与“不自觉”:意识形态虚假性生成动力的再思考
2023年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具有特定的主体指向和语境依赖,指向的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其典型呈现样态是自觉的欺骗性和不自觉的颠倒性,因而不能将其看作是一般意识形态的普遍特征。其中,自觉的欺骗性源于意识形态家维护资产阶级特殊利益的需要,体现为意识形态家为资产阶级政权合法性做论证的目标自觉、对意识形态内容进行生产与维护的理论自觉以及进行意识形态宣传教化的实践自觉;不自觉的颠倒性源于意识形态家无法认清自身理论生产的时代局限,并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局限、认知局限和实践局限的干扰,为资本主义社会现实颠倒性所迷惑、唯心主义思维方式倒置性所羁绊、阶级利益实现结果反转性所误导。厘清意识形态虚假性生成的自觉与不自觉维度,对于我们辨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掌握意识形态生产的一般作用机制、推动科学合理的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思想启发。
刘伟李娅萌
关键词:虚假性
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三重禀赋被引量:1
2022年
习近平提出的“两个创造”重大论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创造性成就的揭示,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的总结概括,表明了发展路径与文明状态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以前所未有的理论与实践创造,从独创特性、世界意义、当代价值三重维度彰显了新文明形态的创新禀赋。中国式现代化以其领导政党的先进性、价值立场的人民性和发展路径的适配性,在民族国家发展史意义上彰显独创性;以其开拓多元发展路径的文明实践,在人类文明发展史意义上彰显世界性;并因其破解人类文明发展难题的新时代特征而彰显当代性,是人类文明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重大创新实践。
刘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
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述评被引量:4
2016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学者们相继发表了系列学术及理论文章,就新时期中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当前,有必要进一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意识形态战略思想,深化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学理研究。重点是廓清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关系等基础问题,破解意识形态工作对象、领域、能力研究不足等核心问题,整合运用现有研究的三重范式,为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提供深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依据。
刘伟陈锡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话语权
社会动员视角下的行动意义生产与核心价值观培育
2016年
个体行动建构的关键不仅在于行动者对自身行动意义的主观赋予,而且在于外在社会规范的价值引导。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动员,其关键在于通过积极介入个体对自身行动意义的生产,为人们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正当的根据,以育化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自觉。重建个体对行动意义的认识的重点在于:在行动意欲上,引导社会成员反思和重建主观世界,将其思想导引至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上来;在行动动机上,引导社会成员超越实用主义倾向,提升实践智慧,实现其行动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在行动规约上,实现政治权威和理性权威的结合运用,以警示激励和宣传教育促成社会成员的思想自觉和实践养成。
刘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动员
现代性视阈下的文化批判与文化理想——《巴黎手稿》文化思想的主体性意蕴及其当代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人的主体性的崛起与发展是现代性的本质特征,是一个国家抑或社会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透过现代性的视角考察《巴黎手稿》的文化思想,可以发现蕴藏其中的主体性意蕴及其深层逻辑,即马克思在肯定文化世界生成对人主体性凸显的基础上,深入批判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及其对人主体力量的消解,并展望了人主体性回归的新型文化理念和文化理想,彰显了马克思文化思想的批判性。《巴黎手稿》对文化异化的批判,就是对作为主体的人的文化自觉的积极肯定。而主体文化自觉的当代意义在于,它集中反映了主体自我意识的觉醒,表明主体在文化实践中逐步走向自由自觉,在思想自觉、精神自觉和实践自觉中释放主体发展的丰富性、全面性。
刘伟陈锡喜
关键词:《巴黎手稿》文化思想文化批判文化理想
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方位、制度优势与实践方略
2023年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二十大召开以来,学界就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方位、制度优势和实践方略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共识性成果丰硕。总结梳理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帮助我们厘清新形势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点难点问题,而且可以从多元视角审视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的目标、方向和现实举措,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益的理论思考。
刘伟布晨明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系统性实践的协同关系
2023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展现了集文明理念创新、文明结构创新、道路形态创新、实践形式创新于一体的系统性现代化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战略目标与发展路径的统一、文明要素与整体形态的统一、历史自信与历史主动的统一、党的领导与人民创造的统一、共同价值与文明特色的统一、独立自主与互动发展的统一,以不同维度的价值赋能和协同力量,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辟与发展,彰显马克思主义系统方法论的实践光辉。
刘伟闫曼卿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2022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明了新征程上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方向。增强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既是应对新征程中重大风险挑战、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也是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所作出的战略部署。文章基于新时代意识形态生成与发展的基本理路,提出从意识形态生产、意识形态治理、意识形态传播、意识形态制度化等基本环节入手,增进理论供给、创新治理理念、扩大传播辐射面、实现长效发展,是当前强化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有效方式。
吴小玉刘伟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性和批判性的统一被引量:16
2019年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的统一。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其必要性在于,它反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因为批判性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重要体现。其可行路径是,在教育教学中要强化问题意识,同时在批判社会矛盾和错误思潮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其必然要求是,作为支撑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强化资政育人功能,同时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陈锡喜刘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批判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